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莊遺址,位于河(he)北省滄州(zhou)市(shi)任丘(qiu)市(shi)七(qi)間房鄉三各莊村西(xi)50米,西(xi)距白(bai)洋淀50千米,是新石器時代(dai)中期(qi)仰韶時代(dai)中期(qi)(約(yue)6000年)遺址。
三各莊遺(yi)(yi)(yi)址典型器物為(wei)彩陶(tao)缽、盆,多飾(shi)紅黑彩。2013年(nian)7月(yue),三各莊遺(yi)(yi)(yi)址被中華(hua)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bu)為(wei)第七(qi)批全(quan)國重點(dian)文物保護(hu)單位。三各莊遺(yi)(yi)(yi)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kuan)100米,面積3萬平方米,文化(hua)(hua)層厚約1米—2米。三各莊遺(yi)(yi)(yi)址暴露遺(yi)(yi)(yi)址有灰坑、陶(tao)井(jing)、獸骨,主要有仰韶文化(hua)(hua)和龍山文化(hua)(hua)兩個(ge)時期的(de)內涵,其中以(yi)仰韶文化(hua)(hua)后崗類型為(wei)主。
三(san)各莊遺址內涵豐富,采集的標本有彩陶,紅(hong)陶、磨光陶以(yi)及骨(gu)器(qi)、石器(qi)等 。2013年7月(yue),三(san)各莊遺址被中(zhong)華人民(min)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wei)第七批全國重點文(wen)物保護(hu)單位。
保護范圍:以保護標志(東面公路與東西向水溝交點(dian)處)為基點(dian),向東、南各2米(mi)(mi),向西300米(mi)(mi),向北100米(mi)(mi);
建設控制地帶:以保(bao)護(hu)范(fan)圍邊線為基線,向南、西、北各外擴(kuo)20米(mi)。
滄州市——廊滄高速(su)——迎賓道(dao)(dao)——334省道(dao)(dao)——106國道(dao)(dao)——宏(hong)圖街——三各莊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