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上海十大著名道觀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愛游蛙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上海城(cheng)隍(huang)廟
上海城隍廟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御史,后殿乃寢宮。城隍廟現門前存有1535年所建的牌坊,戲臺為1865年建。
02
海(hai)上(shang)白云觀
海上白云觀位于黃浦區大境路239號,屬道教正一派宮觀。白云觀的歷史可以追述到清朝光緒年間,清光緒八年(1887),全真道士徐至成在仁濟善堂紳的資助下,在此創建雷祖殿,光緒十二年(1886)又擴建了斗姆殿、客堂及齋堂等建筑,光緒十九年(1893)又在上海商會會長陳潤夫等人的資助下,再次擴建了三清殿、呂祖殿、丘祖殿,時占地面積達十四余畝,使其逐漸成為一座規模較大的全真道觀。由于白云觀的法務活動在上海是保存和繼承的比較完好的,所以來白云觀做法會的信眾比較多,大家一傳十十傳百,這幾年每年的法會活動都在不斷增多。
03
欽賜(si)仰殿
上海太清宮,又名欽賜仰殿,為全國重點道觀,浦東新區文物保護單位。全宮由門樓、東岳殿、三清殿、藏經樓(老君堂)、仙居樓和講經堂、功德堂等主體建筑組成。道觀相傳始建于三國,史載初建于唐,明永樂年間重修。清乾隆三十五年重建,占地三十余畝,系滬上主要道教宮觀,亦為當時申江勝景之一。今之上海太清宮,神像莊嚴,殿宇輝煌。三院三進,氣勢軒昂;左右偏殿,上下樓廳,齋堂庫房,林林總總,錯落有致。道教文化濃厚,建筑結構獨特,科儀古樸典雅,音樂優美動聽,是著名的道教活動場所和宗教旅游勝地。
04
三(san)元宮(gong)坤道(dao)院
三元宮坤道院,又名“周太爺廟”。道教全真派道觀,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是浦東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也是目前上海地區唯一的一所全真派坤道院。三元宮現主供神為三官大帝與周太爺,還供奉有文昌帝君、關圣帝君、斗姆元君等18尊神像。三元宮坤道院占地面積為2畝,建筑面積在1440平方米以上,坐北朝南,東西對稱布局,前為山門鐘鼓樓,中為大殿,兩廂二層偏殿,后為生活用房。建筑充分體現了江南道觀風貌。
05
崇(chong)福道院
崇福道院俗稱圣堂,正一派道觀,位于浦東新區三林鎮。宋景祐四年(1037年)建,宣和元年(1119年)賜額。修復后的崇福道院,共有三進:頭進靈官殿,祀王靈官;二進慈航殿,祀慈航道人(即觀音);東面是天王殿,西面是東岳殿;后殿真武殿,祀真武大帝(玄天上帝);兩旁是星宿殿,祀六十甲子神。院內保存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圣堂廟碑》、《道院助修碑》兩塊石碑。農歷三月十五日為道院傳統廟會之期,每年廟會香火旺盛,熱鬧異常。
06
上真道院
上真道院始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由道士蕭野云募建。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上真道院進入了一個新時期。經過大修,恢復開放并舉行宗教活動,并相繼翻建三清大殿、斗姆殿、天師殿、財神殿等殿堂。道院內主要供奉三清及斗姆元君、天師、財神、施全等神像。如今的上真道院三面環水,東臨清水江,南至小橫河,北枕面杖港。清水江上有金蘭橋,連接道院古鎮東西長街。建筑面積1551平方米,現有道院三進,三幢大殿,殿堂完備,神像齊全,初具規模。每年農歷八月中秋,是上真道院傳統三天廟會,屆時商賈云集,香客盈門,道樂聲聲,熱鬧非常。農歷正月初五為迎送財神日,財神殿建成后上真道院于是日隆重舉行道場法務活動,為善男信女們祈福求財。
07
十澤道院
十澤道院,俗稱十澤廟,始建于明代,歷經數次修葺而延續至今。據明嘉靖《上海縣志》卷三記載,十澤廟位于上海浦東白蓮涇六里橋南,嘉靖甲申年(1524年)士紳出資修繕,時有大門、前廳、中殿、左右廂房、回廊等,名及一時。2010年7月,遷至浦東浦三路1234號,更名十澤道院,為上海道教正一派宮觀。建成后的十澤道院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2300平方米,三埭進深,殿堂巍峨,神像肅穆,庭院寬敞。步入道院正門,山門兩層,底層供奉王靈官,東西供奉道教四大元帥;山門樓上東西兩側為鐘樓、鼓樓;中埭為玉皇殿,供奉道院主供神昊天玉皇大帝;后埭為三清殿,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尊神。2013年9月26日上午隆重舉行了“十澤道院遷建竣工暨神像開光慶典”,這座有著近五百年歷史的“阿拉本地寧的道院”從此山門重光,道脈延續。
08
朱家角城隍廟
位于青浦區朱家角鎮的朱家角城隍廟,有著“水鄉小鎮 靈秀古廟”的贊譽。朱家角城隍廟是青浦城隍行宮,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徽州人程履吉謀遷今址。廟中間為頭門、戲臺、大殿,兩側為廡,旁有小曲溪,桃李楊柳隨處可見,布局雅致,有12勝景。戲臺的項部由160只斗拱組成圓旋形頂,十分罕見。兩側石柱上嵌有對聯“筑斯臺悠也久也,觀往事夢耶真耶”,橫額“承平雅頌”。1986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朱家角城隍廟是朱家角及臨近蘇、浙地區道教善信敬香禮拜的主要場所,每逢朔望香期、歲末年初及各類道教節日,廟內都會舉行法會,為善信祈福延生。古廟古鎮相映成輝,城隍廟為朱家角更添一份濃濃的“中國味兒”。
09
上海龍王廟道觀(guan)
龍王廟道觀位于浦東新區曹路鎮啟明村,始建于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清光緒二年(1876年)在龍王廟東側修建欽公祠,后人將龍王廟和欽公祠合并,稱欽公堂龍王廟,供奉龍王、龍王夫人、欽公、欽公夫人、城隍等神。1993年10月開始,至1995年10月竣工,重修了供奉昊天玉皇大帝的主殿凌霄寶殿,殿內主供玉皇大帝,東西分別供奉龍王和欽公。每逢農歷十月十五廟會(農歷十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有"欽公會",屆時鄉民沿塘設場,祭欽公、拜龍神,觀者云集,延續至今。
10
楓涇施王廟(miao)
施王廟,俗稱施王堂,位于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北大街409號。始建于明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重建,分前中后三殿。前殿兩側立有石馬,中殿左右放置兩條木船,后殿為主殿。為楓涇重要的道教勝地。2005年9月5日,舉行施王廟重建竣工暨神像開光典禮,施王廟由此重新恢復開放。如今的施王廟由大殿、廂房、鐘鼓亭、山門等組成,大殿為主殿施王殿,左側廂房底層為觀音殿,上層為呂祖殿;右側廂房底層為財神殿;山門供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現為金山區唯一道教活動場所,日常宗教活動多樣,逢農歷初一、十五,農歷八月初二祭祀施王神誕和除夕夜等重要節日,都會舉行大型法會,成為金山及附近蘇、浙地區一座極富人氣的道教宮觀。
加載(zai)更多

上海(hai)十(shi)大道觀(guan)(guan)排行榜(bang),主(zhu)要依(yi)據上海(hai)市道觀(guan)(guan)的(de)歷史、宮觀(guan)(guan)文化、規模、建(jian)筑布局、文物遺存(cun)等因(yin)素進(jin)行篩(shai)選(xuan),結合道觀(guan)(guan)在(zai)各大相關平臺網站(攜(xie)程(cheng)、去(qu)哪兒、途牛,飛豬,同程(cheng)、百度)的(de)口碑評價,公眾知名(ming)度, 網(wang)(wang)絡關(guan)注指數等情況,并綜合參考(kao)互聯(lian)網(wang)(wang)相關(guan)排行榜(bang)/榜單(dan)進行(xing)推薦,榜單(dan)僅(jin)供參考,希望對您想要(yao)了解上海有(you)哪些道觀能有(you)所幫助。如有(you)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lun)/批評指(zhi)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wei)注冊用(yong)戶(hu)提(ti)供(gong)信息(xi)存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提(ti)供(gong)”的(de)文章(zhang)/文字均是(shi)注冊用(yong)戶(hu)自(zi)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jia)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he)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di)一(yi)時間(jian)刪(shan)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ye)上相關(guan)信(xin)息(xi)的知識(shi)產權歸網(wang)站(zhan)方(fang)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biao)、著作權、商標權、為用(yong)(yong)戶(hu)提供的商業信(xin)息(xi)等),非經許(xu)可不得抄襲或(huo)使用(yong)(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996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1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428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502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