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中國十所頂尖大學的榮譽學院 國內大學通識教育十大高校盤點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天天向上 上傳提供 ★★ 評論 0
導語 / INTRODUCTION
提起國內的頂尖大學,非985,雙一流高校莫屬。在這些學霸云集的地方,每所高校還都有自己的榮譽學院,可以簡單化理解為英才學院,每所英才學院都有其獨特的氣質,但對每一所高校來說,榮譽學院建設的主要目的都致力于創新教育和精英教育,為國家培養各個領域的領軍人才。下面本文盤點了中國十所頂尖大學的榮譽學院,包括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復旦大學復旦學院、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等,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十所頂尖(jian)大學(xue)(xue)的榮譽(yu)學(xue)(xue)院
  • 排排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 01
    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02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03
    復旦大學復旦學院
    04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05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
    0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
    07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
    08
    哈爾濱工業大學英才學院
    09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
    10
    武漢大學弘毅學堂
  • 01
    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02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03
    復旦大學復旦學院
    04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05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
    0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
    07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
    08
    哈爾濱工業大學英才學院
    09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
    10
    武漢大學弘毅學堂
  • 01
    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02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03
    復旦大學復旦學院
    04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05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
    0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
    07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
    08
    哈爾濱工業大學英才學院
    09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
    10
    武漢大學弘毅學堂

中國(guo)(guo)十所頂尖(jian)大學的榮譽學院,主要依據(ju)國(guo)(guo)內有開展通識教育的大學進行篩選,根據(ju)其(qi)成立時(shi)間,高(gao)校知名(ming)度、辦學特色(se)、社(she)會(hui)影(ying)響、師資力量、校園環境等指標綜合整(zheng)理而成,榜單(dan)僅(jin)供參(can)考,不(bu)作為權威排名(ming),如有疑(yi)問,歡迎在末尾(wei)評論/交(jiao)流。

中國十所頂尖(jian)大學的榮譽(yu)學院
1、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新雅書院成立于2014年,是清華大學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創新而特設的“住宿制文理學院”,2016年開始正式面向全國招生(文理兼收)。書院以“古今貫通、中西融匯、文理滲透”為宗旨,以“欲求超勝,必先會通”為導向,培養志向遠大、文理兼修、能力突出、開拓創新的精英人才。新雅書院的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第一年以以優質小班通識教育為主,一年后根據個人能力和志趣,自主選擇任何院系的專業方向進行學習,實行4至5年彈性學習年限。新雅書院通過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來進行錄取,重點從數理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人文素養、未來志向、文體特長等角度綜合選才。
2、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元培學院前身是 2001年北京大學成立的元培計劃實驗班,是在北京大學積極承擔新時期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重任,探索新時期中國綜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新模式的背景下誕生的具有示范性的優質本科教學基地。學院以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借鑒世界優秀大學的成功經驗,堅持貫徹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尊重選擇、卓越教學的方針,建立起—套中國特色的博雅教育計劃和北大風格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學院旨在以先進的培養理念和優質的教研力量,培養具有愛國情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各行各業的新時期高素質領軍人才。
3、復旦大學復旦學院
復旦大學復旦學院成立于2005年9月,是復旦大學下屬院系之一。復旦學院是學校實施通識教育的教學、研究和管理機構。2005年,時值復旦大學百年校慶慶典年,學校決定正式成立復旦學院。每年復旦大學的本科新生(包括留學生)按專業錄取后將進入復旦學院,學習一年后再進入專業院系學習。復旦學院的模式在國內高校中還沒有先例。不同于國內很多高校基地班、實驗班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復旦大學學分制建設從一開始就以全校學生為對象,強調關注所有學生的需求,為所有學生的成長平等地創造機會。復旦學院借鑒國內外著名大學本科生培養的優秀經驗,深入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全面推進本科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
4、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以浙大竺可楨老校長之名命名,學院前身為創辦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學(工科)混合班。 竺可楨學院是浙江大學對優秀本科生實施“特別培養”和“精英培養”的榮譽學院,是實施英才教育、培養優秀本科生的一個重要基地。學院以“為杰出人才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宗旨,實施哲學思想教育、數理能力訓練等本科全程培養的卓越教育計劃,為培養造就基礎寬厚,知識、能力、素質、精神俱佳,在專業及相關領域具有國際視野和持久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未來領導者奠定堅實基礎。
5、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是上海交通大學全新設立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特區”,是百年交大培養精英人才的又一重大舉措。其創辦目的是實施精英教育,培養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熱愛科學、追求真理、具有獨立人格的拔尖創新人才。其創辦理念是走出一條培養基礎扎實、目光敏銳、思維獨到、視野開闊、勇于創新、能夠站在未來科學和工程界前沿的領軍后備人物的創新之路,以滿足國家未來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對于拔尖人才的需求。
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院的前身是早在1978年3月8日就成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978年3月8日,在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鄧小平、方毅等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推動中國科技、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
7、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起源于南京大學少年部。2006年4月,為紀念匡亞明老校長誕辰100周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 。作為南京大學、教育部教育改革和杰出人才培養的創新試點單位,匡亞明學院專注于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寬厚學科基礎、突出創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匡亞明學院的學生,在大一學年與大二學年進行通識教育和大理科基礎教育,大三再最終確定方向進行專業課的學習。這種“多次選擇,逐步到位”,自主確定專業結構,實現專業人才的個性化培養的大理科培養模式,已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先后多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多個集體獎項以及十余項個人獎項,在國內高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8、哈爾濱工業大學英才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英才學院創建于1993年,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本科學生實施“精英教育”的榮譽學院。作為哈工大對拔尖本科學生實施“精英教育”的榮譽學院,秉承“學術型、國際化、高素質、重創新”的培養理念,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為辦學宗旨,大力培養未來的學科學術帶頭人和重大項目帶隊人,并力爭為拔尖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和科學精神培養創造一切便利條件。 英才學院的學生來源于學校當年錄取的優勢專業的高分考生,涵蓋機械、電氣、信息、材料、土建、航天、力學、數學、物理、化學等共計40余個專業,招生規模為工大當年新生錄取總數的5%。
9、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成立于2016年12月,其前身為原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拔尖人才培養辦公室。他以交通大學杰出校友錢學森學長名字命名,實施榮譽教育,集全校優勢教學資源,探索和實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發揮教學改革引領示范作用。錢學森學院目前有少年班,于1985年招收第一屆,至今已延續30多年,另外還有工科試驗班(錢學森班),侯宗濂醫學實驗班,數學試驗班,物理試驗班,2016年,開辦化學生物試驗班和計算機與人工智能試驗班,深入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10、武漢大學弘毅學堂
弘毅學堂是武漢大學的榮譽學院,成立于2010年,是武漢大學參與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與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以及“卓越工程師培育計劃”的具體實踐,是武漢大學遵循國家實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總體戰略,培養國家脊梁和領袖人才的教育品牌,是武漢大學滿足國家和社會對拔尖創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實施精英教育、個性化培養、國際化辦學的重要基地,也是武漢大學實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的試驗區,亦是學校創建書院式學術社區的前哨站。
更(geng)多相關榜單
中國(guo)各省十大高校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用戶(hu)提(ti)供信(xin)(xin)息(xi)存儲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提(ti)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用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權、虛假信(xin)(xin)息(xi)、錯(cuo)誤信(xin)(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一時間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的(de)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方(fang)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hu)提供(gong)的(de)商業(ye)信息(xi)等),非經(jing)許可不得(de)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