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安源路礦工人紀念館
江西省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0
贊數: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位于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正街路,是為征集和保護安源工人運動的文物,研究和宣傳安源革命斗爭歷史而于1956年創建的專題類博物館。紀念館面積為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341平方米,展廳面積3567平方米,陳列館面積3245平方米,館內藏品共有6000多件,其中珍貴藏品有300多件。
江(jiang)西省安源路(lu)礦(kuang)工人運動紀念館基本信息
  • 官網:
  • 開放時間: 08:00~17:30(周一閉(bi)館)
  • 建議游玩時間: 2小時
  • 博物館等級: 國(guo)家一(yi)級(文物(wu))
  • 旅游景區級別: 4A
  • 地址: 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正街路
所在(zai)景區
贛西紅色旅游系列景區
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贛西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入選了《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入選的景點包含了萍鄉市、宜春市銅鼓縣、九江市修水縣秋收起義紀念地系列景點,萍鄉市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宜春市萬載縣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舊址、上高縣抗日會戰遺址、新余市羅坊會議紀念地。
相關景點(dian)

江西省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怎么樣

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是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是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策源地和主要爆發地。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是為征集與保護中國共產黨領導萍鄉煤礦和萍鄉鐵路工人革命運動的文物、研究與宣傳這一革命運動的歷史俱樂部,是一處紀念性革命博物館。博物館前身是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遺址陳列室,創辦于1956年,1968年興建陳列館,1969年開放,1984年8月改現名。紀念館基本陳列系統地介紹了1921年至193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安源路礦工人,開展罷工斗爭、農民運動和武裝斗爭,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歷史,以安源紀念館為中心和龍頭的安源,正逐漸成為了集教育、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贛西紅色旅游圣地。紀念館陳列內容共分:三重壓迫下的路礦工人;組織起來;路礦工人大罷工;“二·七”慘案后的堅持和發展;工農聯合,支援北伐;秋收起義,武裝割據,6個(ge)部分。除了文字圖(tu)片(pian)和實物,還有(you)《礦(kuang)(kuang)工(gong)苦》、《毛澤東去安(an)源(yuan)(yuan)(yuan)(yuan)》、《大罷(ba)工(gong)》、《工(gong)農(nong)聯盟》、《奔向井(jing)岡山》等(deng)大型雕塑、歷(li)史過程。周邊有(you)安(an)源(yuan)(yuan)(yuan)(yuan)路(lu)礦(kuang)(kuang)工(gong)人俱樂(le)部舊址(zhi)(2處(chu))、安(an)源(yuan)(yuan)(yuan)(yuan)煤(mei)礦(kuang)(kuang)進口(kou)總平巷舊址(zhi)、安(an)源(yuan)(yuan)(yuan)(yuan)路(lu)礦(kuang)(kuang)工(gong)人補習(xi)學校(xiao)舊址(zhi)、安(an)源(yuan)(yuan)(yuan)(yuan)路(lu)礦(kuang)(kuang)工(gong)人消費合作社舊址(zhi)、劉少奇與路(lu)礦(kuang)(kuang)當(dang)局談判的(de)大樓(lou)舊址(zhi)、部署湘贛邊界秋(qiu)收起義(yi)的(de)安(an)源(yuan)(yuan)(yuan)(yuan)軍事會議舊址(zhi)、德(de)國(guo)式建(jian)筑(zhu)公司、毛澤東1921年(nian)秋(qiu)來(lai)安(an)源(yuan)(yuan)(yuan)(yuan)住處(chu)、決定罷(ba)工(gong)的(de)黨支(zhi)部會議舊址(zhi)、安(an)源(yuan)(yuan)(yuan)(yuan)市(shi)工(gong)農(nong)兵政府等(deng)不可移動文物。

江西省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景區介紹

紀念館陳列樓

紀(ji)念館陳列大樓高(gao)24米(mi)(mi),長100米(mi)(mi),寬30米(mi)(mi),系(xi)二層鋼筋混凝土結(jie)構。正中間建有(you)安(an)源路礦工人俱樂部(bu)部(bu)徽,兩(liang)邊是紅色瓷磚組成的(de)五(wu)星紅旗和(he)大型有(you)機玻璃火炬燈。大廳門(men)口有(you)6根用大理(li)石砌(qi)成的(de)方開(kai)型大柱,高(gao)約14米(mi)(mi)。

牛角坡52號

牛角坡52號是安(an)源(yuan)路礦工(gong)人(ren)俱樂(le)部成立時的舊址(zhi)。1921年冬(dong),毛(mao)澤東來安(an)源(yuan)考察時,提議(yi)以解(jie)除工(gong)人(ren)所受(shou)壓迫與痛(tong)苦為宗旨,將(jiang)路礦工(gong)人(ren)組(zu)成一個(ge)團體,叫做(zuo)“安(an)源(yuan)路礦工(gong)人(ren)俱樂(le)部”。

補習學校舊址

該舊址為二層四棟三間磚木結構的樓房,樓房上下對稱,四周均為寬1.3米的走廊。1921年冬,李立(li)三奉中共湖(hu)南(nan)黨組織委派,來安源開展(zhan)工(gong)人(ren)(ren)運動。他(ta)當時以(yi)教師(shi)的合(he)法(fa)身份,由湖(hu)南(nan)平(ping)民(min)教育促(cu)進會介紹(shao)來安源推(tui)廣平(ping)民(min)教育。李立(li)三租借了(le)這里(li)三間房,首先開辦(ban)平(ping)民(min)小學(xue)(xue)(xue),免費招(zhao)收工(gong)人(ren)(ren)子弟入學(xue)(xue)(xue)。然后以(yi)訪問(wen)學(xue)(xue)(xue)生家長(chang)名義,廣泛(fan)接觸工(gong)人(ren)(ren),了(le)解(jie)各方面情形,宣傳工(gong)人(ren)(ren)階級團結奮斗、自己(ji)解(jie)放自己(ji)的道理。經過思想教育和實踐考察,于1922年1月在(zai)(zai)安源創辦(ban)了(le)第一所工(gong)人(ren)(ren)補習(xi)學(xue)(xue)(xue)校(xiao),即(ji)工(gong)人(ren)(ren)夜校(xiao)。白天小學(xue)(xue)(xue)生在(zai)(zai)這里(li)上(shang)課(ke),晚上(shang)工(gong)人(ren)(ren)在(zai)(zai)這里(li)上(shang)課(ke)。工(gong)(gong)人(ren)夜(ye)校(xiao)經費,首先(xian)由(you)湖(hu)南和上海方面熱心工(gong)(gong)人(ren)教(jiao)育的人(ren)募集(ji)而(er)來,以后由(you)工(gong)(gong)人(ren)俱樂部撥給。夜(ye)校(xiao)教(jiao)材,首先(xian)是采(cai)用粵(yue)漢(han)鐵路工(gong)(gong)人(ren)學校(xiao)的講義(yi),后由(you)夜(ye)校(xiao)教(jiao)員(yuan)自己編(bian)(bian)寫。安源工(gong)(gong)人(ren)夜(ye)校(xiao)教(jiao)員(yuan)編(bian)(bian)寫了《補(bu)習教(jiao)科書》、《小學國語教(jiao)科書》、《工(gong)(gong)人(ren)讀本》。工人夜校的開辦,提高了(le)(le)工人的文(wen)化知識和階級覺悟,為(wei)培養(yang)工人運動干部,建立(li)和發展黨、團、俱(ju)樂(le)部組(zu)織創造(zao)了(le)(le)條(tiao)件。

八方井四十四號

1921年秋,中共湖南支部書記毛澤東來安源開辟工人運動。毛(mao)(mao)澤(ze)(ze)東(dong)當時的(de)(de)(de)(de)公開身份(fen)是(shi)(shi)(shi)(shi)湖(hu)南(nan)第一(yi)師范學校教員、一(yi)師附小(xiao)主事(相當于校長(chang))。他利用(yong)這(zhe)個(ge)公開身份(fen),以走(zou)親(qin)(qin)訪(fang)(fang)友、參觀訪(fang)(fang)問、推廣平民教育(yu)的(de)(de)(de)(de)名義,來(lai)安源(yuan)考察,住在(zai)八方井四(si)十四(si)號。這(zhe)棟房子是(shi)(shi)(shi)(shi)萍鄉煤礦建(jian)礦初(chu)期由礦局建(jian)造的(de)(de)(de)(de),是(shi)(shi)(shi)(shi)萍礦總平巷甲段(duan)段(duan)長(chang)毛(mao)(mao)紫(zi)云的(de)(de)(de)(de)住房。毛(mao)(mao)紫(zi)云是(shi)(shi)(shi)(shi)湖(hu)南(nan)湘潭人(ren),曾和毛(mao)(mao)澤(ze)(ze)東(dong)的(de)(de)(de)(de)父親(qin)(qin)一(yi)起在(zai)長(chang)沙做過(guo)生意。毛(mao)(mao)澤(ze)(ze)東(dong)就是(shi)(shi)(shi)(shi)利用(yong)這(zhe)個(ge)同鄉的(de)(de)(de)(de)關系住在(zai)這(zhe)里。中間(jian)是(shi)(shi)(shi)(shi)堂屋,左(zuo)邊一(yi)間(jian)便是(shi)(shi)(shi)(shi)毛(mao)(mao)澤(ze)(ze)東(dong)的(de)(de)(de)(de)臥室。毛(mao)(mao)紫(zi)云還找來(lai)家中挑水的(de)(de)(de)(de)工人(ren)張(zhang)竹林做向導,陪毛(mao)(mao)澤(ze)(ze)東(dong)四(si)處走(zou)走(zou)。

秋收起義舊址

湘(xiang)贛邊界秋(qiu)收起義軍事會議(yi)舊址(zhi)位于安源鎮張家灣,系磚(zhuan)本結構,北(bei)端是二層樓,南(nan)(nan)端是平房,共15間(jian),面積1000平方米。1927年9月初,毛澤東到安源,在這(zhe)里(li)召集安源、瀏陽(yang)等地黨和軍事負責(ze)人會議(yi),傳達(da)中共“八(ba)·七”會議(yi)精神和中共湖南(nan)(nan)省委關于秋(qiu)收暴動的(de)決定,討論了(le)平江(jiang)、瀏陽(yang)、醴陵和安源各(ge)地農民(min)暴動問題。

盧德銘烈士紀念碑

該碑(bei)(bei)1983年9月23日落成(cheng),位于萍(ping)鄉市(shi)蘆溪區上埠鎮山口(kou)巖的山坡上,全碑(bei)(bei)共分三層,即底座(zuo)、中(zhong)座(zuo)、碑(bei)(bei)身,高約(yue)7米(mi),上塑盧德(de)銘全身像(xiang),占地面(mian)積(ji)45平方米(mi)。中(zhong)座(zuo)正面(mian)用大理石刻寫(xie)盧德(de)銘烈士生(sheng)平簡(jian)介,碑(bei)(bei)身正面(mian)從上至下鐫刻“盧德(de)銘烈士紀念碑(bei)(bei)”。

半邊街廣場

安(an)源(yuan)路(lu)礦工(gong)人(ren)俱(ju)樂部(bu)系(xi)安(an)源(yuan)路(lu)礦工(gong)人(ren)大罷工(gong)勝利后,由(you)工(gong)人(ren)自己捐(juan)款,按莫斯科大劇院式樣設計(ji)建(jian)造的。坐(zuo)北朝南,總面(mian)(mian)積1266平方(fang)米(mi),分前(qian)后兩棟(dong)(dong),前(qian)棟(dong)(dong)是(shi)俱(ju)樂部(bu)辦公室(shi),磚木結(jie)構(gou),兩層(ceng)(ceng)樓(lou)房。內設主任團、糾察團,裁判委員會、會計(ji)股、庶(shu)務(wu)股等辦公室(shi)和(he)代表會議室(shi),俱(ju)樂部(bu)職員臥室(shi)。后棟(dong)(dong)是(shi)工(gong)人(ren)講(jiang)演(yan)廳(ting),為(wei)(wei)磚木結(jie)構(gou),轎頂(ding)式四層(ceng)(ceng)樓(lou)房。縱(zong)23米(mi),橫(heng)18米(mi),正(zheng)面(mian)(mian)筑講(jiang)演(yan)臺(tai),臺(tai)前(qian)為(wei)(wei)正(zheng)廳(ting),可(ke)坐(zuo)800人(ren),臺(tai)的正(zheng)面(mian)(mian)及(ji)左右共建(jian)通樓(lou)三層(ceng)(ceng),第(di)一層(ceng)(ceng)可(ke)容坐(zuo)300人(ren),第(di)二層(ceng)(ceng)可(ke)容坐(zuo)150人(ren),第(di)三層(ceng)(ceng)可(ke)容坐(zuo)100人(ren)。講(jiang)演(yan)臺(tai)正(zheng)面(mian)(mian)墻上(shang)懸掛馬克(ke)思、列寧像,兩側(ce)是(shi)紅布黑字對(dui)聯:“有團結(jie)精(jing)神(shen)有階(jie)級(ji)(ji)覺悟;是(shi)勞工(gong)保障是(shi)人(ren)類福(fu)星。”上(shang)方(fang)橫(heng)匾為(wei)(wei)“全世界無產階(jie)級(ji)(ji)聯合起來呵!”。

消費合作社

1922年7月,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正式成立,李立三兼任經理。當時集資僅百元,不能獨開門面,只好附設在工人補習學校內。1922年9月,大罷工勝利后,工人踴躍投資,除捐助一部分年終加薪外,每人還認股若干,共集資一萬余元。1923年2月7日,安源路礦工(gong)人消費(fei)合作社獨設門面開(kai)始營業。合作社設立兌換、糧食、服物(wu)、器用、南貨、雜務等股(gu),主要出售油、鹽、米(mi)、布匹等工(gong)人生活(huo)必需品,還代售革命刊物(wu)。消費(fei)合作社印發(fa)的股(gu)票(piao)、銅元票(piao)是中共歷(li)史上(shang)最(zui)早(zao)的貨幣和(he)對(dui)股(gu)份制(zhi)最(zui)初的嘗試。安源(yuan)路(lu)礦(kuang)工(gong)人消費合作(zuo)社(she)是全國第一個(ge)和(he)當時僅(jin)有的一個(ge)工(gong)人消費合作(zuo)社(she),也(ye)是中(zhong)(zhong)國工(gong)人階級(ji)第一個(ge)經濟(ji)事業組織。它的創辦(ban)和(he)發展,對(dui)于改善工(gong)人的經濟(ji)生活,團結工(gong)人堅持斗爭,訓練工(gong)人管理(li)經濟(ji)的能力,發揮了積極(ji)作(zuo)用,為中(zhong)(zhong)國共產(chan)黨領導經濟(ji)事業創造(zao)了最初的經驗。

總平巷

安源煤礦井口總平巷建造于1898年,坐南朝北,是用紅磚砌成的牌坊形建筑。井口上方塑有鐵錘巖尖圖案和“總平巷”三個醒目大字。安(an)源路礦工(gong)(gong)人(ren)運動的開拓者毛(mao)澤東、劉(liu)少奇、李立三等多次到總(zong)平(ping)巷下(xia)礦井考察(cha)(cha)。1921年(nian)秋,毛(mao)澤東第一次來安(an)源考察(cha)(cha),從這里下(xia)到井下(xia)工(gong)(gong)作(zuo)面(mian),和(he)工(gong)(gong)人(ren)促膝交談,了解(jie)工(gong)(gong)人(ren)的苦難生活,向工(gong)(gong)人(ren)進(jin)行馬(ma)列主義教育(yu)。1922年9月14日(ri)震(zhen)驚(jing)全(quan)國的(de)安源路(lu)礦工(gong)(gong)人大(da)罷(ba)工(gong)(gong)就是從這(zhe)里(li)開始的(de)。井下工(gong)(gong)人在接(jie)到罷(ba)工(gong)(gong)信號后(hou),手握(wo)巖尖(jian)、斧頭,高呼罷(ba)工(gong)(gong)口號,像(xiang)潮水一樣涌(yong)出井口。工(gong)(gong)人監察隊在井口上方(fang)豎起了“罷(ba)工(gong)(gong)”大(da)旗,用(yong)煤桶堵(du)塞井口,日(ri)夜嚴加(jia)把(ba)守,不準(zhun)任(ren)何人下井,直至(zhi)取得罷(ba)工(gong)(gong)勝(sheng)利。

大罷工談判處舊址

該舊址座西朝東,是二層磚木結構的歐式樓房,建筑面積2258平方米,建于1906年,為礦局辦公大樓,通稱公務總匯。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開始后,路礦當局為鎮壓工人運動,勾結軍閥,派駐軍隊,宣布安源為特別戒嚴區,戒嚴司令部就設在這座樓房內。罷工(gong)實現后,路礦當(dang)(dang)局(ju)想盡種種詭計破壞(huai)工(gong)人(ren)罷工(gong)。戒嚴(yan)司(si)令和路礦當(dang)(dang)局(ju)圖謀用武力脅迫俱樂部領導人(ren)下令復工(gong)。1922年9月16日(ri),他們(men)約工(gong)人(ren)代(dai)表(biao)劉少奇到礦局(ju)總工(gong)事(shi)房商(shang)量(liang)解決(jue)的辦法。劉少奇情知有詐,仍無所畏懼地孤身赴會。劉少奇去(qu)后義正辭嚴,與路礦當局(ju)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談(tan)判(pan),再加上數千工(gong)(gong)人(ren)的圍樓助威,打擊了路礦當局(ju)的囂(xiao)張(zhang)氣焰。戒嚴司(si)令和礦長只得懇求工(gong)(gong)人(ren)代表(biao)再來商量(liang)而已。劉少奇大義凜然地走(zou)出(chu)了談(tan)判(pan)大樓,在(zai)數千工(gong)(gong)人(ren)簇擁和護衛下回到俱(ju)樂部機(ji)關。

張公祠

1907年,萍礦為紀念第一任總辦(礦長)張贊宸,建筑了這棟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稱之為“張公祠”。1927年9月初,毛澤東來到安(an)源(yuan)(yuan)(yuan),在張家(jia)灣(wan)召開了部(bu)署秋(qiu)收起義的(de)軍事會議,決(jue)定將駐安(an)源(yuan)(yuan)(yuan)、修水、銅(tong)鼓的(de)部(bu)隊合編為工(gong)農革命(ming)軍第(di)(di)一(yi)軍第(di)(di)一(yi)師,下轄四(si)個(ge)團,其中第(di)(di)二團主(zhu)要(yao)由安(an)源(yuan)(yuan)(yuan)工(gong)人糾察隊、礦(kuang)警隊和萍鄉、醴陵(ling)、安(an)福、蓮花(hua)、衡山等地的(de)農民自衛軍組(zu)成(cheng),人數約(yue)2000人。9月9日,中國(guo)共產黨領導的(de)湘贛(gan)邊界秋(qiu)收起義爆發(fa)。9月11日凌晨,工(gong)農革命(ming)軍第(di)(di)二團從這里出(chu)發(fa),進攻萍鄉縣城。安(an)源(yuan)(yuan)(yuan)的(de)共產黨員(yuan)、共青團員(yuan)和工(gong)農群眾踴(yong)躍(yue)參加起義。這棟房子是(shi)原來的(de)(de),從70年代(dai)起一直是(shi)安源(yuan)鎮(zhen)政府的(de)(de)辦公樓。雖然幾經(jing)修(xiu)改翻新,但此樓的(de)(de)外(wai)貌基(ji)本沒有(you)改變。

盛公祠

1898年3月,盛宣懷在安源創辦了“萍鄉煤礦局”,采用西方先進技術大舉開井建礦。與此同時,動工興建了這幢樓房,作為萍鄉煤礦辦公大樓。辦公(gong)大樓系(xi)兩幢(chuang)(chuang)相(xiang)連(lian)接的磚木結構建(jian)筑,前幢(chuang)(chuang)三層,后幢(chuang)(chuang)兩層,中(zhong)間(jian)(jian)一條通(tong)道相(xiang)連(lian)。屋(wu)頂為(wei)白鋅皮(pi)覆蓋,頗像西(xi)歐的天主堂。總(zong)(zong)面積為(wei)2623平方米,大小房(fang)間(jian)(jian)共39間(jian)(jian)。礦局總(zong)(zong)辦、職(zhi)員(yuan)和(he)(he)德國礦師等工程技(ji)術(shu)(shu)人(ren)(ren)員(yuan)都在此辦公(gong)。因地勢太高,除少數高級職(zhi)員(yuan)和(he)(he)德國礦師乘轎沿100余(yu)個(ge)臺階而上外,其余(yu)人(ren)(ren)員(yuan)均(jun)徒(tu)步上下,十分不便。1906年,礦局又在山下另建(jian)一辦公(gong)大樓——公(gong)務總(zong)(zong)匯。此樓改為(wei)礦局所聘請德國工程技(ji)術(shu)(shu)人(ren)(ren)員(yuan)以(yi)及部分高級職(zhi)員(yuan)的住房(fang)和(he)(he)臨時招待(dai)所。1921年,漢冶萍公司為(wei)紀念盛(sheng)(sheng)(sheng)宣懷,萍鄉礦(kuang)總局即將空出的(de)辦公大(da)樓(lou)(lou)改為(wei)盛(sheng)(sheng)(sheng)公祠(ci)(ci),在(zai)二樓(lou)(lou)設立了(le)盛(sheng)(sheng)(sheng)宣懷的(de)銅像(xiang),并鑄銅字“盛(sheng)(sheng)(sheng)宣懷”,每字重(zhong)200斤,盛(sheng)(sheng)(sheng)公祠(ci)(ci)即由此而得名。該建(jian)筑物風格獨特(te),建(jian)筑精美,具有(you)較(jiao)高(gao)的(de)(de)建(jian)筑藝術價值。現(xian)仍(reng)由安源煤礦管理和(he)使用,進行大規模的(de)(de)維修。

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

淡季:8:00~17:00

旺季:8:00~17:30

交通指南

公交:

1、安源紀(ji)念館站:高鐵快巴2路

2、安源廣場站(zhan):3路、19路

自駕:

滬昆高速→萍(ping)(ping)鄉互通→萍(ping)(ping)實(shi)北大道(dao)→安(an)源北大道(dao)→安(an)源中大道(dao)→萍(ping)(ping)安(an)南大道(dao)→陵園(yuan)路

館內藏品

長篇敘事歌謠《勞工記》

這是1922年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勝利后,在工人中(zhong)傳唱的(de)一首長篇敘(xu)事歌謠,以(yi)大罷工事件為中(zhong)心,真(zhen)實而生動(dong)地(di)敘(xu)述了安源路礦工人運動(dong)的(de)興起(qi)過程。

消費合作社發行的股票

這是1923年2月7日黨(dang)在工人(ren)階級中最早(zao)成立的(de)經濟(ji)組織——安(an)源路(lu)礦(kuang)工人(ren)消費合作社(she)發(fa)行的(de)股票,是黨(dang)領導的(de)金融(rong)事業的(de)最初嘗試的(de)見證。

《小學國語教科書》

這是安源路礦工(gong)人俱樂部教(jiao)育股1924年編印的教(jiao)科書。它(ta)不僅教(jiao)工(gong)人識字、學詩詞,更(geng)重要的是向工(gong)人宣傳馬列主義(yi),啟(qi)發階(jie)級(ji)覺(jue)悟。

《安源旬刊》

1923年(nian)12月(yue)7日《安源旬刊》正(zheng)式出版發行(xing),它是(shi)上世紀20年(nian)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de)(de)安源路礦工人俱(ju)樂(le)部對(dui)外宣(xuan)傳的(de)(de)經常性的(de)(de)革命刊物。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部員證

安源路礦(kuang)(kuang)工(gong)人俱樂部(bu)印制的(de)部(bu)員證長10厘米(mi)、寬6厘米(mi),封面文字為“安源路礦(kuang)(kuang)工(gong)人俱樂部(bu)部(bu)員證”,封底“團結起(qi)來!”四(si)個字的(de)上方為由(you)巖(yan)尖(jian)、鐵錘、車輪組成的(de)部(bu)徽圖案。均(jun)為石印而成。1994年5月,此證被定(ding)為國家一級(ji)文物。

歷史沿革

1955年8月(yue)開始籌建的,初稱安(an)源路礦(kuang)工人運動俱樂(le)部。

1956年,省(sheng)、縣(xian)政府(fu)在安源(yuan)建立了安源(yuan)工人運(yun)動紀念(nian)館(guan),負責(ze)革(ge)命文(wen)物的調查,收(征(zheng))集、保(bao)管(guan)、收藏。

1957年,列為省重(zhong)點文物保護單位(wei)。

1963年12月(yue),更名為安(an)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1968年7月1日,在安源牛形(xing)山腰動工(gong)興建二層剛筋混(hun)凝(ning)土(tu)結構(gou)的(de)陳列大樓,更(geng)名為:“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動紀念館(guan)”。該(gai)館(guan)坐北朝南。建筑面積3245平方米,高24米。

1982年2月(yue),列為(wei)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wei)。

1985年12月,被江西省人(ren)民(min)政府(fu)列為全省重(zhong)點(dian)名勝區、點(dian)。

2017年5月18日(ri),在首都博物(wu)館接受晉(jin)級(ji)第三批國家(jia)一級(ji)博物(wu)館授牌。

線路推薦

線路一:

安(an)(an)源路礦(kuang)工(gong)(gong)人運動紀念館→安(an)(an)源路礦(kuang)工(gong)(gong)人俱樂(le)部(bu)舊(jiu)址(zhi)→李(li)立三塑像→安(an)(an)源路礦(kuang)工(gong)(gong)人罷(ba)工(gong)(gong)談判(pan)處舊(jiu)址(zhi)→安(an)(an)源錦繡城

線路二:

安(an)(an)源(yuan)路(lu)礦(kuang)工人運(yun)動紀念(nian)館→安(an)(an)源(yuan)路(lu)礦(kuang)工人罷工談(tan)判處舊址→李立三塑像→安(an)(an)源(yuan)路(lu)礦(kuang)工人俱(ju)樂部(bu)舊址→安(an)(an)源(yuan)錦繡城

本百科(ke)詞(ci)條(tiao)由網站(zhan)注冊用戶(hu)【 CN103666 】編輯上傳(chuan)提供(gong),當前頁面所(suo)展(zhan)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chuan)內容屬(shu)于注冊用(yong)戶個人(ren)編輯行為,網站不(bu)完全保(bao)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bu)代表(biao)本(ben)站立場(chang)。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知識文章
中國十大紀念館排行榜 中國著名歷史紀念館有哪些 中國有名的革命紀念館
新中國的建立,是一段偉大的抗爭歷史,其中誕生了無數的杰出歷史人物,以及經歷了眾多重大歷史事件。以紀念杰出歷史人物或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的紀念館,是我國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期,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著名紀念館,包括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吳起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等,一起來了解下中國最著名的紀念館有哪些吧!
中國十大名人紀念園 名人故居紀念館 名人紀念館有哪些
紀念館是為紀念有卓越貢獻的人或重大歷史事件而建立的紀念地,國內有名的名人紀念園就非常多,在這些名人故居紀念館中你可以切身感受到他們存在過的氣息,對他們的生平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中國十大名人紀念館,包括江油李白紀念館、鄭板橋·范仲淹紀念館、湯陰岳飛紀念館、湖南雷鋒紀念館、撫順雷鋒紀念館等,帶你了解國內值得一看的名人紀念園。
廣東十大紀念館 廣東十大最著名的紀念館 沒去過的可以找時間去看看
廣東著名紀念館有哪些?廣東有名的紀念館,有廣州市中山紀念堂、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詹天佑故居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其中廣州市中山紀念堂是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筑,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富有紀念意義,現在是廣州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廣東十大紀念館,介紹廣東有名的紀念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哈爾濱十大紀念館 哈爾濱十大最著名的紀念館 哈爾濱的紀念館有哪些
哈爾濱著名紀念館有哪些?哈爾濱比較有名的紀念館在哪里?哈爾濱最有名的紀念館,有東北烈士紀念館、中共黑龍江歷史紀念館、革命領袖視察黑龍江紀念館、呼蘭區蕭紅故居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其中東北烈士紀念館成立于1948年10月10日,是中國共產黨在大城市建立的規模較大的永久性紀念館。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哈爾濱十大著名紀念館,介紹哈爾濱有名的紀念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錫十大紀念館 無錫著名的10大紀念館 你都“打卡”過哪幾家
無錫有哪些紀念館?本文盤點了無錫十大紀念館,有江陰市劉氏兄弟故居紀念館、江陰渡江戰役紀念館、無錫錢鐘書紀念館、高攀龍紀念館、顧憲成紀念館、顧毓琇紀念館......其中劉氏兄弟紀念館是江陰市人民政府為紀念中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三兄弟而利用劉氏后裔捐贈的祖籍故居改建的,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昆明十大紀念館 昆明十大最著名的紀念館 昆明紀念館推薦
昆明著名紀念館有哪些?昆明最有名的紀念館,有尋甸柯渡紅軍長征紀念館、祿勸金沙江皎平渡口紅軍長征渡江紀念館、昆明朱德舊居、云師大“一二·一”紀念館……其中,尋甸柯渡紅軍長征紀念館是為紀念紅軍長征而修建的。該館主要包括中央紅軍總部長征駐地舊址、總參謀部作戰室、毛澤東、周恩來、劉伯承、朱德等同志長征路居丹桂村的休息室及烈士遺物。本文為大家盤點昆明十大著名紀念館,介紹昆明有名的紀念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安十大紀念館 西安十大最著名的紀念館 西安紀念館推薦
西安著名紀念館有哪些?西安最有名的紀念館,有西安事變紀念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藍田縣蔡文姬紀念館、西安市臨潼區扁鵲紀念館、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藍田特別支部紀念館等等。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西安十大著名紀念館,介紹西安有名的紀念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都十大紀念館 成都十大最著名的紀念館 成都紀念館推薦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那么,成都有哪些紀念館呢?成都著名的紀念館有哪些?下面本文為大家整理了成都十大紀念館,包含天臺山紅軍長征紀念館、成都戰役紀念館、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成都市烈士紀念館、5·12抗震救災紀念館等等,下面請看詳細內容。
寧波十大紀念館 寧波著名的紀念館推薦 趁著周末趕緊去看看吧
寧波有哪些紀念館?寧波著名的紀念館有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慈溪市革命烈士紀念館、馮孟顓紀念館(伏跗室)、卓蘭芳烈士紀念館、大革命時期中共寧波地委舊址紀念館......其中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是國家三級博物館,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1997年10月8日建成開放。下面本文盤點了寧波十大紀念館,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寧波都有哪些紀念館吧!
合肥十大紀念館 合肥這些值得一去的紀念館 你都去過嗎
合肥有哪些紀念館?本文盤點了合肥十大紀念館,包括渡江戰役紀念館、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合肥市青龍廠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紀念館、李克農將軍紀念館、馮玉祥將軍紀念館、張治中將軍紀念館、肥西縣山南小井莊包產到戶紀念館、雙河集農民暴動紀念館、蔡永祥紀念館等,一起來了解下合肥的紀念館吧。
鄭州十大紀念館 鄭州十大最著名的紀念館盤點
紀念館是為紀念有卓越貢獻的人或重大歷史事件而建立的紀念地,用聲、光、電、圖、實物等多方面來表現事件的精神。在鄭州,著名的紀念館有鄭州二七紀念館、二七紀念堂、豫西抗日紀念館、世博會河南紀念館、鄭成功紀念館等。下面本文盤點了鄭州十大紀念館,快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鄭州還有哪些紀念館吧!
青島紀念館名錄 青島有哪些紀念館 青島紀念館一覽表
青島著名紀念館有哪些?青島最有名的紀念館,有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青島市康有為故居紀念館、高鳳翰紀念館、即墨市革命烈士紀念館等等。那么,你知道青島還有哪些紀念館嗎?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青島著名紀念館名單,介紹青島有名的紀念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州十大紀念館 蘇州十大最著名的紀念館 蘇州的紀念館有哪些
蘇州著名紀念館有哪些?蘇州比較有名的紀念館在哪里?蘇州最有名的紀念館,有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蘇州費孝通江村紀念館、柳亞子紀念館、蘇州南社紀念館等等。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蘇州十大著名紀念館,介紹蘇州有名的紀念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廈門十大紀念館 廈門十大最著名的紀念館 廈門有哪些紀念館
紀念館是為紀念有卓越貢獻的人或重大歷史事件而建立的紀念地,用聲、光、電、圖、實物等多方面來表現事件的精神。在廈門,著名的紀念館就有陳嘉庚紀念館、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廈門大學魯迅紀念館、鄭成功紀念館、林巧稚紀念館等。下面本文盤點了廈門十大紀念館,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廈門還有哪些紀念館吧!
石家莊十大紀念館盤點 石家莊這些紀念館你去過哪一家
石家莊有哪些紀念館?本文盤點了石家莊十大紀念館,包括解放戰爭時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魚西柏坡紀念館,還有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藁城區梅花慘案紀念館、井陘礦區萬人坑紀念館、蘇東坡祖籍紀念館、曹火星紀念館、石家莊解放紀念館、河北省英烈紀念館、趙縣豆腐莊慘案紀念館等等,來看看這篇文章了解下吧!
長沙十大紀念館盤點 長沙這些紀念館你最想去哪一個
長沙有哪些紀念館?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了長沙十大紀念館,其中包括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湖南雷鋒紀念館、楊開慧紀念館、胡耀邦同志紀念館 、黃興故居紀念館、譚嗣同紀念館、毛澤東與第一師范紀念館、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李富春故居紀念館等,一起去看下詳細內容吧!
江西省萍鄉十大著名特產 10種萍鄉土特產禮品推薦
贛西明珠萍鄉,是江西的“西大門”,歷史悠久,人文蔚起,吳、楚文化的相濡浸染,各種特產琳瑯滿目,那么萍鄉最有名的特產是哪些呢?萍鄉紅鯽、萍鄉煙熏肉、花蝴蝶、上栗酸棗條、萍鄉花果、蓮盛老酒、東鄉黑羽綠殼蛋雞、海潭翡翠綠茶、武功紫紅米、蘆溪油茶是萍鄉知名土特產。以下,MaiGoo網小編整理了十大萍鄉可以送人的特產,一起來看看吧。
萍鄉十大歷史名人 萍鄉歷史人物盤點 萍鄉出過哪些大人物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江西人才輩出,有陶淵明、王安石、歐陽修、楊萬里、朱熹等等。在萍鄉中,也曾出現過許多歷史人物,比如張國燾、朱輝照、朱云謙、龍炳初、王麓水、王六生、甘祖昌、吳烈、朱家勝、羅桂華等等,下面就和MAIGOO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萍鄉十大歷史名人吧。
萍鄉十大名菜 萍鄉經典名菜 這些你吃過幾種
萍鄉是江西的“西大門”,素有“湘贛通衢”、“吳楚咽喉”之稱。那么萍鄉有什么美食值得品嘗呢?本篇文章為你帶來萍鄉十大名菜,分別是蓮花血鴨、萍鄉煙熏肉、萍鄉小炒肉、鳳池蓮瑞、獨占鰲頭、廷式筆韻、手撕臘魚、武功石斑魚、萍鄉洋辣椒、上栗手撕狗肉,這些都是萍鄉的傳統名菜、特色菜,一起來看看吧。
萍鄉最好吃的十大名吃排行 江西萍鄉十大名小吃推薦
萍鄉是江西的“西大門”,素有“湘贛通衢”、“吳楚咽喉”之稱,旅游資源豐富,人文景觀迷人,特色美食也很多,那么萍鄉有什么小吃呢?比較出名的有麻糍、花蝴蝶、棗餅、番薯丸子、萍鄉炒粉、鹽果子、艾米古、紫蘇炒田螺、高坑綠豆稀、上栗酸棗條等。下面是MAI GOO網小編整理的萍鄉十大必吃小吃,一起來看看萍鄉特產小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