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柳州城址
0 票數:0 #古城址#
柳州城址位于海原縣海城鎮耙子洼自然村東南,距海城鎮2.5公里,始筑于宋。西夏取海原地區后稱“東牟會”,城內設“天都監軍司”,駐重兵。城池為今海城原址,乾隆十四年(1749)為取水方便等諸因素,移地五里重新改堡為城(今海原縣城址),柳州城址。 現在的柳州城址形呈長方形,長1300米、寬550米,殘高4-7米,基厚7米,頂殘寬1-3米,開南、北二門,繞以筑城,城外護城壕殘寬8米。地表散有大量瓷片、陶片,皆為宋代殘留物。柳州城址現為寧夏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隸屬: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hai)原縣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第七(qi)批(宋至明)
附近有 2 個景點: 寧夏海原縣文化館(4km)    菜園遺址(9km)   
詳細(xi)介紹 PROFILE +

歷史

柳(liu)(liu)州城址始筑于(yu)宋,西夏取(qu)海(hai)原(yuan)地區后稱“東(dong)牟會(hui)”,城內設(she)“天都監軍司”駐重(zhong)兵。城池為今海(hai)城原(yuan)址,乾隆十四年(1749)為取(qu)水(shui)方便等諸因素,移地五里重(zhong)新改堡為城(今海(hai)原(yuan)縣城址),柳(liu)(liu)州城廢。

簡介

柳州(zhou)城(cheng)址(zhi)呈長方形,長1300米(mi)(mi)、寬(kuan)550米(mi)(mi),殘高4-7米(mi)(mi),基厚7米(mi)(mi),頂(ding)殘寬(kuan)1-3米(mi)(mi),開南、北(bei)二(er)門,繞以筑城(cheng),城(cheng)外護城(cheng)壕殘寬(kuan)8米(mi)(mi)。

民(min)國九年(nian)(1920)海原大地(di)震時傾圮。

注意事項

地處沙漠邊緣,屬典型的大(da)陸性半(ban)濕潤半(ban)干旱氣候(hou),雨(yu)季(ji)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dong)寒長,夏暑短,氣候(hou)干燥(zao),風大(da)沙多,南寒北暖等特(te)點(dian),1月平均氣溫在零下8oC以(yi)下,極端低溫在零下22oC以(yi)下。

等級

柳州城址(zhi)現為寧夏區級(ji)文物(wu)保(bao)護單位。

柳州城址是一個古城池的(de)遺(yi)址,坐落在(zai)一個山村(cun)附近,里(li)面有大量的(de)宋(song)代殘留物質,城池規模比較(jiao)壯觀,在(zai)古代在(zai)這么偏遠的(de)蠻荒(huang)之地這么大的(de)工程就比較(jiao)難得(de)咯。

地(di)圖坐標+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我心明亮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柳州城址】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戶提供信(xin)息存儲(chu)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主發布(bu)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站觀點,版(ban)權(quan)歸(gui)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xu)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lian)系我們(men)(men),我們(men)(men)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suo)有(包括(kuo)但不(bu)限于文字(zi)、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商業(ye)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不(bu)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270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35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