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囊里一般裝什么
香囊具有祛晦辟邪、求吉祈福等美好寓意,端午節佩香囊是傳統習俗。香囊的(de)味道芳香撲鼻,很多(duo)朋友都不知道香囊里裝的(de)是什么,據了解,一般(ban)香囊多(duo)選用(yong)具有(you)芳香開竅、健(jian)脾和(he)胃、理氣止痛的(de)中草藥作(zuo)為填充(chong)物,它(ta)們大(da)都含有(you)揮發油,對細(xi)菌和(he)病毒有(you)不同程度的(de)抑制作(zuo)用(yong),常見的(de)有(you):
1、薄荷: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專(zhuan)于消風散熱(re)。
2、石菖蒲(pu):菖蒲(pu)的葉子含有揮(hui)發性芳香油,能提神通(tong)竅、健脾消泄、殺蟲滅菌。
3、薰衣草(cao):薰衣草(cao)具有鎮靜催(cui)眠(mian)、解痙、抗菌的作用。
4、丁香:又名雞舌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陽的(de)作(zuo)用。
5、高良姜(jiang):性(xing)甘(gan)辣、清涼,除煩熱、利津小(xiao)便,通三焦團壅、塞氣抗寒(han)、散氣之功效,且明目驅瘴。
6、紫蘇(su)葉:紫蘇(su)葉能發汗,解傷風頭痛,消痰,定吼喘。
7、蒼術:燥(zao)胃(wei)強脾。發(fa)汗除(chu)濕。能升發(fa)胃(wei)中陽氣。止(zhi)吐瀉。逐痰水。
8、桂皮:性熱,味辛甘,有溫腎陽、健胃強身、祛寒止(zhi)痛的作用。
9、冰片:氣清(qing)香(xiang),味清(qing)涼(liang),可療喉痹,腦痛,鼻息,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xian)。通諸竅,散郁火。
當(dang)然,根據擺放場所、所需芳香功效的不同,香囊(nang)中(zhong)也可以放置(zhi)其(qi)他的中(zhong)藥材(cai),制(zhi)成了(le)各有(you)特色的香囊(nang)。
二、香囊配方大全
香囊里面可以裝不同類型的中藥香料,不同配方的香囊功效作用也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香囊配方:
配方一
藿香10g、薄荷10g、山奈(nai)10g、蒼術(shu)10g。
研(yan)細末裝布袋中,掛于室(shi)內或隨身佩戴,芳香辟穢(hui)、解毒、預防(fang)疫病。
配方二
蒼(cang)術、白芷、菖蒲(pu)、川芎、香(xiang)附、辛夷、青蒿、藿香(xiang)、艾葉,各等(deng)分。
共研細(xi)末后放在布包(bao)(bao)中。隨包(bao)(bao)佩帶或放置家中。
配方三
蒼術(shu)20g、川芎15g、白芷15g、艾葉(xie)20g、藿香15g、佩蘭15g、薄荷5g、菖蒲15g。
將藥材打粉后用棉布袋縫(feng)制佩戴或(huo)隨身攜帶。
配方四
艾葉15g、藿香9g、薄荷9g、佩蘭(lan)9g、白芷6g、木香6g、蒼術6g。
上(shang)述飲(yin)片(pian)粉碎,過40目篩,混勻(yun),用(yong)濾紙分裝,或用(yong)棉花(hua)包(bao)裹,一(yi)份20g,裝入布袋。
配方五
艾葉(xie)15克(ke)(ke)(ke),藿香9克(ke)(ke)(ke),薄荷9克(ke)(ke)(ke),佩蘭9克(ke)(ke)(ke),白芷6克(ke)(ke)(ke),木香6克(ke)(ke)(ke),蒼術6克(ke)(ke)(ke)。
到藥(yao)店按(an)照公布藥(yao)材相應比(bi)例購買,切記不要打磨太細小,體積縮小,不蓬松,香(xiang)(xiang)氣(qi)持(chi)久性差一(yi)些(xie),效果(guo)也差一(yi)些(xie)。一(yi)般(ban)的香(xiang)(xiang)囊內膽包的量大概在(zai)20克左右。
配方六
羌活,大(da)黃,柴胡,蒼術,細辛,吳(wu)萸。上6藥各等份,做(zuo)成香(xiang)囊,佩胸(xiong)前。
配方七
丁(ding)香、桂枝、佩蘭(lan)、川(chuan)芎各5克(ke),龍腦(nao)少許(xu)。(注意,是龍腦(nao),不是冰(bing)片(pian))
香藥材研細黃豆(dou)粒大小,不用篩細,裝入小布(bu)袋,掛孩子書包或車上。
配方八
川芎10克(ke)(ke)、白(bai)芷5克(ke)(ke),蒼(cang)術(shu)5克(ke)(ke),龍腦2克(ke)(ke)。
將(jiang)香藥研細(xi)裝囊,可多(duo)置幾(ji)枚,放辦(ban)公(gong)室或(huo)掛(gua)身上(shang),10天換。
配方九
蒼術5克(ke)(ke)、菖蒲10克(ke)(ke),高良姜(jiang)5克(ke)(ke),雄黃3克(ke)(ke),龍腦(nao)2克(ke)(ke)。
將香(xiang)藥研成黃豆粒(li)大小,裝(zhuang)囊,在春夏(xia)節氣使用(yong)。
配方十
甘(gan)松粉3g、五年陳艾6g、白芷粉3g、青蒿3g、防風粉3g、冰片(pian)1g、菖蒲粉3g 、臘梅花3g。
配方十一
配方:雄黃12克(ke),八(ba)角大(da)回50克(ke),蒼術(shu)20克(ke),藿香20克(ke),艾葉(xie)30克(ke),甘草20克(ke),打粉裝(zhuang)袋,15克(ke)左(zuo)右裝(zhuang)一袋。
配方十二
雄黃12克(ke),八角大回50克(ke),蒼術20克(ke),藿香20克(ke),艾葉30克(ke),甘草20克(ke),打(da)粉裝袋,15克(ke)左(zuo)右(you)裝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