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余姚河姆渡遺址
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0
贊數:
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四明山麓、姚江北岸。由兩大部分組成: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的遺址陳列館和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的以遺址考古現場重建、“干欄式”建筑復原及室內外先民生產、生活場景再現為主體內容的遺址現場館,是“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博物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余(yu)姚市河姆渡(du)遺(yi)址博物館基本信息
  • 門票: 免費
  • 開放時間: 08:30~17:00
  • 建議游玩時間: 3小時
  • 博物館等級: 國家二級(文物)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第二批(新石器時代(dai))
  • 地址: 浙江省 杭州市余姚市河姆渡鎮蘆山寺村

基本概述

河姆渡(du)遺址博(bo)(bo)物(wu)館于 1993年5月12日落成開放,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shu)記、國家(jia)主席江澤民題寫館名(ming)。座落在(zai)風景秀麗的四明山(shan)北麓,西(xi)距(ju)余(yu)姚市區24公里,東距(ju)寧波(bo)市25公里。博(bo)(bo)物(wu)館總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分博(bo)(bo)物(wu)館和遺址展示區兩(liang)部(bu)分組成。

博物館主體建筑(zhu)(zhu)造型根據(ju)河姆(mu)渡(du)7000年前“干欄式”建筑(zhu)(zhu) “長脊、短(duan)檐、高床”的(de)風(feng)格和特(te)點(dian)設計,構(gou)筑(zhu)(zhu)出高于地(di)面的(de)架(jia)空層,人字形(xing)坡屋面上聳(song)起5-7組交(jiao)錯構(gou)件,象(xiang)征(zheng)著7000年前榫卯(mao)木作(zuo)技(ji)術,再配以土紅(hong)色波紋陶瓦、炒米黃墻面,顯(xian)得(de)古樸、野趣,與河姆(mu)渡(du)文化融(rong)為一體。序廳(ting)屋面形(xing)似展翅翱(ao)翔的(de)鯤鵬,表現了(le)河姆(mu)渡(du)先(xian)民(min)愛鳥、崇(chong)鳥的(de)文化習俗。

開館(guan)20年來,已接待(dai)海內外專家(jia)、學者及游(you)客(ke)近300余萬人次,在宣傳(chuan)河(he)姆(mu)渡文(wen)(wen)化及進行歷史唯物(wu)主(zhu)義和愛(ai)(ai)國(guo)(guo)主(zhu)義教育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被(bei)中共中央宣傳(chuan)部(bu)、人社部(bu)、國(guo)(guo)家(jia)文(wen)(wen)物(wu)局、浙江(jiang)(jiang)省委省政府等部(bu)門命名為“全國(guo)(guo)優秀愛(ai)(ai)國(guo)(guo)主(zhu)義教育基(ji)地(di)”、“全國(guo)(guo)愛(ai)(ai)國(guo)(guo)主(zhu)義教育示(shi)范基(ji)地(di)”、“全國(guo)(guo)文(wen)(wen)物(wu)系統先(xian)進集體”、 “浙江(jiang)(jiang)省文(wen)(wen)化建設示(shi)范點”、“ 浙江(jiang)(jiang)省社會科學普及示(shi)范基(ji)地(di)”等榮譽(yu)稱號,是國(guo)(guo)家(jia)二(er)級博物(wu)館(guan)。

2008年在(zai)余姚市委市政府的(de)重(zhong)視(shi)下,博物(wu)(wu)館(guan)(guan)實施(shi)了陳(chen)列展(zhan)示、安防設施(shi)、外部(bu)環境(jing)等(deng)(deng)大規(gui)模改造(zao),新擴建了貴賓(bin)接(jie)待(dai)室、學(xue)術報告廳、停(ting)車場等(deng)(deng)接(jie)待(dai)服務設施(shi)。2009年5月完成改造(zao)工(gong)程并重(zhong)新對(dui)外開放。改造(zao)后的(de)博物(wu)(wu)館(guan)(guan)展(zhan)廳面積1600平方米,共展(zhan)出(chu)文(wen)物(wu)(wu)320件,分滄海桑田、日出(chu)而作、湖(hu)居(ju)人(ren)家和(he)心(xin)靈之聲四個部(bu)分,全面展(zhan)示了中(zhong)國新石器時代中(zhong)期偏晚階段活(huo)(huo)躍(yue)在(zai)寧紹(shao)地區先民創造(zao)的(de)河(he)(he)姆(mu)渡文(wen)化遺(yi)存。展(zhan)陳(chen)內容以河(he)(he)姆(mu)渡、田螺山等(deng)(deng)遺(yi)址出(chu)土的(de)文(wen)物(wu)(wu)為(wei)主線,涵蓋了寧紹(shao)地區東部(bu)已(yi)發(fa)現(xian)或(huo)發(fa)掘(jue)的(de) ?各個河(he)(he)姆(mu)渡文(wen)化重(zhong)要遺(yi)址的(de)遺(yi)跡(ji)與遺(yi)物(wu)(wu)。展(zhan)陳(chen)形式上(shang)以穿插場景復原(yuan),借助(zhu)(zhu)聲、光、電以及多媒體(ti)等(deng)(deng)高科技平臺(tai),利用語音導覽(lan)系統等(deng)(deng)輔助(zhu)(zhu)手段,全面、生(sheng)動地展(zhan)示河(he)(he)姆(mu)渡先民所創造(zao)的(de)物(wu)(wu)質生(sheng)產生(sheng)活(huo)(huo)和(he)精神文(wen)化方面的(de)巨大成就。

自然氣候

全(quan)境屬亞熱(re)帶海洋性季(ji)風(feng)區(qu),陽光充沛,溫暖濕潤,四季(ji)分明(ming),雨(yu)熱(re)同(tong)步。年平均氣溫16.2°C,日照2061小(xiao)時,無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條件優(you)越。山區(qu)溪(xi)流(liu)眾(zhong)多,水力資源較為(wei)豐富。

旅游景區

博物(wu)館基本(ben)陳列有3個展廳(ting),第一(yi)展廳(ting)陳列出(chu)土文物(wu)400余件,輔以照(zhao)片(pian)、圖表(biao)、模型(xing),介紹了(le)遺(yi)址的基本(ben)情況。 引(yin)人注目的是一(yi)個面(mian)積為100平方米(mi)的“七千年前(qian)河姆渡(du)生態環境”大模型(xing),在聲(sheng)、光(guang)、電的自動控制(zhi)下,形象(xiang)地再現了(le)7000年前(qian)河姆渡(du)先民過著定居生活(huo),從事農業、狩(shou)獵(lie)等生產、生活(huo)場景,維妙維肖,栩(xu)栩(xu)如生。

遺址中出土的(de)大(da)量動(dong)物骨骼, 經鑒定(ding)屬于61個動(dong)物種屬。從(cong)陳列的(de)鳥類(lei)(lei)(lei)、魚(yu)類(lei)(lei)(lei)、爬行類(lei)(lei)(lei)及哺乳類(lei)(lei)(lei)的(de)骨骼殘片,展示了昔日的(de)河姆(mu)渡是古(gu)林參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魚(yu)躍雁飛,一派生機盎然(ran)的(de)動(dong)物世界,堪稱7000年(nian)前的(de)古(gu)動(dong)物王國。遺址現場有仿(fang)造的(de)木樁供(gong)后人參考(kao)。

第二(er)展(zhan)廳“稻(dao)作經(jing)濟(ji)”,反映(ying)稻(dao)作農業及漁獵(lie)采集活動(dong)(dong),展(zhan)出的(de)(de)實物有(you)(you)7000年前(qian)的(de)(de)人(ren)工栽培稻(dao)谷(gu)及照片,稻(dao)谷(gu)芒(mang)刺清晰,顆粒飽滿(man),令人(ren)嘆為觀止。此外展(zhan)出的(de)(de)還有(you)(you)骨耜、木杵和石(shi)磨(mo)盤(pan)、石(shi)球等(deng)稻(dao)作經(jing)濟(ji)的(de)(de)全套耕作、加工工具。 帶炭化飯粒的(de)(de)陶片和以夾炭黑陶為主的(de)(de)釜、缽、盤(pan)、豆(dou)、盆、罐、盉 、鼎、盂等(deng)炊(chui)、飲(yin)、貯器,說(shuo)明(ming)早在7000年前(qian)我們東方民(min)族(zu)的(de)(de)飲(yin)食(shi)習慣已基本形成,種植水(shui)稻(dao)是河姆渡人(ren)的(de)(de)重(zhong)要(yao)經(jing)濟(ji)活動(dong)(dong),他們的(de)(de)飲(yin)食(shi)文化已很豐富了。

河(he)姆(mu)渡(du)先(xian)民發明了(le)農業以后,生活(huo)狀況有(you)了(le)根本改變,但還是(shi)不(bu)能(neng)滿足他們的生活(huo)需要,從(cong)陳(chen)列的骨哨、骨箭(jian)頭、彈丸等漁獵(lie)工具、酸棗(zao)、橡子(zi)、芡實(shi)、菱角(jiao)等豐富的果實(shi)來看(kan),證(zheng)明漁獵(lie)和采(cai)集(ji)仍是(shi)河(he)姆(mu)渡(du)人不(bu)可(ke)缺少的經濟活(huo)動。

第三展(zhan)廳反(fan)映河姆渡(du)人“定(ding)居生(sheng)活”和“原始藝術”兩(liang)個內容。陳列著(zhu)被稱為是建筑史上奇跡的(de)帶(dai)有(you)(you)榫卯的(de)干欄式(shi)建筑木構件和加(jia)工(gong)(gong)工(gong)(gong)具(ju)。此外,陳列的(de)還有(you)(you)種類繁多的(de)紡織工(gong)(gong)具(ju),展(zhan)示了當時成熟的(de)紡織技(ji)術。

在(zai)生(sheng)產和生(sheng)活(huo)領域里創(chuang)(chuang)造(zao)(zao)了(le)許(xu)(xu)許(xu)(xu)多(duo)(duo)多(duo)(duo)奇(qi)跡(ji)的(de)(de)河姆渡人,以其(qi)精湛的(de)(de)雕(diao)刻工藝,生(sheng)動逼真(zhen)的(de)(de)陶塑,優美(mei)的(de)(de)刻劃(hua)裝飾(shi)與絢麗的(de)(de)繪畫(hua),創(chuang)(chuang)造(zao)(zao)了(le)輝煌的(de)(de)原始藝術(shu)(shu)(shu),展(zhan)現了(le)河姆渡先民豐富(fu)多(duo)(duo)彩的(de)(de)精神生(sheng)活(huo)。他們以象牙(ya)、骨(gu)、玉、石、陶、木(mu)為(wei)載體,通過(guo)琢磨、刻劃(hua)、捏塑、繪畫(hua)等藝術(shu)(shu)(shu)手段,給我們留下了(le)許(xu)(xu)多(duo)(duo)構思奇(qi)巧、寓意(yi)深遠的(de)(de)藝術(shu)(shu)(shu)作(zuo)品(pin),那種講究(jiu)對稱、追求平衡的(de)(de)審美(mei)意(yi)識和整齊、穩重、沉靜的(de)(de)藝術(shu)(shu)(shu)作(zuo)品(pin),令人贊嘆(tan)不已(yi)。展(zhan)出的(de)(de)眾多(duo)(duo)藝術(shu)(shu)(shu)品(pin)中(zhong),尤以象牙(ya)雕(diao)刻件最(zui)為(wei)珍貴,其(qi)中(zhong)就有作(zuo)為(wei)遺(yi)址標(biao)志(zhi)的(de)(de)“雙鳥(niao)朝(chao)陽”蝶形器。

河姆(mu)渡(du)先民(min)以其勤勞的(de)(de)雙手,非凡的(de)(de)智慧(hui),創造出光輝燦(can)爛的(de)(de)原始文明(ming),證明(ming)了滾(gun)滾(gun)東流(liu)的(de)(de)長江也是(shi)中(zhong)華民(min)族(zu)文化(hua)的(de)(de)發祥地(di), 長江和黃河一樣,都是(shi)孕育我們(men)民(min)族(zu)的(de)(de)母親(qin)河,都是(shi)哺育中(zhong)華古文明(ming)的(de)(de)搖籃(lan)。河姆(mu)渡(du)遺址的(de)(de)發現, 被學(xue)術界公認是(shi)中(zhong)國最重要(yao)的(de)(de)考古發現之一,同類型的(de)(de)文化(hua)被命名為“河姆(mu)渡(du)文化(hua)”,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wei)。

以遺(yi)址(zhi)考(kao)古(gu)發掘(jue)場(chang)復(fu)原(yuan)和四(si)棟“干欄式”建(jian)筑再現(xian)為主體(ti)內(nei)(nei)容的(de)(de)(de)(de)(de)遺(yi)址(zhi)公園(yuan),在文(wen)物(wu)陳列館東南(nan)100米處,占(zhan)地面積23000平(ping)方米。內(nei)(nei)設有(you)全國重點文(wen)物(wu)保護(hu)單位“河(he)姆(mu)渡(du)(du)(du)遺(yi)址(zhi)”標志碑和花崗石鐫刻(ke)的(de)(de)(de)(de)(de)遺(yi)址(zhi)說明碑。  2800平(ping)方米考(kao)古(gu)發掘(jue)現(xian)場(chang)布滿7000年前河(he)姆(mu)渡(du)(du)(du)人留下(xia)的(de)(de)(de)(de)(de)密密麻麻的(de)(de)(de)(de)(de)木建(jian)筑構(gou)件和散布其(qi)間(jian)的(de)(de)(de)(de)(de)文(wen)物(wu)。場(chang)面之(zhi)宏大(da),文(wen)物(wu)之(zhi)豐(feng)富,令人驚(jing)嘆不已。四(si)棟復(fu)原(yuan)的(de)(de)(de)(de)(de)"干欄式"建(jian)筑古(gu)樸(pu)、野趣,再現(xian)了(le)河(he)姆(mu)渡(du)(du)(du)人高超的(de)(de)(de)(de)(de)建(jian)筑技術,室內(nei)(nei)外布置著各類生活(huo)、生產場(chang)景,婦女(nv)們紡紗織布,男人們斫木蓋房;有(you)的(de)(de)(de)(de)(de)磨制骨(gu)器,有(you)的(de)(de)(de)(de)(de)和泥制陶,有(you)的(de)(de)(de)(de)(de)凝(ning)神雕刻(ke)。水田、古(gu)井、埠頭(tou)、祭祀廣場(chang)等原(yuan)始場(chang)景反映了(le)7000年前的(de)(de)(de)(de)(de)原(yuan)始聚(ju)落的(de)(de)(de)(de)(de)風貌。倘佯在遺(yi)址(zhi)公園(yuan),面對著這(zhe)些河(he)姆(mu)渡(du)(du)(du)人創造(zao)的(de)(de)(de)(de)(de)原(yuan)始文(wen)明,耳邊仿佛傳來河(he)姆(mu)渡(du)(du)(du)人用那骨(gu)哨吹奏(zou)的(de)(de)(de)(de)(de)悠長的(de)(de)(de)(de)(de)曲調, 在向你傾訴(su)著那段歷史,不由(you)使人思緒綿綿。腳下(xia)那4萬平(ping)方米的(de)(de)(de)(de)(de)遺(yi)址(zhi)下(xia)面還有(you)尚未告訴(su)人們的(de)(de)(de)(de)(de)河(he)姆(mu)渡(du)(du)(du)人的(de)(de)(de)(de)(de)秘密。

館(guan)名由國(guo)家主席江澤民親(qin)筆題(ti)寫,河(he)姆渡(du)遺址是中國(guo)東南(nan)沿海(hai)最早的新石器(qi)時代(dai)遺址,發現(xian)(xian)于1973年(nian),總(zong)面(mian)積約4萬平方米,年(nian)代(dai)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nian),該(gai)遺址具有濃郁的江南(nan)水鄉地域(yu)特色(se),主要(yao)表現(xian)(xian)為:已經開始栽培水稻(dao)(dao),從事以稻(dao)(dao)作(zuo)為主的農業經濟活動(dong);為適應(ying)潮濕(shi)環境,防止野獸侵擾,住房采(cai)用木結構干欄式,并運用榫(sun)卯木作(zuo)技術(shu);駕馭舟楫(ji)、活動(dong)范圍(wei)從陸上拓展至(zhi)水上等(deng)。河(he)姆渡(du)遺址博物館(guan)利用大量珍貴的文(wen)物,展示(shi)了河(he)姆渡(du)文(wen)化(hua)的豐富(fu)內涵。

旅游指南

開(kai)放(fang)時間:08:30--17:00(16:30停(ting)止售票,全年開(kai)放(fang))

參觀門票

成人:25元、學生13元

參(can)觀景點:博物(wu)館、遺址現(xian)場、臨時展覽、考古影像(xiang)介(jie)紹

免票對象

1、未成年人集體參(can)觀實行(xing)免票(piao)(參(can)觀時間進行(xing)預(yu)約),學生(sheng)個人參(can)觀實行(xing)半票(piao)。

2、家(jia)長攜帶未成(cheng)年子女(nv)參觀的,未成(cheng)年子女(nv)免票(piao)。

3、現役軍(jun)人(ren)、離休干部(bu)、七(qi)十(shi)周歲以上老年人(ren)、三十(shi)年以上教齡教師、特困戶市民、殘疾人(ren)憑本人(ren)有效證件免(mian)票。

交通路線

河姆渡(du)博物館東距寧(ning)波25公里,西距余姚市區(qu)24公里:

線路(lu)一:滬(hu)杭(hang)甬高速公路(lu),出余姚道口右(you)轉經余姚市區東環(huan)線,S319(又稱甬余公路(lu)) 至三(san)七(qi)市鎮看(kan)路(lu)標指示。

線路二:

1、走S319(又稱甬余(yu)公路) 至三(san)七(qi)市(shi)鎮看路標指示。2、余(yu)姚汽車東站(zhan)公交(jiao)線,汽車東站(zhan)---河姆(mu)渡遺址(zhi)博物館----龔馮站(zhan),此公交(jiao)與寧波市(shi)333路公交(jiao)接軌,每整點一班(ban)。

線路三:

1、走S318(又稱(cheng)甬梁公路)至(zhi)河姆渡遺址牌坊(fang)向(xiang)北至(zhi)渡口過姚江人渡

2、余姚汽車(che)(che)(che)南站----寧波汽車(che)(che)(che)南站的(de)公交車(che)(che)(che)經河姆渡遺址下,過姚江人渡.

3、過車廄大橋(只限(xian)小車)直至(zhi)河(he)姆渡遺址博物館

歷史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shi)中國長(chang)江流域(yu)(yu)下游地(di)區古老而多姿的(de)新(xin)石器(qi)文化,第(di)一次發現于(yu)(1973年(nian))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ta)主要(yao)分(fen)布在杭州(zhou)灣(wan)南岸的(de)寧紹(shao)平原及(ji)舟(zhou)山島(dao),經科(ke)學的(de)方法進行測(ce)定,它(ta)的(de)年(nian)代(dai)(dai)為公元前(qian)5000年(nian)至公元前(qian)3300年(nian)。它(ta)是(shi)新(xin)石器(qi)時(shi)(shi)代(dai)(dai)母(mu)系氏(shi)族公社(she)時(shi)(shi)期的(de)氏(shi)族村(cun)落遺址,反映了約7000年(nian)前(qian)長(chang)江流域(yu)(yu)氏(shi)族的(de)情況(kuang)。

該文(wen)(wen)化最(zui)(zui)早在(zai)(zai)1973年被發(fa)(fa)現(xian),在(zai)(zai)1973-74和(he)1977-78年兩(liang)次對河姆(mu)渡(du)遺址作(zuo)(zuo)發(fa)(fa)掘(jue)并有資料。在(zai)(zai)建筑方(fang)面,遺址中發(fa)(fa)現(xian)大量(liang)干欄(lan)式建筑的(de)(de)(de)遺跡,在(zai)(zai)食物(wu)方(fang)面,植(zhi)物(wu)遇(yu)存有水稻(dao)的(de)(de)(de)大量(liang)發(fa)(fa)現(xian),被斷定是(shi)(shi)人(ren)工(gong)栽(zai)培的(de)(de)(de)水稻(dao),此外植(zhi)物(wu)殘存尚有葫蘆、橡子、菱角、棗(zao)子等。動物(wu)方(fang)面有羊、鹿(lu)、猴子、虎、熊(xiong)等野(ye)生的(de)(de)(de),以及(ji)豬、狗、水牛等家養的(de)(de)(de)牲畜。 河姆(mu)渡(du)文(wen)(wen)化的(de)(de)(de)骨器(qi)制作(zuo)(zuo)比較(jiao)進步,有耜、魚鏢、鏃、哨、匕、錐、鋸形器(qi)等器(qi)物(wu),精心磨制而(er)成,一(yi)些有柄骨匕、骨笄上(shang)雕刻花紋或雙(shuang)頭連體(ti)鳥紋圖(tu)案(an),就像(xiang)是(shi)(shi)精美絕倫的(de)(de)(de)實用工(gong)藝品。在(zai)(zai)眾多的(de)(de)(de)出土(tu)文(wen)(wen)物(wu)中,最(zui)(zui)重要的(de)(de)(de)是(shi)(shi)發(fa)(fa)現(xian)了大量(liang)人(ren)工(gong)栽(zai)培的(de)(de)(de)稻(dao)谷,這是(shi)(shi)目前世界(jie)上(shang)最(zui)(zui)古(gu)老、最(zui)(zui)豐富(fu)的(de)(de)(de)稻(dao)作(zuo)(zuo)文(wen)(wen)化遺址。它(ta)的(de)(de)(de)發(fa)(fa)現(xian),不但改變了中國(guo)栽(zai)培水稻(dao)從印度引進的(de)(de)(de)傳統傳說,許(xu)多考古(gu)學者(zhe)還依此認為河姆(mu)渡(du)可能是(shi)(shi)中國(guo)乃至世界(jie)稻(dao)作(zuo)(zuo)文(wen)(wen)化的(de)(de)(de)最(zui)(zui)早發(fa)(fa)源地。

校館合作

河姆渡遺(yi)址博物館(guan)自 1993年(nian)開館(guan)以(yi)來,緊緊抓住愛(ai)(ai)國(guo)主(zhu)(zhu)(zhu)義(yi)教(jiao)(jiao)育(yu)(yu)的工(gong)作路(lu)子(zi),不(bu)斷創新工(gong)作載體,運用豐富的出(chu)土文物對(dui)觀眾開展愛(ai)(ai)國(guo)主(zhu)(zhu)(zhu)義(yi)和歷(li)史(shi)唯物主(zhu)(zhu)(zhu)義(yi)教(jiao)(jiao)育(yu)(yu),致力于用悠久的歷(li)史(shi)文化感召人(ren)(ren),培育(yu)(yu)和弘揚觀眾的民族精神。到目前(qian)為止,博物館(guan)已(yi)接待觀眾 100 余萬人(ren)(ren)次,愛(ai)(ai)國(guo)主(zhu)(zhu)(zhu)義(yi)教(jiao)(jiao)育(yu)(yu)工(gong)作獲得了上級部門的充分(fen)肯定,先后被評為浙(zhe)江省愛(ai)(ai)國(guo)主(zhu)(zhu)(zhu)義(yi)教(jiao)(jiao)育(yu)(yu)基(ji)地(di)、全國(guo)優秀愛(ai)(ai)國(guo)主(zhu)(zhu)(zhu)義(yi)教(jiao)(jiao)育(yu)(yu)基(ji)地(di)、全國(guo)愛(ai)(ai)國(guo)主(zhu)(zhu)(zhu)義(yi)教(jiao)(jiao)育(yu)(yu)示(shi)范基(ji)地(di)。

為一步加強(qiang)中學(xue)生黨(dang)(dang)校(xiao)、團(tuan)校(xiao)校(xiao)外教育陣(zhen)地(di)建(jian)(jian)設,豐富中學(xue)生黨(dang)(dang)團(tuan)校(xiao)學(xue)員的社會實踐內容和形式(shi), 2003 年 7 月余姚市委(wei)組(zu)織部、團(tuan)市委(wei)、市教育局(ju)建(jian)(jian)立(li)了首批 11 個中學(xue)生黨(dang)(dang)團(tuan)校(xiao)社會實踐基地(di),河(he)姆渡(du)遺(yi)址博物(wu)館為其中一個。

2003 年 11 月 28 日(ri),河姆渡遺址博(bo)物(wu)館和寧(ning)波大學(xue)文學(xue)院(yuan)就建立教(jiao)學(xue)實(shi)習和社會實(shi)踐(jian)基(ji)地正式(shi)(shi)簽訂(ding)了協議,并舉(ju)行了授牌儀式(shi)(shi)。這是河姆渡博(bo)物(wu)館在(zai)新(xin)形勢(shi)下積極(ji)發揮(hui)宣(xuan)傳教(jiao)育(yu)功能(neng),增強博(bo)物(wu)館在(zai)社會主(zhu)義精(jing)神文明建設中的(de)作用(yong)的(de)一個新(xin)途徑(jing)。自基(ji)地成立以來(lai),寧(ning)大文學(xue)院(yuan)每年都組織學(xue)生來(lai)河姆渡開展(zhan)社會實(shi)踐(jian)活動。

2005 年(nian) 12 月,余姚(yao)市第五職業技術學校把河(he)姆渡遺址博物館確定為(wei)該校美術寫(xie)生基地。

所獲成就

為了(le)充分利用文化(hua)資源,發揮愛國主義(yi)教育基地的(de)(de)宣傳教育作(zuo)用,加強(qiang)中(zhong)小(xiao)(xiao)學(xue)校學(xue)生的(de)(de)素質(zhi)教育,促進學(xue)生均等地享(xiang)受(shou)文化(hua)服務,自 2000年(nian)以(yi)來(lai),河姆渡博物館決定每年(nian)對全市各鄉鎮的(de)(de)中(zhong)小(xiao)(xiao)學(xue)校開展(zhan)送文化(hua)服務。此項(xiang)活(huo)動已連續堅持了(le)6年(nian),已在(zai)全市鄉鎮約50所中(zhong)小(xiao)(xiao)學(xue)校巡回展(zhan)出,約有20000余(yu)名(ming)師生觀(guan)看了(le)展(zhan)覽,所到(dao)(dao)之處受(shou)到(dao)(dao)師生們的(de)(de)大力歡迎。

2005年11月,河(he)姆渡博物館選擇了7所民(min)工子女(nv)學校進行(xing)巡回展(zhan),同時開展(zhan)巡回展(zhan)征(zheng)(zheng)文(wen)等活動,共收到征(zheng)(zheng)文(wen)28篇,分(fen)別評(ping)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共8篇文(wen)章。

獲得榮譽

1995年(nian)被中共(gong)浙江(jiang)省委、浙江(jiang)省人民(min)政府評為浙江(jiang)省愛國(guo)主義(yi)教(jiao)育基地

1995年被國家文物(wu)局評為全國優秀愛(ai)國主義教育(yu)基地

1996年被(bei)浙(zhe)江省文(wen)物(wu)(wu)局評為(wei)浙(zhe)江省文(wen)明博(bo)物(wu)(wu)館

1997年(nian)被中(zhong)共中(zhong)央宣傳(chuan)部評(ping)為(wei)全國愛(ai)國主義教育示(shi)范基(ji)地

2000年被寧波市(shi)創建“中國優秀旅(lv)游城市(shi)”活動(dong)組(zu)委會評為寧波市(shi)“十(shi)佳(jia)”旅(lv)游景區

2008年被(bei)中共浙江(jiang)省委宣傳(chuan)部評為浙江(jiang)省文化建設示(shi)范點

2008年(nian)被共青(qing)團浙江省委評為浙江省青(qing)年(nian)文明號

2009年被國家文(wen)物局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10年被長三角(jiao)世博主(zhu)題體驗之(zhi)旅示范點(dian)評選委員會(hui)評為長三角(jiao)世博主(zhu)題體驗之(zhi)旅示范點(dian)

2010年被中共寧波(bo)市(shi)(shi)委、寧波(bo)市(shi)(shi)人民政府評(ping)為寧波(bo)市(shi)(shi)首批文化建設示范點(dian)

2010年被(bei)浙(zhe)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評為浙(zhe)江省社會科學普(pu)及示范基(ji)地

2011年被寧波市旅(lv)游局評為對接世博旅(lv)游工作先(xian)進集體

2011年被(bei)浙江省首屆(jie)旅游(you)品(pin)牌競爭力活動(dong)組委會評為浙江省最具魅力景區品(pin)牌

2012年被(bei)人社部、國(guo)家文物局評為全(quan)國(guo)文物系統先進集體(ti)

2012年(nian)被浙江(jiang)省文物(wu)局評為博物(wu)館免費開放最佳講解(jie)導覽服務獎

2012年被(bei)寧波市巾幗(guo)建(jian)功活動協調小組評為寧波市巾幗(guo)文明崗(gang)

本百(bai)科詞條由網站注冊(ce)用戶【 CN103290 】編輯(ji)上傳(chuan)(chuan)提供,當前頁面所(suo)展示(shi)的(de)詞條介紹涉及宣傳(chuan)(chuan)內容(rong)屬于注冊用戶(hu)個人編輯(ji)行為,網站不(bu)完(wan)全保證內容(rong)信息的(de)準確(que)性、真實性,也不(bu)代表本站立場。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知識文章
寧波十大博物館 寧波最著名的博物館 想去寧波的朋友趕緊收藏吧
寧波,這個歷史上作為五大通商口岸的城市,它的歷史往往要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的多,寧波的起源在河姆渡文化,那就讓我們從河姆渡文化遺址博物館開始好了,寧波的書卷氣出自天一閣,也可以去天一閣博物館逛逛。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了寧波十大博物館,包括寧波博物館、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 、中國港口博物館、余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寧波幫博物館、保國寺古建筑博物館等,一起去看看吧!
寧波有哪些博物館適合小朋友去 寧波十大親子游博物館推薦
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著名的“中國博物館文化之鄉”—鄞州,坐落于轄內。全市共有70多家博物館入選浙江省省級博物館(紀念館),有許多都成為了孩子們周末、假期的游玩地。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寧波最適合帶孩子去的十大博物館,包括寧波博物館、中國港口博物館、天一閣博物館、周堯昆蟲博物館、中國插花藝術館等,帶你了解寧波適合帶孩子參觀的博物館。
寧波十大革命遺址 寧波革命舊址有哪些 感受紅色力量追隨先烈足跡
寧波是一座有著七千年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黨史資源大市,革命遺址數量眾多。寧波部分革命遺址歷史價值高,如大革命時期中共寧波地委舊址紀念館、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寧波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革命遺址,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些寧波還有哪些革命遺址吧!
寧波十大著名度假村排行榜 寧波好玩的休閑度假勝地推薦
寧波度假村有哪些?寧波適合休閑度假的地方,以這些地方最為有名,比如松蘭山海濱度假區、寧海森林溫泉景區、東錢湖旅游度假區、陽明溫泉山莊、南苑溫泉山莊、溪口銀鳳度假村、開元寧波九龍湖度假村等。以下MAIGOO編輯就為大家介紹寧波十大度假勝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寧波十大烈士陵園 寧波著名烈士陵園景點推薦 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寧波有哪些烈士陵園?寧波著名的烈士陵園有余姚梁弄四明山烈士陵園、寧波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園、慈溪革命烈士陵園、鎮海革命烈士陵園、象山縣前山烈士陵園......其中 余姚梁弄四明山烈士陵園是寧波市目前的國家級烈士陵園,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是全國一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烈士陵園,來看看這邊文章了解下吧!
寧波十大劇院排行榜 寧波著名的劇院有哪些 寧波看戲好地方推薦
寧波有哪些劇院?寧波著名的劇院有寧波大劇院、浙江省余姚市藝術劇院、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慈溪大劇院、寧海大觀文化園......其中寧波大劇院是代表城市形象的標志性建筑,位于自然風景優美的城區余姚江畔,占地200畝,主體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劇院,來看下其它寧波劇院的特點和信息吧!
寧波十大名人故居 寧波名人生前居住過的地方 這些地方你去過幾個
寧波有著千年的文化歷史,有著許多的名人故居,名人故居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成長。你知道寧波有哪些名人故居嗎?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名人故居,有蔣氏故居、王守仁故居、虞氏舊宅、柔石故居、王陽明故居......其中蔣氏故居是蔣介石父子故居,該建筑群中西合璧,結構獨特,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富有江南府第特色的代表性建筑,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寧波十大紀念館 寧波著名的紀念館推薦 趁著周末趕緊去看看吧
寧波有哪些紀念館?寧波著名的紀念館有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慈溪市革命烈士紀念館、馮孟顓紀念館(伏跗室)、卓蘭芳烈士紀念館、大革命時期中共寧波地委舊址紀念館......其中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是國家三級博物館,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1997年10月8日建成開放。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紀念館,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寧波都有哪些紀念館吧!
寧波十大文化館 寧波有哪些文化中心 寧波著名文化館推薦
寧波有哪些文化館?寧波著名的文化館有寧波市文化館、寧波市江北區文化中心、寧波市海曙區文化館、寧波市北侖區文化館、寧波市鎮海區文化館......其中寧波市文化館是隸屬于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公益性群眾文化事業單位,于1952年成立。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文化館,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寧波還有哪些文化館吧!
寧波十大紀念建筑排行 寧波紀念性建筑物有哪些 你知道哪幾個
寧波有哪些紀念建筑?著名的紀念性建筑物有余姚梁弄四明山烈士陵園、寧波中山公園、寧波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園、柔石故居、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其中余姚梁弄四明山烈士陵園是寧波市目前的國家級烈士陵園,整座建筑,緊靠四明湖,氣勢雄偉,周圍景色優美。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紀念建筑,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吧!
寧波十大現代農業基地旅游景區 寧波十大著名的農業生態旅游景點
你知道在寧波有哪些現代農業旅游景區嗎?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著名的農業生態旅游景點,其中包括滕頭村、寧波市天宮莊園休閑旅游區、寧波市寧波大橋生態農莊旅游區、寧海縣歡樂佳田農場、寧波市北侖現代農業園區、余姚市九龍灣鄉村莊園、港城現代農業園、寧波都市農業園區、寧波福泉山茶場、海曙區向陽舍慢生活農場等,一起去看下詳細內容吧!
寧波十大紀念碑 寧波有哪些紀念碑 它們分別紀念什么
寧波有哪些紀念碑?寧波比較出名的紀念碑有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慈溪革命烈士紀念碑、毛澤東批示紀念碑、鎮海區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金沙岙戰斗紀念碑......其中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是紀念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之一的浙東抗日根據地烈士及解放戰爭時期浙東革命根據地烈士的重要建筑物。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紀念碑,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寧波還有哪些紀念碑吧!
最值得去的十大博物館 中國最有名的博物館 十大省級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種以研究、收藏、保護、闡釋和展示物質與非物質遺產,并向公眾開放的一種公共設施場所,具有重要的欣賞和教育意義,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博物館排名,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帶你了解值得去的博物館。
中國十大恐龍化石博物館 十大著名恐龍遺跡園 中國看恐龍的地方推薦
恐龍遺跡承載著遠古時代生命科學的重要信息,期待著人類去破解恐龍滅亡之謎。六千多萬年過去了,在我國境內也有遺留著許多的恐龍遺址,那么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恐龍博物館是哪里嗎?中國有哪些恐龍博物館?今天MAIGOO旅游編輯就來盤點一下中國十大恐龍博物館和遺址園,包括中國西峽恐龍遺址園、世界恐龍谷、諸城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河源市恐龍博物館、二連浩特市恐龍地質公園、昌吉恐龍館、廣東南雄恐龍博物館等,一起來看看吧。
國內外著名博物館盤點 國家級博物館名單 中國各地博物院匯總
一部搞笑又神奇的《博物館奇妙夜》讓所有人對博物館開始有了期盼和想象,那么你知道國內有哪些博物館嗎?博物館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中國著名博物館(博物院)包括北京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安兵馬俑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等都屬于國家一級博物館。世界著名博物館包括了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那么各省市還有哪些博物館呢?下面MAIgoo編輯將為您介紹國內博物館分級、國家級博物館名單、國內外著名博物館以及各省市博物館,一起來看看吧!
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 最新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全覽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并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你知道我國一級博物館有哪些嗎?本文整理了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快來看看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哪些吧!
中國十大科學博物館 中國最著名的十大科學博物館 中國科學博物館排行榜
中國科學博物館有哪些?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并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那么你知道國內有哪些科學博物館嗎?下面本文就為大家羅列中國十大科學博物館,有中國科學技術館、香港太空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北京天文館等,一起來了解下國內科學博物館吧!
廣東博物館名錄 廣東省國家博物館名單 了解嶺南的天文地理文化
博物館對公眾開放,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廣東全省很很多座各個級別的博物館。其中廣東著名的一級博物館就有廣東省博物館、深圳博物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廣州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除此之外廣東博物館還有哪些呢?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了廣東博物館名錄,帶大家感受廣東的人文歷史文化。
西安出名的博物館排行榜 西安的博物館有哪些 西安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國歷史文化最為濃厚的城市之一,其博物館的數量自然不在少數。截止至2020年,陜西的9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就有7座位于西安市,可見西安博物館的底蘊。本期,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西安十大著名博物館,包括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博物院、陜西自然博物館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國規模最大的十大博物館 中國最大的博物館是哪個 國內博物館規模排行榜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以及現代化強國,國內涉及歷史、科技、藝術等主題的博物館數量眾多,截止至2020年,共備案有5788家博物館。那么,你知道中國規模最大的博物館是哪個嗎?本期,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規模最大的十大博物館,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山西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等,一起來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