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朔州十大著名景點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一邊旅行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應縣木(mu)塔景區
應縣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存較古老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應縣木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它是建筑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以及造型藝術的典范之作。
02
朔州崇福寺景區
崇福寺景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東街,是一處規模宏敞,殿閣群居的古寺廟。景區坐北朝南,外觀古樸、莊嚴,五進院落,十座殿宇,布局嚴整,構造壯觀,殿內塑像、壁畫、琉璃脊飾、雕花門窗薈萃一堂,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17米,面積為23400平方米,主要有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千佛閣、文殊堂、地藏殿、三寶殿、彌陀殿、觀音閣等建筑。
03
懷(huai)仁(ren)金沙灘景區(qu)
金沙灘景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懷仁市城西20公里處。景區以林海為軀,古戰場為魂,集生態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是全國一處以弘揚楊家將歷史文化而開發的人文類旅游景區,區內百里蒼翠,萬頃碧波,清流似帶,鳥語花香,以宋遼交戰和崇國寺佛教文化為主題的園林建筑群,掩映于莽莽林海之中,氣勢恢宏,覆壓2000余畝。置身其中,既能領略到自然風光的清幽旖旎,又能感受到歷史文化的渾厚凝重。
04
右玉縣生態旅游景區
右玉縣生態旅游景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西北、北方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的涼城和林格爾縣毗鄰,是中原通往蒙古的主要關口和稅卡。景區總面積1969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到50%,區內遍山喬林蒼翠濃蔭,漫野灌叢菹秘藏幽,夏日溪流淙淙、涼風習習,氣候清涼舒爽,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冬季白雪皚皚、林濤蕩蕩。
05
佛宮寺釋(shi)迦塔(應縣(xian)木塔)
1961年釋迦塔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
06
朔州(zhou)平魯(lu)區北固山
北固山的作用也在不斷改變,成為明、清兩代傳統神道文化建筑的聚集區。為實現平魯區經濟的跨越轉型,從2008年開始,依托鳳凰古城,重點開發北固山景區,先后投資近0.6億元,目前景區占地占地面積2.43公頃,并于2014年通過國家AAA級景區驗收。北固山突兀挺拔,為古城增添了雄奇壯觀的山岳風采。山上0高聳,殿宇宏闊。鐘樓、鼓樓、千佛洞、財神廟、祈雨臺、聚仙巖、鳳凰閣等景點層遞步列,氣勢磅礴,融儒、佛、道三教為一體,凸顯出濃郁的邊塞文化特色,自古為平魯古八景之首。
07
殺虎(hu)口
殺虎口,也稱西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交接處,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經由此地,建于明朝,古稱參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殺虎口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08
朔(shuo)州(zhou)古城墻公園
朔州古城墻公園位于朔城區開發南路西側、朔州商貿城對面。元末明初朔州城,周長4000米,是山西省現存較早、殘垣保存較完整的古城之一。其高超的建筑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卓越才能 。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對之進行保護,可有效突出朔州城市文化和特色,形成良好的富有文化內涵的城市景觀。
09
神頭(tou)泉
神頭泉為山西省19大巖溶泉水之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神頭村。泉域面積4756平方公里,泉群分布面積5平方公里,大小泉眼100余處,呈散流狀排泄,泉水流量多,年平均(1956年~1984年)達8.1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可達9.78立方米/秒,別名“塞外西湖”。
10
朔(shuo)州金沙植物園
金沙植物園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鄯陽西街。交通 便利,西鄰塞北烈士陵園,占地面積2600畝,總投資6.8 億元。公園從2009年10月開始建設,截至2013年,已完 成2100畝景觀綠化,形態各異、色彩豐富的小森林 、樹叢、疏林灌草叢、林蔭帶等植物被運用,從而獲得了穩定 多 樣的植物群落景觀。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wu),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chuan)(chuan)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jun)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zhu)發(fa)布(bu)上(shang)傳(chuan)(chuan),不代(dai)表本(ben)站觀點,版(ban)權歸原作者所(suo)有(you),如(ru)有(you)侵(qin)權、虛假信息、錯(cuo)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shi)聯(lian)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guan)信(xin)息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wang)站方(fang)所有(包括但(dan)不(bu)限于文字、圖片、圖表(biao)、著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wei)用戶提(ti)供的商(shang)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chao)襲或使(shi)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951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06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94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448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