序號 | 姓名 | 獎項 | 獎項 |
1 | 卡爾·蘭德施泰納 | 193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46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逝世后獲得,身后榮譽 |
2 | 菲利普·肖瓦特·亨奇 | 195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49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3 | 愛德華·卡爾文·肯德爾 | 195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49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4 | 馬克斯·泰累爾 | 195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49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5 | 查爾斯·布蘭頓·哈金斯 | 196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63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6 | 高弗雷·豪斯費爾德 | 197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75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7 | 詹姆士·W·布拉克 | 198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76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8 | 保羅·勞特伯 | 200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84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9 | 巴里·馬歇爾 | 200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主 | 1995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10 | 呂克·蒙塔尼耶 | 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1986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11 | 羅伯特·G·愛德華茲 | 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2001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12 | 屠呦呦 |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2011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13 | 哈維·阿爾特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 2000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得主 |
諾(nuo)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rui)典著名化學(xue)家、硝(xiao)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lei)德...
談(tan)家楨(zhen)生(sheng)命科(ke)學(xue)(xue)獎每(mei)年評選一次,是(shi)由談(tan)家楨(zhen)先(xian)生(sheng)提議,經國家科(ke)技部批準(zhun)設立的(de)生(sheng)命科(ke)學(xue)(xue)技術獎項,...
一(yi)般(ban)來說,臨(lin)床(chuang)醫生的職責(ze)是救助患(huan)者,提高(gao)臨(lin)床(chuang)業(ye)務能力,而醫學科學家則是致力于(yu)理(li)論研究和醫學...
相對于(yu)西醫學(xue),中(zhong)醫學(xue)其實更為復雜。中(zhong)醫學(xue)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ji)礎,將(jiang)人體看成是(shi)氣(qi)、形、神的統(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