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
北京(jing)郊(jiao)區盛產(chan)柿(shi)子,品種也很多(duo),但最有(you)名氣的要數(shu)大磨盤,屬于北京(jing)特產(chan)。這種柿(shi)子個頭大,一(yi)般(ban)重(zhong)250克(ke)左右(you),大的一(yi)只就有(you)500克(ke)。
大磨(mo)(mo)盤柿(shi)(shi)(shi),又名(ming)大蓋(gai)(gai)柿(shi)(shi)(shi),因果實中部有(you)縊痕,形如上下兩(liang)扇石磨(mo)(mo)而得名(ming),為華北主要栽培品種。其中大磨(mo)(mo)盤柿(shi)(shi)(shi)在(zai)平谷區山前地帶(dai)均有(you)分布, 果實狀如磨(mo)(mo)盤, 故稱大磨(mo)(mo)盤柿(shi)(shi)(shi)。又因柿(shi)(shi)(shi)子形似有(you)蓋(gai)(gai)的容(rong)器, 亦有(you)大蓋(gai)(gai)柿(shi)(shi)(shi)之稱。境內以井兒峪(yu)村(cun)產的大蓋(gai)(gai)柿(shi)(shi)(shi)最出(chu)名(ming),色、味(wei)、形俱佳(jia)。
大磨盤柿果實(shi)扁圓形,中部有縊(yi)痕,果頂(ding)平或凹,果基部圓,梗洼(wa)廣深,萼片大而平。
果實(shi)圓而扁,腰部有一(yi)道深溝(gou),其(qi)狀如磨盤。味美(mei)適口、營養豐富(fu)。
分布范圍
北京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柿子味甘、澀,性(xing)
寒,歸肺(fei)經。《本草綱目》中記(ji)載“柿(shi)乃脾、肺(fei)、血分之果也。其(qi)味甘而(er)氣平,性(xing)澀而(er)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sou)止血之功。”同時(shi), 柿(shi)蒂,柿(shi)霜,柿(shi)葉均可入藥(yao)。
飲食價值
大(da)磨盤柿味美適口,營(ying)養(yang)豐(feng)富。還具有降(jiang)血壓、止血、潤腸等(deng)功效。
果皮橙黃色(se)到橙紅色(se),果肉淡黃色(se),纖維(wei)少,汁多味甜,宜生食,耐貯(zhu)運。
經濟價值
可(ke)加工“柿(shi)餅”,亦可(ke)切塊制柿(shi)干,鮮果及加工品在(zai)國(guo)內(nei)享有盛(sheng)名,倍受客商青睞。
營養成分
含糖量(liang)在(zai)15%以上,蛋白質、鈣、磷、鐵等(deng)成(cheng)分(fen)的(de)含量(liang)比蘋果(guo)(guo)、梨、桃、杏都(dou)高,還含有大量(liang)的(de)維(wei)生素(su)、蘋果(guo)(guo)酸、胡蘿卜素(su)、葡萄糖和果(guo)(guo)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