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十二因緣是指什么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系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長河縱覽 上傳提供 2024-12-01 評論 0
摘要:佛教的十二因緣是對緣起論的最好解釋,關于世界的由來佛陀提出了緣起論,而在人生過程的形成和變化的具體問題上,佛陀在緣起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二因緣。那么十二因緣是指什么?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十二因緣是指什么

1、無(wu)明(ming)(ming):就是不明(ming)(ming),乃一切(qie)煩惱(nao)的總(zong)稱。于緣起性空無(wu)所明(ming)(ming)了,因(yin)而(er)妄生(sheng)一切(qie)執(zhi)著(zhu),此謂“無(wu)明(ming)(ming)”。

2、行:造(zao)(zao)作義,指一切行為,即依無明所造(zao)(zao)的善惡業。

3、識:業識,此識隨業受(shou)報,為過去(qu)業力所驅,挾(xie)持所造善惡種(zhong)子而來投胎(tai)。

4、名(ming)色:名(ming)指心識,色指形體。由于一念愛(ai)染(ran)投入母體為名(ming),成(cheng)(cheng)胎后為色。所謂(wei)心物(wu)和合而成(cheng)(cheng)胎,胎相初成(cheng)(cheng)叫做“名(ming)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個月的(de)(de)中間(jian),由名(ming)色(se)漸漸成長到六(liu)根完(wan)備,于出胎后(hou)對六(liu)塵境有互相涉入(ru)的(de)(de)作用,故名(ming)“六(liu)入(ru)”。

6、觸:即(ji)接觸。根、塵和(he)合而成觸。指出胎后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

7、受(shou):即領受(shou)。根境(jing)相(xiang)對于違順二(er)(er)種境(jing)界上,生起苦樂二(er)(er)種感(gan)覺(jue)謂之“受(shou)”,此即為對境(jing)所起的一種情緒。

8、愛(ai):即貪(tan)(tan)愛(ai)。對于五塵欲境,心生貪(tan)(tan)著(zhu),此(ci)即為(wei)對境所起的一(yi)種貪(tan)(tan)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yu)喜歡之(zhi)樂境則念(nian)念(nian)貪求(qiu)(qiu),必盡(jin)心竭(jie)力以(yi)求(qiu)(qiu)得之(zhi)而后(hou)(hou)已(yi),遇(yu)所憎(zeng)之(zhi)苦(ku)境則念(nian)念(nian)厭離,必千方百計(ji)以(yi)圖舍(she)之(zhi)而后(hou)(hou)已(yi),此即為(wei)愛染(ran)欲境的一種趨求(qiu)(qiu)。

10、有:即業(ye)。即有因有果,由前(qian)際(ji)因(愛取),生后際(ji)果(生老死(si)),業(ye)力牽引(yin),因果不亡,遂演成(cheng)三界輪(lun)回的(de)(de)事實來。此為所作業(ye)力感報的(de)(de)一(yi)種規(gui)定。

11、生:即(ji)受生。以現在所作之業為(wei)因(yin),依因(yin)感果,必招來(lai)世(shi)受生,此即(ji)為(wei)未來(lai)受報的一種活動。

12、老(lao)死(si):即老(lao)耄和(he)死(si)亡。諸根衰敗叫做老(lao),身壞命終謂之(zhi)死(si)。有生就不能不死(si),四大和(he)合(he)的身軀自然從少(shao)到(dao)老(lao),無常轉變必(bi)至于死(si),此即為(wei)未(wei)來(lai)受報的一(yi)種結(jie)果。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系

1、十二(er)因(yin)緣(yuan)可(ke)以分(fen)為三個(ge)階段,就是過去(qu)世、現(xian)在世和未來世。其(qi)中(zhong)(zhong)無明和行(xing)屬于過去(qu)世,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屬于現(xian)在世,生(sheng)和老死(si)是屬于未來世。十二(er)因(yin)緣(yuan)的(de)三個(ge)階段中(zhong)(zhong)有兩重的(de)因(yin)果(guo):過去(qu)因(yin)現(xian)在果(guo),現(xian)在因(yin)未來果(guo)。

2、過去因(yin)(yin)是無明和行,無明是過去世(shi)的迷惑,行是過去世(shi)的造業(ye)。現(xian)(xian)在果是識、名(ming)色、六處、觸、受,正(zheng)是由(you)于過去因(yin)(yin)才有了現(xian)(xian)在的果,這就是第一重因(yin)(yin)果,過去因(yin)(yin)被稱為“能引”,現(xian)(xian)在果被稱為“所(suo)引”。

3、現在因是(shi)愛(ai)、取、有,愛(ai)和取是(shi)現在世(shi)的迷惑,有是(shi)現在世(shi)的造業(ye)。未(wei)來(lai)果(guo)是(shi)生和老死,正是(shi)由于現在因才能了未(wei)來(lai)的果(guo),這就是(shi)第二重因果(guo),現在因被稱為“能成”,未(wei)來(lai)果(guo)被稱為“所(suo)成”。

佛教十二因緣的意義

因(yin)(yin)為(wei)十二(er)因(yin)(yin)緣的(de)(de)每(mei)個要素彼此成為(wei)互為(wei)條(tiao)件或因(yin)(yin)果,導致輪回(hui)流傳不止,所以(yi)只(zhi)要我(wo)們暫斷輪回(hui)鏈上的(de)(de)任何一個接點,尤(you)其是(shi)破除無(wu)明,就可(ke)以(yi)不再被十二(er)因(yin)(yin)緣所束縛,跳(tiao)出(chu)六(liu)道輪回(hui),擺(bai)脫無(wu)休(xiu)止的(de)(de)生死循環,這也(ye)是(shi)我(wo)們參悟(wu)十二(er)因(yin)(yin)緣的(de)(de)目的(de)(de)。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請勿封建迷信,破除陳規陋習,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申請刪除>> 糾錯>>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wei)注冊用戶提供信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MAIGOO榜(bang)單研究員(yuan)”、“MAIGOO文章編輯員(yuan)”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dian),版權(quan)歸原作(zuo)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ren)何問題,請及(ji)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huo)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息(xi)的(de)知識(shi)產權(quan)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bao)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de)商(shang)業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推薦
八名普密陀羅尼的咒語 八名普密陀羅尼功德
“今有八名普密神咒,威德廣大事業易成,神用秘密始終無損。”這其中提到的八名普密神咒就是八名普密陀羅尼,那么八名普密陀羅尼的咒語以及八名普密陀...
補闕真言是什么意思 補闕真言全文 補闕真言注音
念經修行時,一些人也會出現念錯了經文或咒語等情況,有的時候會把它念少了,有的時候又念得多了,或者有的人擔心有遺漏。這時候怎么彌補呢?不用著急...
施食咒最簡單方法 施食咒的正確念法
對于修行佛教的人而言,需要心懷慈悲,在日常吃食中最好做到不浪費。當然,修行人士也是人,有時也會出現剩飯剩菜,或是想要給其他生物施食的情況,那...
樓閣咒是什么意思 樓閣咒的功德利益
宋代洪邁所著《夷堅志》,其中一則,是有關《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所記載的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的。這個神奇的寶樓閣咒是什么意思呢?這...
寶篋印陀羅尼咒功德作用 寶篋印陀羅尼咒怎么回向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咒是《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的核心部分,為東密、唐密三大神咒之一。經文簡短通俗,易于傳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