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suan),2022年吉(ji)林(lin)(lin)省地區生(sheng)產總(zong)值(zhi)13070.24億(yi)(yi)元,按不變價格計算(suan),同比下(xia)(xia)降1.9%。從各(ge)地級(ji)市數據來看(kan),長春市GDP總(zong)量(liang)最高,為(wei)6744.56億(yi)(yi)元,增速-4.5%;吉(ji)林(lin)(lin)市GDP總(zong)量(liang)位居(ju)第二,為(wei)1517.89億(yi)(yi)元,增速為(wei)-1.9%;松原市GDP總(zong)量(liang)位居(ju)第三,為(wei)872.75億(yi)(yi)元,增速為(wei)3.1%。下(xia)(xia)面本文整理了2022年吉(ji)林(lin)(lin)省各(ge)城市GDP排行榜(bang)、歷年GDP數據等(deng),一起去看(kan)看(kan)詳(xiang)細內(nei)容(rong)吧(ba)!
根據地區生(sheng)產總值(zhi)統一(yi)核算(suan)結果(guo),2022年(nian)吉林省地區生(sheng)產總值(zhi)13070.24億(yi)元,按不變價格計算(suan),同(tong)比(bi)(bi)下降1.9%,降幅比(bi)(bi)一(yi)季度收窄6.0個百分(fen)點。分(fen)產業(ye)看,第一(yi)產業(ye)增加值(zhi)1689.10億(yi)元,同(tong)比(bi)(bi)增長4.0%;第二產業(ye)增加值(zhi)4628.30億(yi)元,同(tong)比(bi)(bi)下降5.1%;第三產業(ye)增加值(zhi)6752.84億(yi)元,同(tong)比(bi)(bi)下降1.2%。
排行 | 區域 | 2022年GDP(億元) | 2022年增速(%) |
1 | 長春市 | 6744.56 | -4.5 |
2 | 吉林市 | 1517.89 | -1.9 |
3 | 松原市 | 872.75 | 3.1 |
4 |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 838.87 | 3.1 |
5 | 通化市 | 590.86 | 2.9 |
6 | 四平市 | 581.71 | 3.9 |
7 | 白城市 | 574.86 | 2.9 |
8 | 白山市 | 541.76 | -1.3 |
9 | 遼源市 | 501.01 | 3.8 |
10 | 梅河口市 | 290.09 | 3.9 |
11 | 長白山 | 15.88 | -5.2 |
注:以上數(shu)據(ju)(ju)來(lai)源于各地區統計(ji)局及人民政府網站發布的年度國民經濟(ji)和社(she)會發展(zhan)統計(ji)公報中的初步核算(suan)數(shu)據(ju)(ju),部分數(shu)據(ju)(ju)因(yin)四舍五入(ru)的原因(yin),存在著與分項(xiang)合(he)計(ji)不(bu)等的情況(kuang),數(shu)據(ju)(ju)截止更新至2022年12月。以上數(shu)據(ju)(ju)僅供您(nin)參考。如有不(bu)準確之處,請及時(shi)反(fan)饋。
年份 | GDP(億元) | 第一產業(億元) | 第二產業(億元) | 第三產業(億元) |
2021年(nian) | 13235.52 | 1553.84 | 4768.28 | 6913.40 |
2020年 | 12255.98 | 1553.04 | 4319.86 | 6383.08 |
2019年 | 11726.82 | 1287.32 | 4134.82 | 6304.68 |
2018年 | 11253.81 | 1160.71 | 4051.52 | 6041.58 |
2017年 | 10922.00 | 1095.36 | 3995.45 | 5831.19 |
2016年 | 10427.00 | 1130.05 | 3901.42 | 5395.53 |
2015年 | 10018.00 | 1270.64 | 3837.76 | 4909.60 |
2014年 | 9966.54 | 1270.21 | 3804.85 | 4891.48 |
2013年 | 9427.89 | 1250.24 | 3572.13 | 4605.52 |
2012年 | 8678.02 | 1195.63 | 3315.15 | 4167.24 |
2011年 | 7734.64 | 1105.87 | 2931.42 | 3697.35 |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各地區統(tong)計(ji)局及人民政府網(wang)站發布的(de)統(tong)計(ji)年鑒,2011~2018年數據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cha)后修訂數據,2019~2020年為最終核(he)實數,2021年使用數據為快報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