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內蒙古十大名勝古跡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2-04-25 ★★★ 發布 反饋 0
01
成吉(ji)思汗陵旅游景區
依托于成吉思汗陵園發展起來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區,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是一個集祭祀文化、景點觀光、餐飲住宿、民俗展示、特色活動、民族歌舞表演為一體的歷史文化旅游區。成吉思汗陵旅游區以陵宮為核心,由蘇勒德祭壇和“三區”、“兩道”、“八景”等組成,陵園占地面積約5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每年農歷的三月二十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這里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許多海內外游客都會前來祭祀。2006年,“成吉思汗祭祀”被正式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02
內蒙古(gu)響(xiang)沙灣旅游景區
內蒙古響沙灣以“這里的沙子會唱歌”而聞名,是一個彎形沙坡,背依蒼茫大漠,面臨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為45度,寬度400多米。人們在沙漠里建造出令人流連忘返的旅游度假天堂,餐飲、住宿、娛樂休閑一應俱全。響沙灣憑借綺麗壯觀的沙漠風光、原汁原味的內蒙風情、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吸引了慕名而來的國內外游客。旅游區內分為福沙島、悅沙島、仙沙島、一粒沙度假村、蓮沙島度假村,每處區域內都有完善的度假村、餐廳、娛樂等設施,還可以看到走鋼絲、摩托車等表演。
03
內(nei)蒙古自治區阿爾山(shan)·柴河(he)旅游景區
阿爾山市柴河旅游景區是內蒙古東部旅游的精華之地,這里群山環翠、奇峰競秀、怪石嶙峋、古樹參天。景區內擁有1153種主要植物、350多種野生動物罕見的7座火山天池群、9大堰塞湖、70多眼溫泉,均屬國內外同一景區所稀有,堪稱林瀚、草豐、石絕、池奇、泉神、湖秀、雪美、水碧。景區風光秀麗、物華天寶,一步一景、景景生輝,十步一畫、畫畫傳情。
04
額爾古納風景名勝區
額爾古納河流域是公認的蒙古族發祥地,也是連接中俄兩國邊民友誼的國際界河。近年來,額爾古納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等優勢,突出“森林、草原、濕地、界河”等自然資源以及“蒙元、俄羅斯民俗”等人文文化,全力打造生態觀光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額爾古納風景名勝區擁有額爾古納濕地、白樺林景區、“草原在這里”景區、蒙古之源·蒙兀室韋民族文化旅游景區、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臨江生態村、黑山頭界河景區等知名景點。
05
扎(zha)蘭屯風(feng)景名勝區(qu)
扎蘭屯風景名勝區包括扎蘭屯市及西北一帶大興安嶺山地,山上松樺茂密,山巔或有奇峰異石;山谷中溪泉眾多,水量充沛,在密林深谷中有不少飛瀑涌泉;溪水匯集流入雅魯河和綽爾河,河旁草木茂盛,河中又有許多叢林綠洲,自然形成若干處可供旅游觀光的風景點。其中最有名的景點為秀水、吊橋公園、柴河風景區、雅魯河漂流、金龍山滑雪場、揚旗山水庫旅游、金界壕景區、鄂倫春獵民部落、中東鐵路博物館等。
06
五當召
內蒙名勝古跡一一五當召,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齊名,是中國喇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五當召地處連綿起伏的大青山深處,氣勢磅礴、規模宏大。這座龐大的古建筑,四面群山環抱,依山而建,周圍松柏茂盛,層巒疊翠,美不勝收。主要建筑坐落山谷內一處凸出的山坡上,包括蘇古沁獨宮、洞闊爾獨宮、當圪希獨宮、卻衣林獨宮、阿會獨宮、日木倫獨宮、甘珠爾府、章嘉府、蘇波爾蓋陵等,兩側還有一座座喇嘛居住的房舍。
07
元(yuan)上都遺(yi)址(zhi)
元上都遺址曾是世界歷史上比較大的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元上都南臨上都河,北依龍崗山,周圍是廣闊的金蓮川草原,形成了以宮殿遺址為中心,分層、放射狀分布,既有土木為主的宮殿、廟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傳統的蒙古包式建筑的總體規劃形式,體現出一個高度繁榮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氣派,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融合的產物,是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08
昭君墓
呼和浩特昭君墓又稱“青冢”,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歷史,青冢兀立、巍峨壯觀,遠遠望去,顯出一幅黛色朦朧、若潑濃墨的迷人景色,歷史上被文人譽為“青冢擁黛”,是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墓體狀如覆斗,高達33米,墓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登上墓頂,可看到連綿不斷的陰山山脈橫貫東西,也能欣賞到呼和浩特市全景。由于墓體周圍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晚霞的映照,墓景時有變化,傳說一日有三變,“晨如峰,午如鐘,夕如樅”。
09
呼(hu)倫(lun)貝爾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地處內蒙古東北部,因境內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美麗、富饒、神奇的呼倫貝爾草原猶如一幅巨大的綠色畫卷,無邊無際。這里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生長著堿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每逢盛夏,草原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搖,處處“風吹草低見牛羊”;藍天白云之下,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和牧民揮動馬鞭、策馬馳騁的英姿盡收眼底。
10
呼和浩特清真大(da)寺
內蒙古清真大寺是一處伊斯蘭教的禮拜寺院,也是呼和浩特較早和較大的清真寺。寺院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間,雍正、乾隆年間又曾多次重修、擴建,形成今日規模。寺內建有圣殿、講堂和穆斯林浴室等重要建筑。民國年間,又增建望月樓一座。望月樓高達36米,拔地而起,是一座六邊形、攢尖頂的青磚塔樓。樓頂尖上置一月牙燈,形似新月。每逢“齋月”時節,教民可登樓至頂,望月觀景,故稱“望月樓”。寺院內現保存有歷代石碑七通和阿拉伯文的《古蘭經》三十三冊,都是極為珍貴的回族史料。
11
貝子廟
貝子廟始建于1743年(清乾隆八年),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歷經七代活佛不斷修繕。整個建筑群以朝克沁殿(行政教務部)、明干殿(翻譯印刷部)、卻日殿(顯宗學部)三大廟宇為中心,包括珠都巴殿(密宗學部)、曼巴殿(醫學部)、宗喀巴殿、丁克爾殿(天文數學部)、新拉布仁殿(活佛府)等八座大殿,坐北朝南呈“一”字型排列,極盛時期寺廟有喇嘛1200余人,是一座凝聚著蒙、漢、藏多民族文化藝術的古建筑瑰寶。
12
遼中京遺址(zhi)
遼中京遺址始建于遼代,為遼代五京之一,是遼代鼎盛時期的都城,也是遼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金、元、明各代沿用。遼中京遺址周長15余千米,城址由外城、內城和皇城組成,遺址內現存3座磚塔,即大塔(大明塔)、小塔(金代小塔)、半截塔(蓮花塔)。大明塔原名應為大寧塔(尚有清乾隆《題大寧塔詩》存世,大明屬諧音誤讀)。遼中京遺址地表遺跡多是遼代建筑,基本保存了遼中京城市建筑的原貌,是研究契丹民族史的重要遺址之一。
13
內(nei)蒙(meng)古海(hai)拉爾國家森林公(gong)園
內蒙古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早在清代就被列為呼倫貝爾八景之一,因沙埠古松而著名。該園總面積22萬畝,分為南園、北園、西園和后備資源區,統稱為三園一區。園內以著名的樟子松天然林為主要景觀,百年古樹1000多株,其中胸徑最粗的古樹可達100公分,需二人合抱。站在名人峰上俯瞰茫茫林海,傾聽陣陣松濤,足見祖國北疆自然風光之秀美。南園是森林公園的主園,面積194.7公頃,南園內有距今幾千年前北方草原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是中國北方四處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對研究中國古人類的社會形態,極具參考價值。
14
大窯文化遺址
大窯文化遺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保合少鄉大窯村南山坡上,海拔1420米,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是考古學家和文物工作隊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器制造場。大窯文化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的遺跡,景觀眾多。漫步其中便可欣賞到無字天書、磨光巨石、鳳凰展翅、雙龍戲珠、蓮花并蒂、百米古洞、登臨遠眺、遺跡斑斑八景,為大窯懷古增添了無盡韻味。
15
漠南第一召
漠南第一召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大召交街北端,于1579年建成,是內蒙古自治區建立較早、地位較高、影響較大的召廟當數大召。召內現藏600年前珍貴的《甘珠爾》經百部;殿內雕塑、壁畫光彩照人。它是封建上層人士供奉香火的寺院,為歷代封建主所重視。從南到北,由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經堂、佛殿、九間樓以及東西配殿組成為呼和浩特市現存較大較完整的木結構建筑。

內蒙古(gu)十大(da)(da)名勝古(gu)跡排(pai)行榜(bang)(bang)(bang),主要是MaiGoo小(xiao)編依據地區風景優美、有(you)古(gu)代遺跡的(de)(de)景點(dian)進行選擇(ze),并通過有(you)關部門公布的(de)(de)旅(lv)(lv)游(you)景區等級劃分或(huo)景點(dian)榮(rong)譽稱號,結合旅(lv)(lv)游(you)景點(dian)在(zai)(zai)各(ge)大(da)(da)旅(lv)(lv)游(you)平臺網站(攜程、去哪兒(er)、途牛(niu)、飛豬(zhu)、同程、百度)的(de)(de)口(kou)碑評價,門票銷量(liang),公眾(zhong)知(zhi)名度,網絡關注(zhu)指數等情(qing)況,綜合參(can)(can)考(kao)互聯網相關排(pai)行榜(bang)(bang)(bang)/榜(bang)(bang)(bang)單(dan)進行推薦,榜(bang)(bang)(bang)單(dan)僅供(gong)參(can)(can)考(kao),如有(you)疑問,歡迎在(zai)(zai)末尾(wei)評論/批評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yong)戶提(ti)供(gong)信(xin)息(xi)(xi)存(cun)儲(chu)空間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ti)供(gong)”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ben)站觀點,版權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xi)(xi)、錯誤信(xin)息(xi)(xi)或(huo)任何問(wen)題,請及時(shi)聯(lian)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shi)間刪(shan)除或(huo)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xiang)關信(xin)息(xi)的(de)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suo)有(包括但不限(xian)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ti)供的(de)商業信(xin)息(xi)等),非經許可(ke)不得(de)抄襲或使(shi)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8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76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45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266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