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科(ke)學(xue)院舊址,位(wei)(wei)于重(zhong)慶(qing)市北(bei)碚(bei)區(qu)文(wen)星(xing)灣(wan)42號,現重(zhong)慶(qing)自然(ran)博物(wu)(wu)館北(bei)碚(bei)陳列(lie)館。是重(zhong)要的近現代史(shi)跡,直轄后,重(zhong)慶(qing)市2000年市級文(wen)物(wu)(wu)保(bao)護單位(wei)(wei)。
中國(guo)西部科學院是中國(guo)一家民(min)辦科學院。1930年秋(qiu),愛國(guo)實業家盧作孚在其“鄉村建設”實驗(yan)區北碚創辦。院址(zhi)初設火焰山東岳廟,1934年院部及理化所(suo)遷往文星灣惠宇。1943年該(gai)院聯絡中央地質(zhi)調查所(suo)等十余家科研機構(gou)在此又興建了中國(guo)西部博(bo)物館,現(xian)今為重慶自然博(bo)物館。
舊址(zhi)主體建(jian)筑有惠宇、地質樓、盧(lu)作孚(fu)舊居和(he)地磁測點碑(bei)等。中國(guo)西(xi)部科學院以及中國(guo)西(xi)部博(bo)物(wu)館(guan)是我(wo)國(guo)西(xi)部地區(qu)早建(jian)立的自然科學研(yan)究機構和(he)自然科學博(bo)物(wu)館(guan)之一,在研(yan)究我(wo)國(guo)民族(zu)科學的發(fa)展、西(xi)部地區(qu)的開發(fa)建(jian)設以及抗(kang)戰內遷科學家(jia)的科研(yan)活動有重要的學術研(yan)究價(jia)值和(he)歷(li)史價(jia)值。
2006年(nian)5月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被(bei)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dan)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