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臨沂十大著名寺廟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旅行人生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普照寺(山東省臨沂市)
普照寺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洗硯池街20號王羲之故居內,為沂州四大古寺之一。普照寺前身為瑯琊王氏舊宅,公元315年,北方戰亂,瑯琊王氏家族舉家南遷,為保故宅,舍故宅為佛寺。普照寺,后魏時,名律寺;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賜名開元寺;北宋改稱天寧萬壽禪寺;偽齊劉豫時,易名普照寺。普照寺內現有曬書臺、集柳碑、右軍祠等歷史遺跡,“普照夕陽”是古代瑯琊八景之一。
02
觀(guan)音禪院(山東省臨沂市)
觀音禪院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500余年歷史,是不同信仰群眾都能接受的文化休閑場所。觀音禪院有山門、鐘鼓樓、圓通殿、方丈室、寶塔等建筑;院內有百年銀杏樹數株,冠蓋碩大,枝條繁茂,亙以綠水,來往行人,多有庇其下憩者。觀音禪院香火旺盛,每年 2月19日觀音菩薩圣誕日,方圓幾十里數千信眾來此上香膜拜。
03
明光寺(山東(dong)省臨沂市)
明光寺景區,位于蒙山旅游區主峰龜蒙頂西北側。深山藏古寺,寺史800余年,明光寺始建于元朝,清嘉慶年間擴建,原稱“上元庵”,又名“鹿野苑”,明朝以后,為紀念明廣僧尼,改名“明廣寺”,后稱“明光寺”,主體建筑分為大雄寶殿、觀音殿、財神殿,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淵遠。明光寺景區層巒疊嶂,自然植被茂密,淡竹流云,飛瀑瀉玉,景色迷人。景區內有五百余年銀杏樹、三百余年古槐、二百余年板栗王,還有一株干粗合抱的白玉蘭,早春花開如飛雪。景點有偉人峰、睡美人,形似神肖,讓人嘆為觀止;還有龍潭瀑、牛角山、石門關、毛耳山古井、龍泉等勝地。
04
釋佛寺(山東省臨沂市)
釋佛寺坐落在古管仲莊南,管鮑分金臺東(現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相公街道辦事處南寺村);據寺內石碑記載:釋佛寺始建于唐玄宗二十二年間,距今已逾千年;曾經建筑宏偉,香火殊勝,寺廟占地三十余畝,殿堂百余間,佛像莊嚴;為當時齊魯名剎。每逢初一十五。佛歡喜日,前來拜佛的信眾絡繹不絕。
05
寶泉寺(si)(山東省臨沂市)
寶泉寺(亦稱南大寺),始建于南北朝之際,由著名大德高僧善慧法師創建,盛于唐宋,迄于元明清。北方佛教文化的重要修行道場。位于臨沂市羅莊區,系沂州四大古寺之一,經考古鑒定屬古代文化遺產,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級旅游區。寶泉寺歷盡千年滄桑和戰火洗禮,幾經重建、擴建和重修,依然保持了寺廟的完整格局,是廣大信徒朝拜、求法的重要場所。寺地周圍,奇石嶙峋,地理生態得天獨厚,古生物化石遍布其間,形成天然景觀,具有較高的考古與觀賞價值。
06
臥佛寺(山(shan)東省臨(lin)沂(yi)市(shi))
臥佛寺公園位于山東莒南縣城東北,因園內有千年古剎——臥佛寺而得名,系沂州四大古寺之一。公園規劃面積3400畝,是全國縣級較大公園。臥佛寺占地110畝,現有山門、鐘鼓樓、東西偏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建筑,內有巨型漢白玉雕制的臥佛佛像一尊。臥佛寺寺名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提。臥佛寺歷史悠久,始建于南北朝(公元417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雖幾經興衰,但香火從未間斷。自1995年始,莒南縣委、縣政府投資巨款修復臥佛寺。每逢初一、十五及佛教節日,寺內僧人率眾舉行佛事活動,成為魯南蘇北的佛教中心和旅游勝地。
07
五鼓寺(山東(dong)省臨沂(yi)市)
五鼓寺位于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南環路中段,據史料記載始建于后漢時期,建于古稱蓮花慶云山,山頂及山下分為上下院兩處,為當時臨沂市及附近較大的佛教道場,昔日古廟蒼柏掩映,銀杏成林,殿堂巍峨,香火鼎興,朝拜如縷,然風雨千載,毀立更迭,幾遭戰火之摧殘,而毀壞殆盡,留下了石碑、石鼓、石佛像,隸屬后漢時期。欣逢盛世,國運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為弘揚佛教文化,凈化心靈,有少林寺三十一代弟子釋德萃,俗名:管士忠,發心出資建設,以弘揚佛地而利世,又能滿足社區周邊群眾的需要,建成后交于宗教團體使用。
08
甘露寺(山東(dong)省臨(lin)沂市(shi))
山東省臨沂市朱保鎮甘露寺,位于蘭山區朱保商莊村,始建于南北朝占地四周方圓四十余畝,其中寺廟占地二十余畝。2013年9月首期建設工程--重建天王殿已圓滿竣工,大雄寶殿內外重新粉刷油漆,大殿內置各式精雕香樟木佛像,重新修建了寺院門前的小橋,更新了純銅鑄造的香爐。2014年5月,二期工程:地藏殿、財神殿、千人念佛堂、西廂房、奠基開工,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2016年5月內裝修基本完善,內置佛像、供桌、法寶、實木床等禪修物品。
09
叢柏(bo)庵(an)
叢柏庵位于位于今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許家崖,坐落玉環山中。 屬于建筑與設施旅游區,是臨沂市唯一的一處尼姑庵。建于隋代,重建于明朝嘉靖39年,以側柏密集而得名。是臨沂市唯一的一處尼姑庵,庵門上的題字出自全國四大名僧之一、山東佛教協會會長沙門能闡手筆。庵內有千年銀杏、響水泉、連理柏與古藤、碑廊、三圣殿、仙人洞等景點,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10
朗公寺
朗公寺,又名大宗山朗公寺,坐落于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政府駐地東3.5公里處的大宗山,為臨沂古代四大名剎之一,創建于東晉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重修,明弘治三年(1490年)擴建,清代多次增建重修。鼎盛時期僧侶愈千人。朗公寺現存古建遺址為晉代建筑風格。其規模宏大,構造復雜,有上寺、塔林、下寺三大建筑,在朗公山之陽,下寺、塔林、上寺,從低至高。上寺殿堂飛檐斗拱,石柱盤龍,雄偉壯觀,分前后三進,東西各配有碑亭、廊房,大殿為佛祖殿,供如來佛祖,兩側為羅漢塑像;二殿五間,為羅漢殿,殿內塑彌勒佛像,兩側列十八羅漢;前殿五間,主體建筑包括山門、天王殿,殿內塑四大天王。上寺中保存了大量碑碣刻石。
加載更多(duo)

臨(lin)(lin)沂十大寺廟(miao)排行(xing)榜,主要依據(ju)關部門公(gong)布的旅游景(jing)區等級劃分(fen)或景(jing)點榮譽稱號,并通(tong)過對(dui)比(bi)臨(lin)(lin)沂寺廟(miao)的歷史文化、地位、建筑特點、建造(zao)時間、藝術特色等因素進行(xing)篩選,結合(he)寺廟(miao)在各大相(xiang)關平臺網站 (攜程(cheng)、去哪兒、途牛(niu),飛豬,同程(cheng)、百度)的口碑評價,公(gong)眾(zhong)知名(ming)度, 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kuang),并綜合(he)參考互聯網相(xiang)關排行(xing)榜/榜單進行(xing)推薦,榜單僅供參考,希望對(dui)您想要了(le)解臨(lin)(lin)沂有(you)哪些寺廟(miao)能(neng)有(you)所幫助。如有(you)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pi)評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ce)用戶(hu)提供信息(xi)存儲空(kong)間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chuan)提供”的文(wen)(wen)章/文(wen)(wen)字均是注(zhu)冊(ce)用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bu)代表(biao)本站(zhan)觀點(dian),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ji)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di)一(yi)時間刪(shan)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shang)相關信息(xi)的知識(shi)產權歸網(wang)站方(fang)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wei)用戶提供(gong)的商(shang)業信息(xi)等(deng)),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95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0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95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451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