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圣(sheng)嶺天后宮(gong)(gong)即吉隆坡(po)天后宮(gong)(gong),位于(yu)馬來(lai)西亞吉隆坡(po)樂圣(sheng)嶺(Robson Height),主(zhu)祭(ji)天后媽祖,由雪(xue)隆海(hai)南會(hui)館籌建,于(yu)1987年建成(cheng),并于(yu)1989年開幕啟用(yong),是吉隆坡(po)當地的標志性(xing)華人(ren)廟宇。
天(tian)后宮除了宗教(jiao)用途之外,也成為吉隆(long)坡的(de)旅游景點(dian)及當地社(she)團舉辦活動的(de)地點(dian)。
天后(hou)宮的(de)建筑主要為(wei)嶺(ling)南式(shi)與華(hua)北式(shi)的(de)結合體(ti)。大(da)殿屋(wu)頂可見(jian)嶺(ling)南風格的(de)龍、鳳、魚、蝦等(deng)瑞獸,旁殿、牌樓屋(wu)頂則可見(jian)到華(hua)北式(shi)的(de)各種脊(ji)獸。
廟(miao)宇(yu)內可(ke)見有(you)彩梁(liang)、斗拱、雀替、欄桿(gan)、藻井(jing)、龍柱、琉(liu)璃瓦等富有(you)中國傳統建筑特色(se)的結構。
開放(fang)時間(jian):早9:00—晚5:00
吉隆(long)坡天后宮最早的歷史可追(zhui)溯到光緒(xu)十六(liu)年間(1890年),當時是(shi)(shi)“瓊(qiong)府會館(guan)”(雪隆(long)海南會館(guan)舊(jiu)稱)的附設廟宇,原址并不在目前的樂圣嶺,而(er)是(shi)(shi)位于吉隆(long)坡諧(xie)街49號,廟宇就(jiu)設于會館(guan)后方(fang)。
1963年(nian)至1965年(nian)期(qi)間,雪蘭莪瓊州會館(guan)拆樓擴建(jian),天后宮暫時遷往(wang)增江新(xin)村(cun)崇真堂,直(zhi)至九(jiu)樓的新(xin)館(guan)所(suo)建(jian)成(cheng),才遷回館(guan)所(suo)第九(jiu)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