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北京十大地標建筑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ji)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北京故宮
故宮舊稱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也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筑之精華。故宮是北京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宮內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02
國家(jia)體育場(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占地20.4公頃,建筑面積25.8萬平方米,可容納觀眾9.1萬人,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后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并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筑和奧運遺產。體育場的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搖籃,寄托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
03
中央廣播電視(shi)塔
中央廣播電視塔占地15.4公頃,高386.5米,加避雷針總高405米,是一座多功能現代化的標志性建筑。中央廣播電視塔作為總局廣播電視播出的重點單位,擔負著廣播電視節目播出和傳輸業務,自1993年試驗播出以來,傳輸時間從日均920小時增加到7175小時。長期以來中央廣播電視塔以廣播電視播出任務為主的同時兼顧著旅游觀光,是中國第三高塔、世界第六高的高塔、世界高塔協會成員塔、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高塔委員會成員塔。
04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lou)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是北京市地標性建筑之一,大樓占地面積18.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其中主樓為兩棟分別為52層234米高和44層194米高的塔樓組成,設10層裙樓。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于2007年12月24日被美國《時代》周刊雜志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跡之一;2013年11月7日獲世界高層都市建筑學會(CTBUH)“2013年度全球最佳高層建筑獎”;2014年4月入圍十大當代建筑之一。
05
北京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萬里長城千百座名關險隘中,歷史最悠久、文化最豐富、建筑最宏偉、景色最壯觀、名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段,也是明代長城中最精華的地段。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山巒重疊,形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墻南北盤旋延伸于群巒峻嶺之中,不見盡頭,其高超的建筑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06
天(tian)安門
天安門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米。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紅白墩臺,墩臺上是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城樓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漢白玉金水橋。城樓前兩對雄健的石獅和挺秀的華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門成為一座完美的建筑藝術杰作。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天安門城樓成為新中國的象征,它莊嚴肅穆的形象是中國國國徽的重要組成部分。
07
天壇公園(yuan)
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大祭壇建筑群。天壇以嚴謹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構造和瑰麗的建筑裝飾著稱于世,是北京市的標志性建筑。公園總占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建筑物在內壇,南有圜丘壇、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條貫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橋,把這二組建筑連接起來。外壇古柏蒼郁,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筑群顯得更加莊嚴宏偉。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筑工藝的發達水平。
08
北京國家(jia)游泳中心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場館建設時所采用的根據細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結構創意十分奇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的設計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與圓形的“鳥巢”—國家體育場相互呼應,相得益彰。“水立方”整體建筑由3000多個氣枕組成,氣枕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覆蓋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堪稱世界之最。
09
北京中信大廈(sha)
北京中信大廈,又名中國尊,是中國中信集團總部大樓,是北京市最高的標志性建筑,是世界上按照8度抗震烈度設防的一座超過500米的超高層建筑。中信大廈占地面積11478平方米,總高528米,地上108層、地下7層,可容納1.2萬人辦公,總建筑面積43.7萬平方米,建筑外形仿照古代禮器“尊”進行設計,內部有全球首創超500米的JumpLift躍層電梯。2014年6月8日,北京中信大廈被評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筑”。
10
中國(guo)國(guo)家大劇(ju)院
中國國家大劇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筑,由主體建筑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國家大劇院外觀呈半橢球形,建筑物高度為46.285米,占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6.5萬平方米,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中國國家大劇院于1958年被定為國慶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2008年12月19日獲“魯班獎”;2009年10月28日入選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
11
北(bei)京首都(dou)國際機場(chang)3號航站(zhan)樓(lou)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建筑面積90多萬平方米,設計方案出自英國建筑大師諾曼·福斯特之手,從空中俯視猶如一條巨龍,形成了充滿整體動感的建筑體量,這種完整的建筑格局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都產生一種令人震撼的出行體驗。3號航站樓建筑外形在時尚元素中融入了中國古典意象,內部景觀彰顯出文明古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這個形似巨龍的航站樓成為北京的一個新地標,向來自全球的客人展示我國全新的“國門”形象。
12
北京南站(zhan)
北京南站是北京的第二大火車站,也是北京面積較大、接發車次較多的火車站。作為北京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北京南站的建筑外觀酷似“飛碟”,南站圓形的屋頂的設計靈感來自天壇。新南站總共5層,由地上兩層、地下三層以及31500平方米的高架環形車道組成。北京南站從上到下依次為:鋼結構屋面層;地上高架候車廳層;地面層為火車進站出站層;地下一層中央為換乘區,兩側為車庫;地下二層為地鐵4號線;地下三層為地鐵14號線。
13
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簡稱首博,是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博物館,是北京地區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屬中國省市級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新館是北京新世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建設用地面積24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3390平方米,分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圍合結構、橢圓形外立面和金屬屋頂三部分組成。建筑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館、橢圓形專題展館、條形的辦公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間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
14
北京人民大會(hui)堂
北京人民大會堂坐西朝東,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18萬平方米,是北京市的地標建筑之一。人民大會堂壯觀巍峨,建筑平面呈“山”字形,兩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開門。人民大會堂建筑風格莊嚴雄偉,壯麗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以及四周層次分明的建筑,構成了一幅天安門廣場整體的莊嚴絢麗的圖畫。
15
北(bei)京(jing)奧林匹克(ke)塔
北京奧林匹克塔的塔體由五座186米至246.8米不同高度的獨立塔組合而成,建筑總面積為18687平方米。北京奧林匹克塔以生命之樹為設計理念,寓意為大地隆起開裂,生命之樹從地破土而出,自然生長,在塔的頂部逐漸向四周延展,形成樹冠形態,似一束鮮花,似禮花綻放,似清泉噴涌。五個高低不同的圓形塔冠在空中似合似分,造型獨特,蘊含著奧運五環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北京十(shi)大地標(biao)建(jian)筑(zhu)排行榜(bang)(bang),MAigoo小(xiao)編主要(yao)依據地區知(zhi)名的古代(dai)、現代(dai)等(deng)有代(dai)表性的建(jian)筑(zhu)物進行選擇,通(tong)過建(jian)筑(zhu)在(zai)(zai)相關網絡旅游平臺(tai)(攜程、去(qu)哪兒(er)、途(tu)牛(niu)、飛豬、同程)的口(kou)碑評(ping)價,公眾知(zhi)名度,網絡關注指(zhi)數(shu)等(deng)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lian)網相關排行榜(bang)(bang)/榜(bang)(bang)單進行推(tui)薦,僅(jin)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zai)(zai)末尾評(ping)論(lun)/批評(ping)指(zhi)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wei)注(zhu)冊(ce)(ce)用戶(hu)提供信(xin)息(xi)存(cun)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的文(wen)(wen)章(zhang)/文(wen)(wen)字均(jun)是(shi)注(zhu)冊(ce)(ce)用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dai)表(biao)本(ben)站(zhan)觀點,版(ban)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xin)息(xi)、錯誤(wu)信(xin)息(xi)或(huo)任(ren)何問題(ti),請及時聯(lian)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息(xi)的(de)知(zhi)識(shi)產權歸(gui)網站方(fang)所有(包括但(dan)不限(xian)于文字(zi)、圖(tu)片、圖(tu)表、著作(zuo)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de)商業(ye)信息(xi)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36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1082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439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