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年輕的時候是熾熱的
人們(men)接受最為(wei)普(pu)遍的(de)宇(yu)宙學模型是(shi)所謂的(de)“宇(yu)宙大爆炸(zha)”。宇(yu)宙微波背景輻射(CMBR)的(de)發現已經(jing)對此加以了證明(ming)。但(dan)是(shi)嚴格地說沒有人知道究竟是(shi)什么(me)發生了“爆炸(zha)”,我們(men)只是(shi)通(tong)過推論(lun)得知宇(yu)宙在誕(dan)生時(shi)候是(shi)無(wu)限熾熱的(de),并(bing)會隨(sui)著膨脹逐漸冷卻。
宇宙在膨脹(zhang)剛開始幾分鐘(zhong)的(de)時候溫(wen)度(du)大約是 10 億 K,1 秒(miao)鐘(zhong)的(de)時候溫(wen)度(du)是 100 億 K。與之(zhi)相比(bi)今天(tian)宇宙的(de)平均溫(wen)度(du)只有 2.725 K。
2、隨著年齡的增長,宇宙會變得越來越寒冷
對遙遠星系的觀測(ce)表明(ming),宇宙的膨脹在(zai)加速(su)。這顯示宇宙會逐漸(jian)冷(leng)卻,并很有(you)可能難逃“大凍結”的命運。
導致(zhi)“大凍結(jie)”的原因是缺乏熱源(能(neng)量),也(ye)被(bei)稱為“熱寂”。威爾(er)金(jin)森微波各向(xiang)異性(xing)探測(ce)(ce)器(WMAP)對當前宇宙(zhou)的幾何結(jie)構和密度所作(zuo)的精確(que)探測(ce)(ce)傾(qing)向(xiang)這(zhe)個結(jie)果。
3、宇宙的直徑超過 1500 億光年
當前對(dui)整個宇(yu)(yu)宙(zhou)(zhou)寬(kuan)度(du)的估計大(da)約是(shi) 1500 億光年(nian)。雖然不同年(nian)齡段的宇(yu)(yu)宙(zhou)(zhou)這一數值極為不一致,但(dan)是(shi)假如(ru)你(ni)考慮到宇(yu)(yu)宙(zhou)(zhou)在加速(su)膨脹,就比較好理解。
4、宇宙誕生已有 137 億年
同樣值(zhi)得(de)注意的是(shi)這(zhe)一(yi)數字的精確度(du)已經高于 1%。它是(shi)由研究(jiu)小組從 WMAP 采集到的所有必需信息中得(de)出的,而這(zhe)些信息的來源是(shi)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探測。
傳統方(fang)式也對此數據有貢獻,比如對特(te)定放射性原(yuan)子核豐度的(de)測算(suan)。球狀星團(tuan)內大(da)多含有最古老的(de)恒星,對這些星團(tuan)的(de)觀測結(jie)果也指向相(xiang)近結(jie)果。
5、地球不平坦,但宇宙是平坦的
基于愛(ai)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宇宙(zhou)的存在形(xing)式可能會有三種:開放、閉合或平坦。同(tong)樣(yang)是(shi) WMAP ,它對 CMBR 的觀(guan)測結果(guo)證明(ming)——宇宙(zhou)是(shi)平坦的。
這(zhe)種(zhong)幾何結構(gou)和其不可見的固有本性(xing)即所謂的暗能(neng)量(liang),共同導致(zhi)了宇宙的最終(zhong)命(ming)運(yun)——“大(da)凍結”。
6、宇宙的大尺度結構
在最大(da)的(de)結構上,宇(yu)宙是(shi)(shi)由(you)纖維狀結構、巨洞、超(chao)星(xing)系團、星(xing)系群和(he)(he)星(xing)系團組成(cheng)的(de)。超(chao)星(xing)系團由(you)星(xing)系群和(he)(he)星(xing)系團組成(cheng)。超(chao)星(xing)系團可以(yi)是(shi)(shi)“壁”的(de)一(yi)部(bu)分,而“壁”是(shi)(shi)纖維狀結構的(de)一(yi)部(bu)分。
巨大(da)而空曠的(de)空間(jian)被(bei)稱為“巨洞”。根(gen)據對 CMBR 的(de)探(tan)測,在(zai)宇宙發展的(de)極(ji)早期階段,宇宙不同方向的(de)溫度有細(xi)微不同,這(zhe)些不同最(zui)終使物質在(zai)宇宙的(de)某(mou)些部分(fen)聚集成(cheng)團,而其它部分(fen)變得相當空曠。
7、宇宙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我們無法看到的東西構成的
通過不同波長的電磁(ci)光譜,如無(wu)(wu)線電波、紅外線、X 線以及(ji)可(ke)見光,我(wo)(wo)們可(ke)以看到看到宇(yu)宙的很大一(yi)部(bu)分。但(dan)是(shi)(shi)不幸的是(shi)(shi),更大部(bu)分的宇(yu)宙,無(wu)(wu)論我(wo)(wo)們用什么頻率(lv)都無(wu)(wu)法看到。
引力透鏡、溫度(du)分(fen)布、星(xing)系的(de)軌道速(su)度(du)和自轉速(su)度(du)等現象(xiang)都表明(ming)可能(neng)存(cun)(cun)在著一種(zhong)下落不(bu)明(ming)的(de)物質(zhi)。明(ming)確地說,這些觀測結果都顯示有暗(an)物質(zhi)存(cun)(cun)在。另一種(zhong)不(bu)可見(jian)的(de)實體(ti)本性是(shi)(shi)所謂的(de)暗(an)能(neng)量,它被(bei)認為是(shi)(shi)星(xing)系加速(su)遠去的(de)原因。
8、宇宙沒有中心
宇(yu)宙沒有中心(xin)。星(xing)系(xi)的中心(xin)并(bing)(bing)不是宇(yu)宙的中心(xin),因為(wei)星(xing)系(xi)并(bing)(bing)非是整個宇(yu)宙。宇(yu)宙沒有中心(xin)。每個星(xing)系(xi)都(dou)在互相(xiang)遠離。
9、每個星系都在以最快的速度互相遠離
星系都(dou)在加速互相遠離(li)。實際上,根(gen)據最(zui)新的數據,有(you)人相信宇宙可能會以“大撕裂”告終(zhong)。屆時每一個原(yuan)子都(dou)會分崩離(li)析(xi)。
這個理(li)論源自觀測到(dao)的宇宙加(jia)速膨脹(zhang)。持這樣(yang)徹底大(da)災難命(ming)運觀點的科學家相信,這種膨脹(zhang)永遠(yuan)都不會停(ting)止,因(yin)此一切都會四(si)分五(wu)裂(lie)。
10、要更深刻地了解宇宙,我們必須對比原子還小的結構進行研究
自打宇宙學家開(kai)始(shi)用大爆炸模型(xing)在時間上追(zhui)溯遠古事件,他們(men)(men)專注宏觀宇宙的(de)目(mu)光(guang)便開(kai)始(shi)投向越(yue)來(lai)越(yue)小(xiao)的(de)空間。他們(men)(men)知(zhi)道,隨(sui)著對(dui)過去的(de)推(tui)論不斷深入(ru),他們(men)(men)越(yue)來(lai)越(yue)接(jie)近一個(ge)極(ji)熱、極(ji)密(mi)、極(ji)小(xiao),而且擁(yong)有極(ji)端高能的(de)宇宙。
這樣的環境顯然(ran)存在于對(dui)微(wei)觀世界(jie)進(jin)行研究(jiu)的粒(li)子(zi)物理領域。所(suo)以,在最(zui)新的研究(jiu)中,宇宙學和粒(li)子(zi)物理開始不可避(bi)免(mian)地進(jin)行合(he)作。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