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gang)(gang)科(ke)技(ji)大(da)(da)學為環太平洋大(da)(da)學聯(lian)(lian)盟、全球(qiu)大(da)(da)學校長論壇、東亞研究型大(da)(da)學協(xie)會(hui)、亞洲大(da)(da)學聯(lian)(lian)盟、中國大(da)(da)學校長聯(lian)(lian)誼會(hui)重(zhong)要(yao)成(cheng)員,并獲(huo)AACSB和EQUIS雙重(zhong)認(ren)證;也是(shi)香港(gang)(gang)政府為配合1980年代經(jing)濟(ji)結構(gou)轉型需要(yao)而(er)創辦的香港(gang)(gang)第三所大(da)(da)學。
建校三十年來,港科大創(chuang)造了全(quan)(quan)球最細單壁納米碳管、全(quan)(quan)球最高像素(su)的(de)照片、全(quan)(quan)球首創(chuang)的(de)智能殺菌涂層、全(quan)(quan)球排(pai)名第一的(de)EMBA課程等(deng)國際領先的(de)教研成果,培養(yang)了大疆創(chuang)新創(chuang)始人(ren)汪滔、通信與信息系統專(zhuan)家(jia)陸建華、數學家(jia)孫斌(bin)勇、民建聯主席李慧瓊、騰訊集團首席財務官羅碩瀚(han)等(deng)各領域杰(jie)出人(ren)才。
截至(zhi)2019年6月,香港科(ke)技大學(xue)(xue)共有(you)(you)697名(ming)(ming)教(jiao)員(yuan),其中,理(li)(li)學(xue)(xue)院(yuan)(yuan)常(chang)(chang)(chang)任教(jiao)員(yuan)有(you)(you)156名(ming)(ming),工學(xue)(xue)院(yuan)(yuan)常(chang)(chang)(chang)任教(jiao)員(yuan)有(you)(you)20名(ming)(ming),工商管理(li)(li)學(xue)(xue)院(yuan)(yuan)常(chang)(chang)(chang)任教(jiao)員(yuan)有(you)(you)137名(ming)(ming),人文社會(hui)科(ke)學(xue)(xue)學(xue)(xue)院(yuan)(yuan) 常(chang)(chang)(chang)任教(jiao)員(yuan)有(you)(you)140名(ming)(ming),跨學(xue)(xue)科(ke)課(ke)程常(chang)(chang)(chang)任教(jiao)員(yuan)有(you)(you)19名(ming)(ming)。
根(gen)據2019年4月學(xue)(xue)校(xiao)官網顯示(shi),學(xue)(xue)校(xiao)擁有國家重點實(shi)驗室2個(ge)(ge),高(gao)等研(yan)(yan)究(jiu)院1個(ge)(ge),中國內地科研(yan)(yan)平臺3個(ge)(ge),中央研(yan)(yan)究(jiu)設施9個(ge)(ge),研(yan)(yan)究(jiu)中心(xin)51個(ge)(ge),研(yan)(yan)究(jiu)所12個(ge)(ge)。
學院教員多次取得校外資助支持研(yan)究(jiu)(jiu)(jiu)工作,其中(zhong)主(zhu)要包括:研(yan)究(jiu)(jiu)(jiu)資助局的優(you)配研(yan)究(jiu)(jiu)(jiu)金(jin)、協作研(yan)究(jiu)(jiu)(jiu)金(jin)、卓越學科領域計劃(hua)和主(zhu)題研(yan)究(jiu)(jiu)(jiu)計劃(hua),以及創(chuang)新科技處的創(chuang)新及科技基金(jin)等。他們亦有獲(huo)得中(zhong)國內地重要研(yan)究(jiu)(jiu)(jiu)計劃(hua)撥款(kuan),如國家(jia)重點基礎研(yan)究(jiu)(jiu)(jiu)發展計劃(hua)(973計劃(hua))等和孔雀計劃(hua)。
其中研(yan)究資助(zhu)局的(de)主(zhu)(zhu)題研(yan)究計劃包括“促進健康”、“建設可持續(xu)發展的(de)環(huan)境”及“加強香港作為地(di)區及國際商業(ye)中心(xin)的(de)策(ce)略地(di)位”等3個(ge)特選主(zhu)(zhu)題。
卓越學(xue)(xue)科領域計劃包括(kuo)“神(shen)經突(tu)觸(chu)的發(fa)育(yu),訊(xun)號轉導及精(jing)神(shen)疾病的分子(zi)機理”、“新型的光波及聲波功能(neng)材料”、“分子(zi)神(shen)經科學(xue)(xue):基礎(chu)研究與新藥(yao)開(kai)發(fa)”等3個研究項(xiang)目。
國(guo)家重點(dian)基礎研(yan)究(jiu)發展計劃(hua)包(bao)括(kuo)“老年癡呆癥的(de)分(fen)子(zi)機制研(yan)究(jiu)”、“聚集誘導發光的(de)基本科(ke)學問題”等2個研(yan)究(jiu)項目。
香港科(ke)(ke)(ke)技大學的校徽(hui)具(ju)有多(duo)重象(xiang)征意義。從意象(xiang)的角度凝視,在(zai)知(zhi)識之源(yuan)的書(shu)本之上,冒起了智慧的金色(se)大腦。而在(zai)高舉書(shu)本的雙臂之中(zhong),既是一(yi)個代表(biao)科(ke)(ke)(ke)學的燒瓶,亦是一(yi)個代表(biao)工程與(yu)技術、或傳播與(yu)管理的發(fa)射塔。太陽(yang)發(fa)出金色(se)的光芒是非常(chang)傳統(tong)的中(zhong)國(guo)色(se)彩,映照(zhao)在(zai)代表(biao)香港的湛藍色(se)大海上。支(zhi)持著這些象(xiang)征標志的是三個希臘字母,分(fen)別為“upsilon”、“psi”和“tau”,音譯則作(zuo)“UST”。總而言之,校徽(hui)跟科(ke)(ke)(ke)大本身一(yi)樣,蘊含(han)多(duo)重意義。
香港科技大(da)學以(yi)日晷作為大(da)學標志。這件(jian)名為“時(shi)間之輪”的(de)雕塑迄立于科大(da)廣場(chang)中央(yang),是由香港賽馬會(hui)委托一對居于澳洲西部(bu)珀斯的(de)愛爾(er)蘭藉藝術(shu)家(jia)夫婦Charles和Joan Walsh-Smith創作而成。
日晷以鋼鑄造,安裝在水池(chi)中(zhong)央的(de)寬階平臺(tai)上(shang),象(xiang)征著時(shi)間的(de)流逝。平臺(tai)上(shang)還有浮雕壁畫,描繪了(le)中(zhong)國在科(ke)學(xue)和(he)技術領域所取得的(de)39項成就。紅色(se)日晷于1991年10月(yue)8日安裝完成后隨即成為科(ke)大(da)的(de)標志(zhi),透過(guo)其形態、功能(neng)、歷史和(he)未來之間相互交(jiao)織(zhi),反(fan)映出科(ke)大(da)的(de)不同面貌。
香港科(ke)技大學(xue)(xue)提供自(zi)由(you)開放的(de)學(xue)(xue)習氛圍(wei),以加強學(xue)(xue)生、教職員、及(ji)訪問(wen)學(xue)(xue)者(zhe)之間(jian)學(xue)(xue)識(shi)、觀點、和創新概念的(de)交流。
汪滔:大疆創新創始人、董事長(chang)
陸建(jian)華:中國(guo)(guo)科(ke)學(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國(guo)(guo)家自(zi)然科(ke)學(xue)基金(jin)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xue)信息科(ke)學(xue)技術(shu)學(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
李慧瓊:民主(zhu)建港(gang)協(xie)進聯盟主(zhu)席(xi)、香港(gang)立法會(hui)議(yi)員、香港(gang)行政會(hui)議(yi)非官守成(cheng)員
羅碩瀚(han):騰訊集團高級副(fu)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孫斌勇:中國科(ke)學(xue)院院士、中國科(ke)學(xue)院數學(xue)與(yu)系統(tong)科(ke)學(xue)研究院研究員
容永(yong)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友邦(香港)區域執行總監
賈佳亞:香港中文大學工(gong)程學院教授、IEEE Fellow、騰訊優圖實驗(yan)室杰(jie)出科學家
劉江川:加拿大西(xi)蒙(meng)弗雷澤大學計(ji)算機學院(yuan)終身教授(shou)、加拿大工程院(yuan)院(yuan)士、IEEE Fellow
姜(jiang)國(guo)華: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大學博雅(ya)特聘(pin)教授
康飛宇:清華大學深(shen)圳研究生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chang)、清華-伯克(ke)利(li)深(shen)圳學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chang)
周亞虹:上海(hai)財經大學(xue)經濟(ji)學(xue)院院長
1990年10月,科大創業(ye)中心開幕。
1991年1月,科(ke)大教(jiao)務委員會正式成(cheng)立。
1991年(nian)10月(yue),科大舉行開幕典(dian)禮。
1994年(nian)2月,科大研發的激(ji)光(guang)沉積生產鉆(zhan)石薄膜聚合物技術,在美(mei)國獲取專利。
1999年4月,工商管理(li)學院(yuan)獲AACSB國際(ji)協會所(suo)認可(ke)。
1999年9月,研究(jiu)項(xiang)目“資(zi)訊科技(ji)”被大學教育資(zi)助(zhu)委員(yuan)會選作卓越(yue)學科領(ling)域(yu)。
2001年9月(yue),研究項目“分子神經科學(xue)(xue)研究之基礎研究及(ji)新藥(yao)開發”被大學(xue)(xue)教育資助委員會選作卓越學(xue)(xue)科領域。
2003年(nian)9月,大學(xue)的納米材料技術研(yan)究(jiu)所正式成立。
2007年(nian)1月(yue),香(xiang)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yuan)及其研究中心在(zai)南沙舉(ju)行開幕儀式(shi)。
2008年12月,香港科大深圳產學研大樓舉行奠(dian)基(ji)儀式(shi)。
2010年6月,科大成立分子神經(jing)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shi)。
2013年7月,“新(xin)型的(de)(de)光波(bo)及(ji)聲波(bo)功能材料研究(jiu)(jiu)”和“神經突觸的(de)(de)發育,訊號(hao)轉導及(ji)精(jing)神疾病的(de)(de)分(fen)子機理研究(jiu)(jiu)”獲大學(xue)教育資(zi)助委員(yuan)會選作卓越學(xue)科領域。
2013年9月(yue),科大成立先進顯示與光電技術國家(jia)重點實(shi)驗(yan)室。
2016年7月,科大與國(guo)際(ji)數學奧(ao)林匹(pi)克香(xiang)港委(wei)員會合(he)辦(ban)2016年國(guo)際(ji)數學奧(ao)林匹(pi)克。
2018年6月1日,南方科技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的“深港微電子學院(籌)”揭牌。
2019年6月(yue),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da)學排名發布,香港(gang)科(ke)技大(da)學蟬聯榜首;11月(yue),凱洛格(ge)-科(ke)大(da)行政人員工商管理(li)碩士(EMBA)課程在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課程排名中排名第二(er)。 2020年(nian)6月,泰晤士(shi)高等教育發布2020年(nian)度年(nian)輕大(da)(da)學(xue)排名,香港科技大(da)(da)學(xue)連續第三年(nian)獲年(nian)輕大(da)(da)學(xue)排名榜首。
數據截至2019年6月,具體請以官網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