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巖遺(yi)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區(qu)巖前鎮巖前村西(xi)北約500米(mi)處,是(shi)中國(guo)南方(fang)典型(xing)的(de)洞(dong)穴(xue)類型(xing)舊(jiu)石(shi)器時代遺(yi)址。1999年(nian)9月至2004年(nian),共(gong)進(jin)行了(le)三次(ci)考(kao)古發掘,在船帆洞(dong)內發現(xian)的(de)4萬年(nian)前的(de)人(ren)(ren)工石(shi)鋪(pu)地(di)面和排(pai)水(shui)溝槽等重(zhong)要遺(yi)跡,為國(guo)內首次(ci)發現(xian)、世界罕見。該遺(yi)址的(de)發現(xian),把(ba)福(fu)建有人(ren)(ren)類活動的(de)歷史上(shang)溯了(le)18.5萬年(nian),特別(bie)是(shi)對(dui)閩臺文化淵(yuan)源(yuan)研究(jiu)意義重(zhong)大(da)。
三明市(shi)萬(wan)壽巖遺址博物館(guan)是福建省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博物館(guan),占地(di)面積(ji)5600平方米,建筑(zhu)面積(ji)2500平方米,2006年(nian)11月(yue)開館(guan)并對外(wai)開放。2014年(nian)進行改版提升,同年(nian)10月(yue)重新對外(wai)開放。
萬壽巖遺址是中國(guo)科學院古(gu)脊椎動物與古(gu)人類研究所(suo)科研科普基(ji)地、福建省科普教育基(ji)地、省愛國(guo)主(zhu)義教育基(ji)地,2017年被國(guo)家文(wen)物局公布為第三(san)批國(guo)家考古(gu)遺址公園。
萬壽巖遺址博(bo)物館占地面積5600平方米,建(jian)筑面積2400平方米。博(bo)物館吸納了“土樓”建(jian)筑風格,簡潔明了,古樸莊重,內(nei)設多功能會議、展覽(lan)、休(xiu)息(xi)等區域(yu)。
萬(wan)壽巖遺(yi)址博物(wu)館分為兩個展廳(ting),第(di)一展廳(ting)主要展示萬(wan)壽巖出(chu)土的文(wen)物(wu):1000多件(jian)(jian)舊(jiu)石(shi)(shi)器時代石(shi)(shi)制(zhi)品(pin)、1000多件(jian)(jian)哺乳(ru)(ru)動物(wu)化(hua)(hua)石(shi)(shi)、人(ren)類最早(zao)的室內裝修人(ren)工石(shi)(shi)鋪地面等;第(di)二(er)展廳(ting)主要展示全省各地出(chu)土的石(shi)(shi)制(zhi)品(pin)、1000多件(jian)(jian)哺乳(ru)(ru)動物(wu)化(hua)(hua)石(shi)(shi)和(he)閩(min)臺史前文(wen)化(hua)(hua)等文(wen)物(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