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xin)技(ji)(ji)術(shu)企業(ye)優惠政策】高新(xin)技(ji)(ji)術(shu)企業(ye)稅收優惠 高新(xin)技(ji)(ji)術(shu)企業(ye)有哪些(xie)優惠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有哪些?
工商注冊
投資者在區內注冊登記有限責任公司,其認繳注冊資本(金)不能一次到位的,允許首期到位1萬元,試(shi)運行兩年;允許高(gao)新技術企業以住宅為企業注(zhu)冊地址,開展(zhan)高(gao)新技術產品的研究、生產和經營。
企業所得稅
1、高新技術企業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總產值70%以(yi)上(shang)的,經稅務部門核(he)實,減按10%的稅率征收(shou)所得稅(摘自省60號令第9條)。
2、企業(ye)(ye)實(shi)際發(fa)(fa)生(sheng)的(de)技術(shu)開發(fa)(fa)費不(bu)受比(bi)(bi)例的(de)限制,計入管理費用,允許在繳納企業(ye)(ye)所得稅前(qian)扣除。國有、集體(ti)工業(ye)(ye)企業(ye)(ye)及國有、集體(ti)企業(ye)(ye)控股并從事工業(ye)(ye)生(sheng)產經營(ying)的(de)股份制企業(ye)(ye)、聯營(ying)企業(ye)(ye)發(fa)(fa)生(sheng)的(de)技術(shu)開發(fa)(fa)費比(bi)(bi)上年實(shi)際增長10%(含10%)以(yi)上(shang)的,經稅(shui)務(wu)機(ji)關審核批(pi)準(zhun),允許再按(an)技術開(kai)發費實際發生的50%,抵扣當(dang)年度的應(ying)納稅所得額(摘(zhai)自財(cai)工發(fa)[1996]438號、國稅[1996]152號、鄂地稅[1999]104號文(wen))。
3、企業、事(shi)業單位進行技(ji)(ji)(ji)術(shu)轉(zhuan)讓,以及在技(ji)(ji)(ji)術(shu)轉(zhuan)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ji)(ji)(ji)術(shu)轉(zhuan)讓有關的技(ji)(ji)(ji)術(shu)咨詢、技(ji)(ji)(ji)術(shu)服務、技(ji)(ji)(ji)術(shu)培訓(xun)所得,年凈收(shou)入在30萬元以下(xia)的(de),暫免征(zheng)收企(qi)業所得(de)稅。超過30萬元的(de)部分,按(an)適用稅(shui)(shui)率征收企業所得(de)稅(shui)(shui)(摘自財稅(shui)(shui)字[1994]001號文)。
關于廣告費稅前扣除標準,按以下規定辦理:
(1)自2001年1月1日起,制藥、食品(pin)(包括(kuo)保健(jian)品(pin)、飲(yin)料)、日化、家(jia)電(dian)、通信、軟(ruan)件開(kai)發、集成(cheng)電(dian)路、房地產開(kai)發、體育文化和家(jia)具建材(cai)商城等行(xing)業的(de)企業,每一納稅年度可在(zai)銷售(營業)收(shou)入8%的比(bi)例內據(ju)實(shi)扣除廣(guang)告支出(chu),超過比(bi)例部分(fen)的廣(guang)告支出(chu)可(ke)無限期向以后(hou)納稅年(nian)度結轉。
(2)從事軟件開發、集成電路制造及其他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互聯網站,從事高新技術創業投資的風險投資企業,自登記成立之日起5個納(na)稅(shui)年度(du)內,經(jing)主管稅(shui)務機(ji)關審核,廣(guang)告支(zhi)出(chu)可(ke)據實扣(kou)除。
(3)上述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投資企業及(ji)需(xu)要提(ti)升地位的(de)(de)新生成長型(xing)企業,經報國家稅務總(zong)局審核批準,企業在(zai)拓(tuo)展市(shi)場特(te)殊(shu)時期的(de)(de)廣告(gao)支出可據實扣除(chu)(chu)或適當(dang)提(ti)高扣除(chu)(chu)比例(以上均摘(zhai)自國稅發[2001]89號文)。
預提所得稅
為科學研究、開發能源、發展交通事業、農林牧業生產以及開發重要技術提供專有技術所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準,可以減按10%的稅(shui)率征收(shou)所得稅(shui),其中(zhong)技術(shu)先進(jin)或者(zhe)條(tiao)件(jian)優惠的,可以(yi)免征所得稅(shui)(摘自《武(wu)漢·中(zhong)國(guo)光谷(gu)投資指南——國(guo)稅(shui)部分》開發區(qu)國(guo)稅(shui)局)。
個人所得稅
①自1999年7月1日起,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zhuan)化職務(wu)科技成(cheng)果以股(gu)(gu)(gu)份(fen)或(huo)出資(zi)比(bi)例等股(gu)(gu)(gu)權形式給予個人(ren)獎勵,獲獎人(ren)在取得股(gu)(gu)(gu)份(fen)、出資(zi)比(bi)例時(shi),暫不繳(jiao)納(na)個人(ren)所得稅(shui);取得按股(gu)(gu)(gu)份(fen)、出資(zi)比(bi)例分紅或(huo)轉(zhuan)讓股(gu)(gu)(gu)權、出資(zi)比(bi)例所得時(shi),應依法繳(jiao)納(na)個人(ren)所得稅(shui)。有關此項的具體操作(zuo)規定(ding),由國(guo)家稅(shui)務(wu)總局(ju)另行制定(ding)(《促(cu)進科技成(cheng)果轉(zhuan)讓》國(guo)稅(shui)發[99]125號文(wen))。
②個人的所得
(不含偶然所得,是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用于資助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研究開發經費的支出,可以全額在下月(工資薪金所得)或下次(按次計征的所得)或當年(按年計征的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時,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結轉抵扣(摘自鄂地稅發[2000]66號·武地稅發[2000]156號文)。
營業稅
單位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摘自財稅字[1999]273號文(wen))。
土地使用稅
對轉制的科研機構,從1999年起至2003年底止(zhi),免征科研開發自用(yong)土地的城鎮(zhen)土地使用(yong)稅(摘自鄂地稅[1999]240號文(wen))。
知識產權
①以知識產權向有限責任公司或非公司制企業作價入股的,作價總金額和所占股份比例由投資各方約定,企業憑合同到工商管理部門辦理企業注冊手續。屬于以職務發明作價入股的項目,從項目實施起,在知識產權有效期內,職務發明者可享有不低于30%的股權收益;知識產權轉讓或(huo)許可(ke)(ke)實施(shi)時,職務發明者可(ke)(ke)享有不(bu)低于30%的轉(zhuan)讓(rang)或許可實施凈收益;由知識產權持有單位實施的項目,發明人(ren)(ren)或者(zhe)設(she)計(ji)人(ren)(ren)可連續在3至(zhi)5年內獲得不低于該項(xiang)知識產權(quan)凈(jing)收入5%的報酬;在知識產權轉(zhuan)讓和實施中,作出主要貢獻的人員,所得報酬應不低于獎酬總額的50%。
②以(yi)知(zhi)識產權(quan)作資設立的(de)科(ke)技型企業(ye),職務發明者(zhe)或(huo)(huo)主要(yao)實(shi)(shi)施者(zhe)可(ke)以(yi)個人的(de)名義持有公(gong)司的(de)股份(fen),其所占股份(fen)比例由企業(ye)與(yu)職務發明者(zhe)或(huo)(huo)主要(yao)實(shi)(shi)施者(zhe)共同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