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 - 1982年,在(zai)北(bei)京大學(xue)(xue)技術物理系學(xue)(xue)習,畢業并獲得學(xue)(xue)士學(xue)(xue)位(wei)。
1982年 - 1985年,在北(bei)京大學(xue)技術物(wu)理(li)系學(xue)習,畢業(ye)并獲得碩士學(xue)位。
1985年(nian),進入中國科學院(yuan)生態環境研(yan)究(jiu)中心擔(dan)任助理研(yan)究(jiu)員。
1987年(nian) - 1990年(nian),在北京大學環境科學研究(jiu)中心攻讀博士(shi)學位。
1990年,博士(shi)畢業后(hou)進入北(bei)京大學(xue)環境科(ke)學(xue)研究中(zhong)心任教,先后(hou)擔任副教授、教授。
1995年(nian)(nian) - 1996年(nian)(nian),擔任(ren)北京大學環(huan)境科學研究(jiu)中心大氣化(hua)學研究(jiu)室主(zhu)任(ren)。
1996年 - 2002年,擔任(ren)北京大學(xue)環境(jing)科學(xue)系主任(ren)。
1992年12月 - 1995年05月,擔(dan)任(ren)荷(he)蘭(lan)能源研究(jiu)基金會環(huan)境科學部(bu)客座研究(jiu)員。
1993年09月12日,加入中國共(gong)產(chan)黨。
2002年(nian) - 2007年(nian),擔任(ren)北京大學(xue)環境學(xue)院常務副院長。
2007年起(qi),擔任北(bei)京大學(xue)環境學(xue)院院長。
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與輕(qing)紡工程學部)。
2022年04月,擔任北(bei)京大學信息與工程科學部(bu)副主任。
1998年,項目《環(huan)境空氣質量標(biao)準》榮獲“國家(jia)環(huan)境保護總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3年,項目《北京市(shi)大氣(qi)污染控制對策研究》榮(rong)獲“環境保護科學技(ji)術(shu)獎(jiang)二等獎(jiang)”。
2004年,項目《珠江三角洲空氣質量(liang)研究》榮獲“環(huan)境保(bao)護(hu)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5年,項目《珠(zhu)江三角洲環(huan)境(jing)保(bao)護規劃研究(jiu)》榮(rong)獲“環(huan)境(jing)保(bao)護科(ke)學技(ji)術(shu)獎一等獎”。
2008年,項目《亞洲棕色云綜合影響及(ji)我國(guo)應對(dui)戰略研究》榮獲“環(huan)境保護科(ke)學(xue)技術(shu)獎(jiang)一等獎(jiang)”。
2010年(nian),項目《區域(yu)大氣復合污染研究(jiu)的技(ji)術體(ti)系及在珠(zhu)江三(san)角洲的應(ying)用》榮獲“國家科學技(ji)術進步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