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nian)黔東南州生產總(zong)(zong)(zong)值1293.08億(yi)元,同比增長(chang)2.3%。從各區縣(xian)數據來看,凱里市(shi)自然(ran)穩(wen)居全州16個(ge)縣(xian)市(shi)榜首,而且(qie)首位度非常高,GDP總(zong)(zong)(zong)量為(wei)303.55億(yi)元,超過第二名黎平縣(xian)近200億(yi)元;排在(zai)第二的是黎平縣(xian),GDP總(zong)(zong)(zong)量為(wei)106.60億(yi)元;排在(zai)第三(san)的是榕(rong)江(jiang)縣(xian),GDP總(zong)(zong)(zong)量為(wei)92.98億(yi)元。下面本(ben)文整理了2022年(nian)黔東南州各縣(xian)市(shi)GDP排行(xing)榜、歷年(nian)GDP數據等,一起去詳細內容吧!
根(gen)據市(shi)(州)生產(chan)總(zong)(zong)值(zhi)統一(yi)核算結果,2022年黔東南州生產(chan)總(zong)(zong)值(zhi)1293.08億元,同比(bi)(bi)增(zeng)長(chang)(chang)2.3%。其中,第(di)(di)一(yi)產(chan)業增(zeng)加(jia)值(zhi)273.59億元,同比(bi)(bi)增(zeng)長(chang)(chang)3.6%;第(di)(di)二(er)產(chan)業增(zeng)加(jia)值(zhi)286.78億元,同比(bi)(bi)增(zeng)長(chang)(chang)4.2%;第(di)(di)三產(chan)業增(zeng)加(jia)值(zhi)732.71億元,同比(bi)(bi)增(zeng)長(chang)(chang)1.2%。
2022年黔東南(nan)州(zhou)規模以(yi)上工(gong)業(ye)增加值同比(bi)(bi)增長(chang)2.4%。全(quan)州(zhou)社會消費品零(ling)售(shou)總(zong)額(e)同比(bi)(bi)下(xia)降(jiang)(jiang)3.0%。1-12月(yue),受稅費減、免、緩繳和(he)留抵退稅政(zheng)策(ce)紅利等(deng)因素影響,全(quan)州(zhou)財政(zheng)總(zong)收(shou)入67.44億元,同比(bi)(bi)下(xia)降(jiang)(jiang)41.0%。12月(yue)末,全(quan)州(zhou)金融(rong)機構人(ren)民(min)幣(bi)各項存款(kuan)余(yu)額(e)1887.78億元,同比(bi)(bi)增長(chang)11.0%;人(ren)民(min)幣(bi)各項貸款(kuan)余(yu)額(e)2033.94億元,同比(bi)(bi)增長(chang)14.7%。1-12月(yue),居民(min)消費價格總(zong)指數同比(bi)(bi)上漲(zhang)0.9%。
排行 | 區域 | 2022年GDP(億元) | 2022年增速(%) |
1 | 凱里市 | 303.55 | 1.9 |
2 | 黎平縣 | 106.60 | 2.1 |
3 | 榕江縣 | 92.98 | 2.7 |
4 | 天柱縣 | 88.82 | 0.9 |
5 | 從江縣 | 83.13 | 2.4 |
6 | 黃平縣 | 75.29 | 3.0 |
7 | 鎮遠縣 | 69.45 | 3.1 |
8 | 劍河縣 | 64.67 | 3.5 |
9 | 岑鞏縣 | 62.89 | -0.6 |
10 | 錦屏縣 | 61.11 | 1.3 |
11 | 三穗縣 | 55.65 | 2.1 |
12 | 雷山縣 | 48.04 | 3.2 |
13 | 麻江縣 | 47.50 | 0.3 |
14 | 丹寨縣 | 47.07 | 4.4 |
15 | 臺江縣 | 44.98 | 9.0 |
16 | 施秉縣 | 41.36 | 3.3 |
注:以上(shang)數據(ju)來源于各(ge)地區統計局及人民政(zheng)府網站發布(bu)的年(nian)度(du)國民經濟(ji)和社(she)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初步(bu)核算數據(ju),部分數據(ju)因(yin)四舍五入的原因(yin),存在著與分項(xiang)合計不等的情況(kuang),數據(ju)截止更(geng)新(xin)至2022年(nian)12月(yue)。以上(shang)數據(ju)僅供您參(can)考(kao)。如有不準(zhun)確之處,請(qing)及時反饋。
年份 | GDP(億元) | 第一產業(億元) | 第二產業(億元) | 第三產業(億元) |
2021年 | 1255.03 | 260.67 | 274.56 | 719.81 |
2020年 | 1195.69 | 244.74 | 264.68 | 686.27 |
2019年 | 1123.04 | 223.73 | 251.08 | 648.23 |
2018年 | 1023.89 | 211.30 | 228.59 | 584.00 |
2017年 | 904.15 | 196.98 | 204.34 | 502.83 |
2016年 | 792.92 | 184.39 | 193.42 | 415.11 |
2015年 | 734.22 | 159.13 | 183.47 | 391.62 |
2014年 | 643.25 | 121.28 | 171.72 | 350.25 |
2013年 | 561.16 | 106.81 | 156.67 | 297.68 |
2012年 | 473.84 | 96.53 | 141.23 | 236.08 |
2011年 | 378.58 | 75.75 | 113.58 | 189.25 |
注:以上數(shu)(shu)(shu)據來源于(yu)各地區統計局(ju)及人民政府網(wang)站發(fa)布的統計年(nian)鑒,2011~2018年(nian)數(shu)(shu)(shu)據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cha)后修訂數(shu)(shu)(shu)據,2019~2020年(nian)為最終核實數(shu)(shu)(shu),2021年(nian)使用數(shu)(shu)(shu)據為快(kuai)報數(shu)(sh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