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別讓傳統消失 盤點被遺忘的端午節習俗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一期一更新 上傳提供 評論 發布 反饋 0
說起端午節的習俗,大家一定不陌生,吃粽子、賽龍舟,都是廣泛流傳的,幾乎每家每戶都知道。但是從端午節興起至今,還有不少古代的端午習俗被漸漸淡化,甚至被遺忘了,比如配辟兵、食梟羹,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本期專題,我們來了解快被遺忘的端午節習俗,讓古人帶我們感受最原始的端午節傳統。
被遺忘的端午(wu)習俗
食梟羹
梟就是我們現代的貓頭鷹,在古代的傳說中,梟是吃自己母親的惡鳥,因此在“百善孝為先”的古代,梟成為令人厭惡的動物。為了表達這種憎恨,古人們行成了吃梟羹的習俗,特別是在夏至、五月十五或端午節這三個時令。發展到后來,古代皇帝為了提倡孝道,使梟羹成為了皇帝端午節賜宴中的特殊食物。
不過在現代,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出售、收購,食梟羹也更加不可能了。
斗百草
斗百草也稱為斗草或鬭百草,是一種由采草藥衍生而成的民間兒童游戲,在唐代以后的端午愈加盛行,上至宮廷貴妃,下至鄉野村婦都熱衷參與。
斗百草分為文斗和武斗。古時斗百草的“文斗”,大都是大人。即各人把自己收集的各種花草拿來,然后一人報一種花草名,另一人接著種類拿出花草并對答花草名稱,如狗尾巴草對牽牛花,一直“斗”下去,直到最后見分曉。
“武斗”則大多是兒童,小孩子們把采來的草或花打成結,雙方互套,然后再拉,誰的花草斷了,誰就輸了。
而在現代,高科技產品越來越多,人們對野草野花的認識也大不如前了,斗百草因此也成為了被遺忘的端午節習俗。
漸漸淡化的端午習俗
浴蘭
古代的蘭是指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古人在端午節這天,為了預防身體疾病,會采用蘭草煎水沐浴,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浴蘭節”。
除了佩蘭,在我國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區,還留有用艾草、柏葉煎水洗澡的傳統,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捉蛤蟆
古人認為蛤蟆是百毒之王,特別是端午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質量最好,因此留下了在端午捉蛤蟆,做成中藥的習俗。
現代在我國河南和江蘇的一些地區還留有端午捉蛤蟆制藥、吃蛤蟆的風俗,甚至有“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的俗語,據說吃蛤蟆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
喝菖蒲酒
應該不少人都在《白蛇傳》中看過端午喝雄黃酒辟邪的橋段,其實除了雄黃酒,古人還會飲用菖蒲酒,原因是古人認為雄黃酒和菖蒲酒性溫,能夠驅除蚊蟲、預防疾病,明朝還留有“采得菖蒲屆端陽,釀成美酒送異香。”的詩句。
不過現代,在端午節喝雄黃酒的人已經不算多了,飲菖蒲酒更是少見。

配辟兵
辟兵是躲避兵器傷害的意思,最初源于古代戰爭中,參加戰爭的人想要獲取神靈保護和幫助,不過到后來,辟兵也有了避免疾病,保佑身體健康的意義。
汪曾祺的書中就有“家鄉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的端午佩戴辟兵描寫。

贈扇子
根據王溥在《唐會要》中的記載,端午節贈扇之風,開始于唐太宗李世民。他把扇子贈予大臣,寓意“庶動清風,以增美德。”此后,折扇開始逐漸往時尚圈和文藝圈發展。
同時由于端午節恰好是夏季,因此在唐代,端午贈扇子成為了民間風尚,長安東市甚至有“扇市”別稱,《秦中歲時記》中記載,長安城中“端午前兩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
在現代的長江中游部分地方,還流傳有端午賜扇的習俗。未婚青年男子,在送“端陽禮”的同時,要送最寶貴的扇子給情人,過去是羽毛扇,現在扇子花樣較多。而甘肅等地過端午仍保留著“蒸面扇”之俗。

掛葫蘆
古時過端午有懸掛紙葫蘆的習俗,為的是躲避災禍,祈求平安。在現在的北京等地區,也有類似的貼葫蘆花的做法。
葫蘆花是一種剪紙工藝品,一般是用紅毛邊紙剪成開口葫蘆,再在葫蘆上刻上五毒圖案,象征著葫蘆把五毒收進,給人們帶來福祿。這種剪紙葫蘆花一般在五月初一貼上,到五月初五揭下來扔掉,稱為“扔災”,即消滅五毒。

貼五毒圖
端午節,許多地方流行貼“五毒圖”,以辟毒蟲之害。“五毒圖”是用蝎子、蜈蚣、蟾蜍、壁虎、毒蛇五種毒蟲的形狀繪制的圖案。除了貼五毒圖,有些地方還把五毒圖繡在香包或者畫在扇面上,隨身攜帶,以祈求身體健康。
除此之外,明代宦官史家劉若愚的《酌中志略》記載,自五月初一至十三日,宮內太監、宮女都穿著繡有五毒蟲圖案的五毒衣和艾虎褂子。兒童也在端午節這天穿五毒衣或五毒背心、五毒鞋等,以辟邪、免災、祛病、除害。

縫香包
古代由于醫藥不發達,人們就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來戴在胸前,利用它散發出來的香氣使夏天的蟲菌不來侵擾。
后來民間流傳香包可以辟邪,因此端午節時多會配掛香包,或者贈送香包,以此祈求平安。傳統的香包多用綢布制成,內裝雄黃、熏草、艾葉等香料。

掛艾草
古(gu)人認為端午(wu)是“惡(e)月(yue)”中(zhong)的(de)“五(wu)毒日”,因(yin)此在(zai)這天特(te)別注意辟(pi)邪。古(gu)代各(ge)地人民常用艾(ai)草、菖(chang)蒲等掛在(zai)門前,認為這樣做(zuo)不(bu)僅可(ke)以逐(zhu)除(chu)蚊蟲,還可(ke)阻擋外(wai)面聚集(ji)的(de)毒氣進入(ru)家中(zhong)。
驅鬼
中國古代將五月視為“惡月”,所以端午驅鬼在民間非常盛行。驅鬼的方法有許多,比如插桃樹枝、在家里掛避邪驅鬼的符咒、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寫“王”字等。
隨著如今科學觀念的深入,大多數地區已經不再相信此類風俗了,但在某些農村還是保留至今。

掛鐘馗像
端午節是古代驅邪辟毒的節日,特別是在古時的江淮地區,非常相信這種說法,于是在端午這天,幾乎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而端午掛鐘馗像,主要是源于唐玄宗曾夢到鐘馗為其捉鬼,后世便將他尊為捉鬼的鬼王。

總結
無論是保存至今的食粽、劃龍舟,還是已淡化的斗百草、浴蘭,端午節的文化味越來越淡是不爭的事實,“吃”和“游”逐漸成為過節的唯一主題。除了端午節本身的風俗與現代生活相隔較遠,還因為受到商業營銷的影響,商業價值小的習俗逐漸被市場淘汰。
而事實上,設置端午節假期的初衷是為了引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現在看來,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

推薦閱讀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信(xin)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zhe)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jia)信(xin)息、錯(cuo)誤信(xin)息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lian)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間刪(shan)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息的知(zhi)識產(chan)權(quan)(quan)歸(gui)網站方所有(包(bao)括但不限于文(wen)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quan)、商標權(quan)(quan)、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展會推薦
展會聚(ju)焦
熱門展(zhan)會
2022年3月18-21日
地點:燈都古鎮會議展覽中心
距開幕33
2022年3月24-26日
地點: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39
2022年4月12-16日
地點:海南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58
2022年4月21-30日
地點: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老展館
距開幕67
2022年4月23-25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距開幕69
2022年4月28-30日
地點: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距開幕74
2022年4月30日-5月3日
地點: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
距開幕76
2022年7月8-11日
地點:廣交會展館、廣州保利世貿展館
距開幕145
2022年9月1-5日
地點:沈陽國際展覽中心
距開幕200
2022年9月8-11日
地點: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207
2022年9月9-12日
地點:貴陽市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距開幕208
2022年9月22-24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距開幕221
2022年9月中上旬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
距開幕229
2022年11月2-4日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262
2022年11月5-10日
地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距開幕265
2022年11月8-13日
地點:珠海國際航展中心
距開幕268
2022年上半年
地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距開幕321
2022年1月15-27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已結束
2022年1月15-29日
地點: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陜西省體育場
已結束
2021年12月18-20日
地點: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
已結束
2021年12月28-31日
地點: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
已結束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44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1286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566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