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duo)跟百(bai)姓日(ri)常生活密(mi)切相(xiang)關的(de)醫療器(qi)械,像大家平時使用的(de)口罩、防(fang)護服和紅外體溫計等都屬(shu)于這類(lei)產品(pin)。小(xiao)編從2020年“全(quan)國醫療器(qi)械安全(quan)宣傳周(zhou)”活動(dong)得知,截止到2020年8月底(di),全(quan)國實(shi)有醫療器(qi)械生產企業和去年相(xiang)比增長了四成,總共26456家。
2020年年初,因為(wei)防(fang)控疫(yi)情(qing)的需要(yao),國家藥監局加速推進醫(yi)療器械應急審批工(gong)作。據統(tong)計(ji),我國醫(yi)用防(fang)護(hu)服、醫(yi)用口罩注冊(ce)證相比于疫(yi)情(qing)前,分別增加了1225.3%、821.4%,其中(zhong)獲(huo)批上(shang)市的可重(zhong)復使用的防(fang)護(hu)服產品已有兩(liang)個。除此之外,先后通過應急審批獲(huo)準上(shang)市的產品還包(bao)括(kuo)49個新型(xing)冠狀病(bing)毒檢測(ce)試劑盒、2個血液凈化設備、8個呼(hu)吸機等(deng)。
國家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鼓勵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國家藥監局扎實推進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改革,將注冊與生產許可“解綁”,優化資源配置。開展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的城市多達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北京、上海、廣東等。截(jie)止到2020年9月,按照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dian)獲(huo)批上市的產品比(bi)2019年增(zeng)長(chang)了近5倍(bei),共計55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