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林徽因

#文人# 0 0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福建閩侯人。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作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和景泰藍工藝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貢獻,是中國建筑史體系研究的思想先行者與奠基人。林徽因文學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 中文名: 林徽因
  • 外文名: Phyllis Lin
  • 別號名稱: 林徽音(yin)
  • 出生日期: 1904年06月10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祖籍: 福建閩縣(xian)
  • 出生地: 浙(zhe)江杭(hang)州(zhou)
  • 星座: 雙(shuang)子座(zuo)
  • 生肖: 龍(long)
  • 配偶: 梁思成
  • 子女: 梁再冰(bing)、梁從(cong)誡
  • 畢業院校: 美(mei)國賓州(zhou)大學美(mei)術學院(yuan)
  • 去世日期: 1955年04月01日(ri)
  • 職業職位: 建筑學家、作家、詩人
  • 代表作品: 《你是(shi)人間四月天(tian)》、《蓮燈》、《九十(shi)九度中》、《誰愛這不息的(de)變(bian)幻》、《深夜里聽到樂聲》等
  • 主要成就: 參與天安門人民英雄(xiong)紀念碑設計、 保護(hu)奈良古建
詳(xiang)細介(jie)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林徽(hui)因1904年(nian)6月出(chu)生于浙江杭(hang)州,隨祖父母居(ju)住;5歲,由大姑母林澤(ze)民授課發蒙。

林徽因是(shi)中國(guo)(guo)現代文(wen)化史上的(de)一位杰出女性,也(ye)是(shi)中國(guo)(guo)第一位女建筑(zhu)(zhu)師。她與夫(fu)婿梁(liang)思(si)成將一生獻給摯愛的(de)中國(guo)(guo)建筑(zhu)(zhu)與藝術事業,共同開創了(le)中國(guo)(guo)古建筑(zhu)(zhu)研究(jiu)體(ti)系,一起創辦了(le)東(dong)北大學和清華大學兩個建筑(zhu)(zhu)系,是(shi)中國(guo)(guo)建筑(zhu)(zhu)史體(ti)系研究(jiu)的(de)思(si)想(xiang)先行者(zhe)與奠基(ji)人。

林徽因不(bu)(bu)僅(jin)在(zai)建(jian)筑領域(yu)成就(jiu)非凡,同時具(ju)有令人驚嘆的(de)文(wen)學(xue)(xue)造詣。她的(de)著述文(wen)章別具(ju)一(yi)格(ge),充(chong)滿詩(shi)(shi)意又不(bu)(bu)失科學(xue)(xue)嚴謹;散(san)文(wen)充(chong)滿靈性,詩(shi)(shi)歌更(geng)是膾炙人口。她一(yi)生執(zhi)著于對(dui)美的(de)追求,對(dui)美學(xue)(xue)理論(lun)體系(xi)有其(qi)深刻(ke)的(de)解析,在(zai)工(gong)藝(yi)美術等領域(yu)開(kai)拓創新,成果卓(zhuo)著。

主要經歷

1920年4月,隨父游歷歐洲(zhou),在(zai)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筑師影響,立下了(le)攻讀(du)建筑學的志向(xiang)。在(zai)此期間,她還結(jie)識了(le)父親的弟子詩人徐志摩,對新詩產生濃厚興趣。

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ren)在北(bei)京成立(li)新月(yue)社(she),林(lin)徽因常常參加新月(yue)社(she)舉(ju)辦的(de)文(wen)藝活動,曾登臺演出印(yin)度詩(shi)人(ren)泰戈爾的(de)詩(shi)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臺詞全用(yong)英語。

1924年(nian),林(lin)徽因(yin)和梁(liang)啟超的長子梁(liang)思成一(yi)起進入賓夕法尼亞大(da)學(xue)美術(shu)學(xue)院學(xue)習,均從三年(nian)級(ji)課程讀起。梁(liang)思成在(zai)美術(shu)學(xue)院建(jian)(jian)筑(zhu)(zhu)系,因(yin)建(jian)(jian)筑(zhu)(zhu)系不(bu)收(shou)女生,林(lin)徽因(yin)即(ji)注冊在(zai)美術(shu)系。但是(shi)她(ta)仍選修了建(jian)(jian)筑(zhu)(zhu)系的主(zhu)要課程,實(shi)現了自(zi)己(ji)的志(zhi)愿(yuan)。

1927年(nian)(nian)夏,從美(mei)術學(xue)院(yuan)(yuan)畢業后,又入耶(ye)魯大(da)學(xue)戲劇學(xue)院(yuan)(yuan)學(xue)習舞臺美(mei)術設計半(ban)年(nian)(nian)。

1928年8月,夫妻(qi)偕(xie)同回國,一起(qi)受聘于(yu)東北(bei)大學建筑系(xi)。

1928年,到東北大學(xue)講授《雕飾史》和(he)專業英語。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ping)中(zhong)國營造學社。4月,她的(de)(de)第(di)一首詩(shi)《誰愛(ai)這不息的(de)(de)變幻》以(yi)“徽音”為筆(bi)名,發表于《詩(shi)刊》第(di)二期。

1932年(nian),為(wei)北平大學設計(ji)地(di)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

1936年,平津各大學(xue)及文(wen)化(hua)界發表《平津文(wen)化(hua)界對時局宣(xuan)言(yan)》,向國民政府提出(chu)抗日救亡的八項要求,林徽因是(shi)文(wen)藝界的發起人之一。

1937年夏,她在山(shan)西五臺山(shan)地(di)區(qu)發現中國較為古老的(de)一(yi)座木結構(gou)建筑——建于唐代(dai)的(de)佛(fo)光寺大(da)殿(dian)。

1938年(nian),她為(wei)云南大學設計了具有民族(zu)風(feng)格的女生宿(su)舍。

1946年8月,林徽因全(quan)家(jia)回到北(bei)平。不久,她為清華大學(xue)設(she)計(ji)教師住(zhu)宅(zhai),并接受校外的設(she)計(ji)任務。

1948年5月,她在《文學雜(za)志》發表(biao)了《病中(zhong)雜(za)詩(shi)》9首。

1949年(nian)初,兩位解放(fang)軍的突然到(dao)訪,表(biao)現出的對(dui)重要文(wen)(wen)物古跡的保(bao)護(hu)(hu)態(tai)度(du),讓他們消除了(le)對(dui)共(gong)產黨(dang)的疑慮,并應(ying)解放(fang)軍請求,編寫了(le)《全國文(wen)(wen)物古建(jian)筑目(mu)錄》。此(ci)書后(hou)來(lai)演(yan)變成為《全國文(wen)(wen)物保(bao)護(hu)(hu)目(mu)錄》。是年(nian),林(lin)徽因還被聘為清華大學建(jian)筑系一級教授。

1950年林(lin)徽因(yin)被特邀參加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hui)議,并被任命為北京(jing)市都市計劃(hua)委員會(hui)委員兼工程師,提出(chu)修建“城(cheng)墻公園”設想。

1951年,47歲的林徽(hui)因為(wei)挽救瀕于停業的景泰藍傳統工(gong)藝,抱病與(yu)高莊(zhuang)、莫宗(zong)江、常莎娜(na)、錢美華(hua)、孫君蓮深(shen)入工(gong)廠(chang)做調(diao)查研(yan)究,并(bing)設計了一批具(ju)有民族風(feng)格的新穎(ying)圖案,為(wei)“亞洲(zhou)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yi)”、“蘇(su)聯文化代表團”獻上一批禮品(pin),深(shen)受與(yu)會人員歡迎。

1952年,梁(liang)思成(cheng)(cheng)、劉開渠主持設(she)(she)計人民英雄紀念(nian)碑(bei),林徽因被任(ren)命為人民英雄紀念(nian)碑(bei)建筑委員會(hui)委員,抱病參加設(she)(she)計工(gong)作,與助(zhu)手(shou)關肇鄴一(yi)起完成(cheng)(cheng)了(le)須彌(mi)座(zuo)的圖案設(she)(she)計。

1952年5月(yue),為(wei)(wei)迎接即將(jiang)到來的建(jian)設高潮,林(lin)徽(hui)因、梁思成翻譯了《蘇(su)聯衛國(guo)戰爭被(bei)毀地區之重建(jian)》一書,并(bing)由上海龍門書局印(yin)行,為(wei)(wei)國(guo)家建(jian)設提供了借鑒(jian)。應《新觀察》雜(za)志之約,撰寫了《中山堂(tang)》《北海公(gong)園(yuan)》《天壇》《頤和園(yuan)》《雍和宮》《故宮》等一組介紹(shao)中國(guo)古(gu)建(jian)筑的文章。

1953年10月,林徽因當選為建筑學會理事;并任(ren)《建筑學報(bao)》編(bian)委。被邀參加第二(er)屆全國文代(dai)會。

1954年6月,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da)會代表。

1955年(nian)4月(yue)1日(ri)6時20分,林徽因病(bing)逝(shi)于同仁(ren)醫院,享(xiang)年(nian)51歲。

主要作品

論文著作

林(lin)徽因協助梁思成完成了《中(zhong)國(guo)(guo)(guo)建(jian)筑(zhu)史》初稿(gao)和(he)用(yong)英文撰寫的(de)《中(zhong)國(guo)(guo)(guo)建(jian)筑(zhu)史圖錄》稿(gao),初步實(shi)現了他們在學生(sheng)時代就(jiu)懷有的(de)心愿。應(ying)解放軍的(de)請求,編(bian)寫《全國(guo)(guo)(guo)文物古(gu)建(jian)筑(zhu)目錄》。1949年9月(yue)到1950年6月(yue),還與梁思成合作寫了《城市規劃大綱(gang)》、《中(zhong)國(guo)(guo)(guo)建(jian)筑(zhu)發展(zhan)的(de)歷史階段》等學術論文。為《新(xin)觀察》等刊物撰寫了10幾(ji)篇介紹(shao)中(zhong)國(guo)(guo)(guo)古(gu)建(jian)筑(zhu)的(de)通俗讀(du)物。

她(ta)發(fa)表(biao)有關建(jian)筑的(de)論文主要有《論中(zhong)國(guo)建(jian)筑之幾個(ge)特征》、《平郊建(jian)筑雜錄》(與梁思成(cheng)(cheng)合(he)著(zhu))、《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jin)汾古(gu)建(jian)筑預查紀略(lve)》(署(shu)名林徽(hui)因、梁思成(cheng)(cheng))、《由天寧寺談到建(jian)筑年代的(de)鑒(jian)別問(wen)題》(署(shu)名林徽(hui)因、梁思成(cheng)(cheng))、《中(zhong)國(guo)建(jian)筑史(shi)》(遼、宋(song)部分)、《中(zhong)國(guo)建(jian)筑發(fa)展的(de)歷史(shi)階(jie)段(duan)》(與梁思成(cheng)(cheng)、莫宗江合(he)著(zhu))。

文學

在(zai)當時,知(zhi)識分子(zi)(zi)是(shi)社會少數、精神貴族,像林(lin)徽因(yin)這(zhe)樣受過良好(hao)教育(yu)才貌(mao)出眾的女子(zi)(zi),更是(shi)鳳毛麟角。她承認自(zi)(zi)己(ji)(ji)是(shi)受雙文(wen)化教育(yu)長大的,英(ying)語對于她是(shi)一(yi)(yi)種內(nei)在(zai)思維和表達方式(shi)、一(yi)(yi)種靈感、一(yi)(yi)個完整的文(wen)化世(shi)界。中西文(wen)化融合造(zao)就(jiu)了一(yi)(yi)個“文(wen)化林(lin)徽因(yin)”。她是(shi)詩人(ren),一(yi)(yi)生寫過幾十(shi)首詩,在(zai)詩歌創作上受徐志摩影響很明顯,但又(you)有自(zi)(zi)己(ji)(ji)的特點(dian)。

在文學(xue)方(fang)面,林(lin)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san)文、詩歌、小(xiao)說(shuo)、劇(ju)(ju)本、譯文和書信等作(zuo)品(pin)。代表(biao)作(zuo)有《你是(shi)人(ren)間四月天(tian)》,小(xiao)說(shuo)《九(jiu)十(shi)九(jiu)度中(zhong)》,《林(lin)徽因詩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lin)徽因到香山(shan)雙(shuang)清別墅附近平房養(yang)病(bing)。先后發表(biao)詩《那一晚》《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仍然》《激昂》《一首(shou)桃花》《山(shan)中(zhong)一個夏夜(ye)》《笑(xiao)》《深(shen)夜(ye)里聽到樂聲》《情愿(yuan)》及短篇(pian)小(xiao)說(shuo)《窘》,《一天(tian)》《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pian)幾十(shi)首(shou);話劇(ju)(ju)《梅真同他們》;短篇(pian)小(xiao)說(shuo)《窘》。另有散(san)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

貢獻影響

建筑

新中國國徽設計

1949年(nian)9月下(xia)旬(xun),林(lin)徽因和建筑系的(de)(de)(de)10名教師(shi)一起參加(jia)了(le)國徽的(de)(de)(de)圖案設(she)(she)(she)(she)計(ji)工作,她(ta)(ta)將(jiang)(jiang)自(zi)己的(de)(de)(de)心血和學識(shi)全(quan)部(bu)傾注于這項設(she)(she)(she)(she)計(ji)。他們的(de)(de)(de)設(she)(she)(she)(she)計(ji)方案于1950年(nian)6月被(bei)全(quan)國政(zheng)協一屆二(er)次(ci)大會選定為(wei)(wei)國徽。1950年(nian),林(lin)徽因被(bei)任(ren)命為(wei)(wei)北(bei)京市(shi)都市(shi)計(ji)劃委員(yuan)會委員(yuan)兼工程師(shi)。1951年(nian),被(bei)任(ren)命為(wei)(wei)人(ren)民英雄紀念(nian)碑建筑委員(yuan)會委員(yuan),承擔了(le)設(she)(she)(she)(she)計(ji)碑座飾紋和花圈浮(fu)雕的(de)(de)(de)任(ren)務(wu)。后來人(ren)們將(jiang)(jiang)她(ta)(ta)設(she)(she)(she)(she)計(ji)的(de)(de)(de)花圈圖案草(cao)稿(一小塊(kuai)碑石(shi))放(fang)在(zai)八(ba)寶山(shan)她(ta)(ta)自(zi)己的(de)(de)(de)墓碑前紀念(nian)她(ta)(ta)。

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1949年(nian),政協北(bei)京市(shi)都市(shi)計劃(hua)委員會向(xiang)全(quan)國征求紀(ji)念(nian)(nian)碑(bei)設(she)(she)計方(fang)案(an)。林(lin)徽(hui)(hui)因和梁思(si)成一(yi)致主(zhu)(zhu)(zhu)張,人(ren)民英(ying)雄紀(ji)念(nian)(nian)碑(bei)的(de)(de)(de)(de)(de)設(she)(she)計應以(yi)(yi)碑(bei)的(de)(de)(de)(de)(de)形式為(wei)(wei)主(zhu)(zhu)(zhu),以(yi)(yi)碑(bei)文(wen)為(wei)(wei)中(zhong)心(xin)主(zhu)(zhu)(zhu)題(ti)。1952年(nian)5月,參加設(she)(she)計工(gong)(gong)作(zuo)的(de)(de)(de)(de)(de)林(lin)徽(hui)(hui)因被任命為(wei)(wei)人(ren)民英(ying)雄紀(ji)念(nian)(nian)碑(bei)建(jian)筑委員會(以(yi)(yi)下簡稱(cheng)碑(bei)建(jian)會)委員。在人(ren)民英(ying)雄紀(ji)念(nian)(nian)碑(bei)的(de)(de)(de)(de)(de)設(she)(she)計工(gong)(gong)作(zuo)中(zhong),林(lin)徽(hui)(hui)因不僅承擔(dan)美術(shu)設(she)(she)計方(fang)面的(de)(de)(de)(de)(de)任務(wu),而且在許多情況下成為(wei)(wei)整(zheng)個設(she)(she)計小組的(de)(de)(de)(de)(de)實(shi)際(ji)領(ling)導者,對于紀(ji)念(nian)(nian)碑(bei)的(de)(de)(de)(de)(de)整(zheng)體(ti)造型、結構都提出(chu)了原則性的(de)(de)(de)(de)(de)意見(jian)。林(lin)徽(hui)(hui)因承擔(dan)了設(she)(she)計小組的(de)(de)(de)(de)(de)組織工(gong)(gong)作(zuo)并親自為(wei)(wei)碑(bei)座和碑(bei)身設(she)(she)計了全(quan)套飾紋(wen),特別是紀(ji)念(nian)(nian)碑(bei)小須彌碑(bei)座上(shang)的(de)(de)(de)(de)(de)一(yi)系列花環浮(fu)雕。從總(zong)平面規劃(hua)到裝飾圖(tu)案(an)紋(wen)樣,林(lin)徽(hui)(hui)因一(yi)張一(yi)張認真推敲(qiao),反復研究(jiu)。在設(she)(she)計風(feng)(feng)格上(shang),林(lin)徽(hui)(hui)因主(zhu)(zhu)(zhu)張以(yi)(yi)最(zui)能(neng)代表(biao)中(zhong)國傳(chuan)統文(wen)化特色(se)的(de)(de)(de)(de)(de)唐(tang)代風(feng)(feng)格為(wei)(wei)藍本。

東北大學校徽設計

20世紀20年代(dai)末期(qi),時任(ren)東北大學(xue)建筑系副(fu)教授的林(lin)徽(hui)因(yin)參加(jia)了由張(zhang)學(xue)良出資發(fa)起的征集東北大學(xue)校徽(hui)圖(tu)案大獎賽,林(lin)徽(hui)因(yin)設計的“白(bai)山黑(hei)水”圖(tu)案一舉奪(duo)魁,拿下本次比(bi)賽的最高獎金。

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筑格局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zheng)府將八(ba)寶(bao)山的(de)(de)護國寺改建為公(gong)(gong)墓(mu),并遵(zun)照(zhao)周恩來的(de)(de)意(yi)見,將公(gong)(gong)墓(mu)定名為“北京市革(ge)(ge)命公(gong)(gong)墓(mu)”,作為革(ge)(ge)命烈士的(de)(de)安(an)葬之處。八(ba)寶(bao)山革(ge)(ge)命公(gong)(gong)墓(mu)主體建筑格局由中國著(zhu)名建筑師林徽因設計,分為墓(mu)區(qu)和骨灰堂兩(liang)部分。公(gong)(gong)墓(mu)內遍植蒼松翠柏,莊嚴肅穆,是很多(duo)革(ge)(ge)命先烈最后(hou)的(de)(de)安(an)棲(qi)之所。

工藝

景泰藍保護

一(yi)次,林徽因(yin)在海王村古文化市(shi)場一(yi)個舊古玩(wan)攤上買了(le)一(yi)只景(jing)泰(tai)藍(lan)花瓶。老(lao)(lao)攤主(zhu)對林先生說:“這(zhe)是正宗老(lao)(lao)天(tian)(tian)利(li)的(de)(de)景(jing)泰(tai)藍(lan),別處你見不(bu)到了(le)。就是老(lao)(lao)天(tian)(tian)利(li)這(zhe)家大字號,也快(kuai)關(guan)張了(le),北京的(de)(de)景(jing)泰(tai)藍(lan)熱鬧了(le)幾百年(nian),到這(zhe)會兒算絕根兒了(le)。”林徽因(yin)擔(dan)憂起來,決定在清華營建系成立(li)一(yi)個美術組,搶(qiang)救(jiu)瀕于滅(mie)絕的(de)(de)景(jing)泰(tai)藍(lan)。林徽因(yin)發動(dong)大家為景(jing)泰(tai)藍(lan)設計新的(de)(de)圖(tu)案,當時她積勞成疾(ji),后來病得不(bu)能動(dong)筆(bi)。1953年(nian)完成了(le)景(jing)泰(tai)藍(lan)搶(qiang)救(jiu)工作后,林徽因(yin)的(de)(de)身體又(you)一(yi)次垮(kua)下來。

林徽因墓

每年清明節,北(bei)京八寶山的(de)林徽因(yin)墓(mu)總是(shi)擺滿了鮮花。林徽因(yin)墓(mu)由梁思成設計(ji),上面有漢白玉花環,來自(zi)林徽因(yin)設計(ji)的(de)天安門紀念碑(bei)圖案。碑(bei)上用營建社特有的(de)字體刻寫(xie)的(de)“建筑師(shi)林徽因(yin)墓(mu)”,這幾個字在“文革(ge)”中被紅衛兵砸毀,成了一(yi)座“無字碑(bei)”。墓(mu)今已修(xiu)復。但從人民英雄紀念碑(bei)工地(di)取(qu)回的(de)試刻紋(wen)樣原件(jian),無法修(xiu)補(bu)。

人物評價

“梁思(si)成、林徽因的(de)生活(huo)就從來不是(shi)‘打發日子(zi)’的(de)生活(huo),對(dui)于他們,日子(zi)總是(shi)不夠用的(de)。”(哲學家金(jin)岳霖評(ping))

“一位(wei)了(le)不起的(de)(de)中(zhong)華(hua)第一女建筑師,才華(hua)橫溢的(de)(de)學者,她(林徽因(yin))在(zai)文學藝術方面有(you)如(ru)此(ci)的(de)(de)造詣,她在(zai)建筑方面和梁(liang)先(xian)生并(bing)駕齊驅,共(gong)同作出卓越的(de)(de)貢獻。”(清華(hua)大學教授吳良鏞評)

“一代(dai)才女”(中國現代(dai)文(wen)學家胡適評(ping))

本百科詞(ci)條由網(wang)站注冊用(yong)戶(hu)【 文壇那些人 】編輯上傳(chuan)提供,當(dang)前頁面所展(zhan)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chuan)內(nei)容屬于注冊用戶(hu)個人(ren)編輯行為,網站(zhan)不完(wan)全保證內(nei)容信息的準確性、真(zhen)實性,也不代表本(ben)站(zhan)立場。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知識文章
2022年福州省級特級教師名單 2022福建省特級教師福州35人入選
為鼓勵廣大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福建省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福建省教育廳已公布2022年福建省特級教師名單。其中福州市有福州華僑中學教師劉燕、福州第八中學教師陳雪燕等35位優秀教師被評為2022年度福建省特級教師。那么,福州市具體都有哪些老師入選省特級教師呢?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福州市學科帶頭人名單 福州239人被認定為市級學科帶頭人
福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2021年福州市學科帶頭人名單,共有239人被認定為市級學科帶頭人,其中包括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陳玉琴、福州第一中學教師王兆芳、福州第一中學教師趙志民等。除此之外2021年福州市學科帶頭人還有誰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福州市學科帶頭人具體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福州市骨干教師名單 福州759人被認定為市級骨干教師
福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2021年福州市骨干教師名單,共有759人被認定為市級骨干教師,其中包括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張健筠、福州第二中學教師鄭偉偉、福州第三中學教師黃琦等。除此之外2021年福州市骨干教師還有誰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福州市骨干教師具體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福州市高中骨干教師名單 福州161名高中學段教師被認定為市級骨干教師
福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2021年福州市骨干教師名單,其中高中學段共有161人被認定為市級骨干教師,包括福建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張健筠等人。除此之外2021年福州市高中學段的骨干教師還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福州市高中學段骨干教師具體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福州市初中骨干教師名單 福州204名初中學段教師被認定為市級骨干教師
福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2021年福州市骨干教師名單,其中初中學段共有204人被認定為市級骨干教師,包括福州三中羅源校區教師吳雪彬等人。除此之外2021年福州市初中學段的骨干教師還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福州市初中學段骨干教師具體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文豪排名 世界著名文學家排行榜 世界文壇泰斗有哪些
文豪一般是指在文學上有杰出成就,在國際和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在文學史上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作家的贊稱,你覺得哪些世界文壇泰斗稱得上這個稱謂呢?本文就位大家帶來了世界十大文豪排名,包括:荷馬、但丁、歌德、拜倫、莎士比亞、雨果、泰戈爾等等,這些世界著名文學家的作品你都讀過哪些呢?
中國現代十大文學家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排名 現代文學十大家都有誰
中國現代文學一般指1917—1949年產生的文學作品,這一時期是近現代文學野蠻生長的時期,產生了許多影響至今的著名文學家,你心中現代文學十大家都有誰呢?本文為大家帶來了中國現代十大文學家,包括: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等,來看看和你心中的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排名一樣不一樣吧。
中國古代十大文學家 中國歷史上文學家排名 古代杰出文學家盤點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誕生了無數有名的文學家,每個人都能說出一些古代杰出文學家的名字,你心中的中國歷史上文學家排名是怎樣的呢?本文為大家帶來了中國古代十大文學家,包括:莊子、屈原、司馬遷、班固、曹植、陶淵明、李白、杜甫等等,這些古代著名文學家你都認識嗎?
中國當代十大詩人 中國當代詩人排名 中國當代最杰出詩人有哪些
當代一般指1949年到當今,在這個時間段內有許多優秀的詩人活躍在中國詩壇,推動了文學繁榮發展,你絕的中國當代最杰出詩人有哪些?本文就為大家帶來了中國當代十大詩人,包括:洛夫、余光中、厲聲教、席慕蓉、食指等等,這些中國當代杰出詩人中誰的作品最能讓你產生共鳴呢?
中國近現代十大詩人 近現代詩人排行榜 中國近現代著名詩人有哪些
近現代是指1840年到1949年這一時間段,在中國最為動蕩的期間也誕生了許多歷史留名的詩人,你知道的中國近現代著名詩人有哪些呢?本文就為大家帶來了中國近現代十大詩人,包括:黃遵憲、柳亞子、秋瑾、徐志摩、聞一多、林徽因等等,這些中國著名詩人的作品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作。
中國十大國學大師 國學大師排名榜 中國的學界泰斗有哪些
國學是相對西學而言的中國之學,涵蓋了中國歷史各朝代的各類文化學術,在此領域,相繼誕生了一批批中國學界泰斗,本文就此,總結了十大中國國學大師排名榜,如梁啟超、章太炎、王國維、陳寅恪、錢鐘書、馮友蘭、黃侃、劉師培、辜鴻銘、錢穆、王力等均有上榜,下面來看看知名國學大師有哪些!
寫詩最多的詩人TOP10 古代詩人寫詩數量排名 現存詩作最多的是誰
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著名的詩人,寫下過不少著名的詩篇。那么你知道誰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嗎?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寫詩最多的詩人TOP10,有愛新覺羅·弘歷、楊萬里、陸游、劉克莊、白居易、趙蕃等,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唐代詩人排名前十 唐代著名詩人排名 唐朝十大詩人排行榜
大唐帝國二百八十九年,涌現出了大批非常優秀的著名詩人,標志著中國古典詩歌創作的高峰。可以說唐詩的成就空前絕后,成為以后各代詩的榜樣。本文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唐代詩人排名前十,分別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王勃、李賀、王昌齡。在你心目中的唐代著名詩人排名是什么樣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留言,一起交流探討。
宋代詩人排名前十 宋代詩人排名 宋朝十大著名詩人
在宋朝文學史上,以詞著稱,宋代是詞的全盛時期,但其實宋代的那些詩人,也同樣很優秀。本文MAIgoo編輯就為大家盤點了下宋朝十大著名詩人,分別是蘇軾、陸游、黃庭堅、王安石、歐陽修、文天祥、楊萬里、范成大、梅堯臣、陳師道。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宋代詩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元代詩人排名前十 元朝詩人代表人物 代著名詩人排行榜
元朝雖是由蒙古族統治的朝代,但元朝開國皇帝元世祖卻堅決主張以儒家思想治國,學習漢族文化,因此期間也涌現出不少著名詩人。本文MAIGOO編輯就跟大家分享下元代著名詩人排行榜前十的詩人,分別有王冕、馬致遠、虞集、揭傒斯、楊維楨、楊載、范梈、張養浩、黃溍、耶律楚材。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元朝詩人代表人物?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古代十大著名居士 古代文人居士大全 號居士的詩人有哪些
居士本來是泛稱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但許多文人雅士也會自稱居士,許多大家熟悉的古代名人都有自封的居士別號,你知道的古代文人居士都有哪些呢?maigoo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古代十大著名居士,包括:李白、蘇軾、李清照、白居易、歐陽修、范成大、朱淑真等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國十大浪漫主義詩人 中國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人物 盤點中國浪漫主義詩人
中國十大浪漫主義詩人都有誰?浪漫主義是我國四大詩詞流派之一,其中屈原、曹植、“詩仙”李白等詩人更是為浪漫主義詩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除了這些,中國浪漫主義詩人還有哪些?中國浪漫主義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是什么?本文為大家盤點中國十大浪漫主義詩人,快來一起漲漲知識吧!
初中語文必背的十大古代詞人 中考必考詩人盤點 中學重點詩詞作者有哪些
初中生常見詩人有哪些?要想讀懂前人的詩歌,感受詩歌中蘊含的情感,就應該了解詩人的生平、經歷、寫作背景等。因為詩人的人生際遇不同,他的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也可能會不一樣。在做詩詞鑒賞題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直接根據詩人寫作風格、所處的年代等等來分析這首詩。MAIGOO名人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考常考的十大詩人,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十大豪放派詩人 中國豪放派詩人代表人物 豪放派詩人有哪些
中國十大豪放派詩人都有誰?豪放派是宋詞流派之一,擁有多位聞名古今的詩人,其中以蘇軾、辛棄疾最為出名。除了這些,中國豪放派詩人還有哪些?中國豪放派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是什么?本文為大家盤點十大中國豪放派詩人,這些豪放派詩人你最喜歡哪一位?
世界十大兒童文學作家 盤點全球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你是否還記得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否曾因穿上新裝的皇帝而捧腹大笑?是否想象過自己也能像灰姑娘那樣擁有一雙水晶鞋?這些優秀故事情節出自世界享有盛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現代童話之父”安徒生、“法國兒童文學之父”夏爾·佩羅之手。除了他們,你知道世界十大兒童文學作家還有誰嗎?本文為大家整理了世界十大兒童文學作家,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