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wu)年(1740年),官任藍(lan)翎侍衛,隨后不久升任頭等侍衛。
乾(qian)隆七年(1742年),任御前侍衛、總管(guan)內務府大(da)臣(chen)。
乾(qian)隆八年(1743年),出任(ren)戶(hu)部右侍郎。
乾隆十年(1745年),進入軍機處(chu)。
乾隆十二年(1747年),升任(ren)戶部(bu)尚書,兼任(ren)鑾儀(yi)衛(wei)、議政大臣、殿試讀卷官、會典館(guan)副總(zong)裁(cai)、正(zheng)總(zong)裁(cai)。在(zai)短短七年之間,傅恒由一(yi)名普通的正(zheng)六品侍衛(wei),一(yi)路升為從一(yi)品大員,其升遷(qian)速度(du)不可謂不快。
乾隆十三年(nian)(1748年(nian)),授保和殿大學士、領班(ban)軍機大臣。
乾隆(long)十四年(1749年)正月,親(qin)自督(du)師攻下金(jin)川險碉數座的奏(zou)報遞達京城。金(jin)川土司莎羅奔(ben)等因(yin)久戰乏力,畏死乞降。歷(li)時近兩年之(zhi)久的金(jin)川之(zhi)役以傅恒(heng)親(qin)往督(du)師宣布(bu)告捷。二月,勝利(li)班師,因(yin)功封一(yi)等忠勇公,賜寶石頂、四團(tuan)龍補服。
乾(qian)隆(long)十九年(nian)(nian)(1754年(nian)(nian)),準噶爾內亂(luan),傅(fu)恒挺身而出,力(li)排眾議,獨自“奏請辦理(li)”此役,獲(huo)準后(hou)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軍務辦理(li)的工作中(zhong)。
乾隆二十年(nian)(nian)(1755年(nian)(nian)),師克伊犁,并俘獲達瓦齊。同年(nian)(nian)六(liu)月,準噶(ga)爾之亂被清(qing)軍(jun)平息。
乾(qian)隆三十年(1765年),緬(mian)甸(dian)軍隊多次侵擾西南(nan)邊陲(chui)云(yun)南(nan)。劉(liu)藻、楊應(ying)琚、明瑞前后三任(ren)云(yun)貴(gui)總督,因征(zheng)緬(mian)戰(zhan)爭(zheng)先后自殺(sha)。
乾(qian)隆三十(shi)四(si)年(nian)(nian)(1769年(nian)(nian)),傅(fu)恒(heng)督師(shi)緬(mian)甸,前期取得階段性勝利,但后(hou)期由于(yu)清軍水土不服的原因(yin),造(zao)成大量人員減損,主(zhu)帥傅(fu)恒(heng)亦染(ran)上惡(e)疾。在接到緬(mian)甸國(guo)王乞降方(fang)物后(hou)宣布撤(che)軍,回駐虎踞關。
乾隆三(san)十(shi)五年(nian)(1770年(nian))二月,班師(shi)回朝。兩個月后,病情惡化。七月十(shi)三(san)日,病逝,未(wei)滿五十(shi)歲。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yue),傅恒(heng)以戶部(bu)尚書協辦大學(xue)士署(shu)理川(chuan)陜總(zong)督,三個月(yue)后攻下金(jin)川(chuan)。
乾隆十九年(nian)(1754年(nian)),在針對(dui)準噶爾內亂(luan)朝廷是否(fou)要派(pai)兵(bing)鎮壓的問題上(shang),唯有傅(fu)恒(heng)堅(jian)決(jue)站在乾隆帝一邊,持(chi)支持(chi)態度。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yue),準噶(ga)爾(er)之亂被清軍(jun)平息,傅恒(heng)眼光獨特(te)。
乾隆三十四年(nian)(1769年(nian))傅(fu)恒(heng)督師緬(mian)甸,前期取得階(jie)段(duan)性勝利,但后(hou)期由于清軍水土不服的(de)原因(yin),造成(cheng)大量人員減損(sun),主(zhu)帥傅(fu)恒(heng)亦染上惡(e)疾(ji),一(yi)年(nian)后(hou)去世。
不可否認(ren)的是,傅恒頗具軍(jun)事眼(yan)光,也確(que)屬軍(jun)事人才。其指揮平準(zhun)噶爾(er)、大(da)金川、緬(mian)甸戰(zhan)役(yi),均(jun)為乾隆“十全武(wu)功”做出重要貢獻。
傅(fu)恒能文(wen)能武(wu),其(qi)作品范圍較廣,他主編、參(can)與了(le)《周易述義》、《春秋直解》、《西域同文(wen)志》、《增訂清(qing)文(wen)鑒》、《附明唐桂(gui)二王(wang)本末》、《平定(ding)準(zhun)噶(ga)爾(er)方略》、《皇朝職貢圖(tu)》、《吏部則(ze)例(li)》、《欽(qin)(qin)定(ding)詩義折(zhe)中》、《欽(qin)(qin)定(ding)大清(qing)會(hui)典(dian)》、《欽(qin)(qin)定(ding)旗務則(ze)例(li)》、《西域圖(tu)志》、《御批(pi)歷代通鑒輯覽》的撰(zhuan)寫工作。深受乾隆帝贊譽。
《清史稿》:“傅恒(heng)以(yi)受降還師,德心孚契,自(zi)以(yi)其謹慎(shen),非(fei)徒藉貴(gui)戚(qi)功閥重也(ye)。”
乾(qian)隆帝:①“世胄元臣,與國休戚。早年金(jin)川(chuan),亦建殊績。定(ding)策西師,唯(wei)汝予同(tong)。酇侯不(bu)戰,宜居首功(gong)。”②太保大(da)學士一等忠勇公(gong)傅恒、才(cai)識(shi)超倫。公(gong)忠體國。德心(xin)孚(fu)契(qi)。襄贊(zan)深資。自早齡侍直(zhi)禁(jin)近。即覘其器(qi)宇非常(chang)。洊膺委任(ren)。旋以金(jin)川(chuan)建績。錫(xi)爵(jue)酬庸(yong)。用(yong)是(shi)擢冠(guan)綸扉(fei)。綜司庶務(wu)。藎誠(cheng)匪懈。罕有其比。西師之役。獨能與朕同(tong)志。贊(zan)成大(da)勛。及崇爵(jue)再加。堅(jian)讓(rang)不(bu)受。尤足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