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li)彰化師(shi)(shi)范大(da)學(xue)(英語(yu):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NCUE),簡稱彰師(shi)(shi)大(da)或彰化師(shi)(shi)大(da),是臺灣三座師(shi)(shi)范大(da)學(xue)之一。
2007年,彰師(shi)大獲得教(jiao)育部“教(jiao)學卓越(yue)計劃(hua)”獎勵(li)補助新臺幣4410萬元。2008年為教(jiao)育部25所“大學繁星計劃(hua)”大學之(zhi)一。
2008年5月(yue)9日至(zhi)13日期間,彰(zhang)化師大(da)主辦中華民國(guo)97年全國(guo)大(da)專校院運動會。
2013年發布的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在兩岸四地高校中列第71位,臺灣地區第22位。
充(chong)分運(yun)用該校擁有的師資與設備(bei)等優勢,積極(ji)進行下(xia)述相關(guan)事項,以(yi)(yi)達服務社會(hui)(hui),建(jian)立以(yi)(yi)知(zhi)識為(wei)本的學習型社會(hui)(hui),具體(ti)作法為(wei):
開(kai)辦“創(chuang)新”、“再學(xue)習(xi)”、“網上學(xue)習(xi)”、“文化創(chuang)意產(chan)業”以及(ji)“科技與人(ren)文知(zhi)識素(su)養”的(de)推廣(guang)課程,并提升該(gai)校的(de)競爭力。
獎(jiang)勵進行課程(cheng)改(gai)革,并進行“國際化課程(cheng)調查與(yu)(yu)研究”,使系所課程(cheng)能與(yu)(yu)世(shi)界潮流(liu)并駕齊驅,訂定“網路(lu)課程(cheng)獎(jiang)勵辦法”,獎(jiang)助發展“數(shu)位教材”及開授“網路(lu)課程(cheng)”。
協助教(jiao)師推(tui)廣教(jiao)學:成立“彰化師大(da)出版社”部(bu)門,鼓勵(li)師生出版書籍,并建立“網(wang)(wang)路教(jiao)室(shi)系統(tong)”,方便教(jiao)師發展網(wang)(wang)路教(jiao)材及開(kai)授(shou)網(wang)(wang)路課程。
透過推廣(guang)教(jiao)育(yu),提供多元開放的課程,滿足(zu)社區(qu)民眾(zhong)的不同(tong)需求(qiu)。因應地(di)區(qu)產業需求(qiu),結合區(qu)域(yu)文化特色,兼(jian)顧學(xue)術研究(jiu)的提升與民眾(zhong)生活(huo)的改善,帶動地(di)方建設與繁榮。
加強辦理(li)在職人員的(de)推薦甄(zhen)試,以及學位、證書或學分證明的(de)推廣教(jiao)(jiao)育,提供(gong)成人回流參與高等教(jiao)(jiao)育的(de)機會,達成終身學習(xi)的(de)目(mu)標(biao)。
建立與產(chan)業(ye)間理想的(de)互動關系,資源共享,促進學校發展與社(she)會的(de)進步,開辦產(chan)業(ye)高階領(ling)導人專班(ban),提(ti)高產(chan)學合作(zuo)的(de)效(xiao)能。
加強高中(zhong)宣(xuan)傳及研議(yi)招生策略:增加該校(xiao)優秀學生返(fan)校(xiao)演講次數、敦請資深(shen)或杰出教授赴高中(zhong)演講。積極參與大(da)學博覽(lan)會(hui)、舉辦高中(zhong)師生研習營,有效(xiao)輔(fu)導各中(zhong)學對該校(xiao)系所之認識、強化印制宣(xuan)傳品,如精美(mei)系所宣(xuan)傳小冊及圖文(wen)(wen)并茂之學校(xiao)簡介與呈現地區文(wen)(wen)物特(te)色(se)的地圖。
新(xin):日日求新(xin),拓(tuo)展生動教育
本:事事求本,復興中華文(wen)化
精:步(bu)步(bu)求精,發揚科學精神
行:時(shi)時(shi)求行,實(shi)踐力行哲學
創新(xin)、務本、專精、力行
兼顧教(jiao)學、研究與服務的(de)一流大學,培育(yu)具有通識(shi)及專(zhuan)業的(de)學生(sheng),促進(jin)教(jiao)師同仁(ren)學術(shu)形象(xiang),連結國內外發(fa)展(zhan)脈動(dong),提升(sheng)學校競爭力,以達永續發(fa)展(zhan)。
考量(liang)各學(xue)術領域(yu)的(de)特性,戮力(li)(li)提升(sheng)教學(xue)與研(yan)究素質(zhi),成為(wei)(wei)以(yi)“教學(xue)為(wei)(wei)本,研(yan)究為(wei)(wei)先(xian)”的(de)大學(xue),并建立與社區、產業(ye)界緊密的(de)伙(huo)伴(ban)關(guan)系。全力(li)(li)發展該校(xiao)系、所與中(zhong)心的(de)功能,理(li)論與實務并重,俾培育(yu)國家社會菁英與中(zhong)堅人才(cai)。
“轉(zhuan)型.卓越.國際化:合力(li)建造嶄(zhan)新(xin)彰(zhang)化師大”
明(ming)道:知(zhi)名藝(yi)人。
楊宗(zong)緯:知名歌手。
李乙(yi)明:現任(ren)國立臺北教育大(da)學特教系副教授,專(zhuan)長資(zi)優(you)、創造(zao)力。
楊忠和(he):彰(zhang)師大(da)特教系畢業。曾任彰(zhang)師大(da)體育系主任、臺北體院校長、前任體委(wei)會主委(wei)。
1745年(清(qing)朝乾隆十年),該校位(wei)于彰(zhang)化市八(ba)卦山北麓,臺灣鄉賢為(wei)紀念明儒(ru)陳獻章先生,并宏(hong)揚其“主養志、重實(shi)踐”之儒(ru)學精神(shen),在(zai)此創立書(shu)院,以陳氏名號白沙(sha)為(wei)名,稱為(wei)白沙(sha)書(shu)院。
1970年(民國69年)一(yi)月,臺灣省(sheng)政府為提高本省(sheng)中(zhong)(zhong)等(deng)學校(xiao)師資素質(zhi),促進中(zhong)(zhong)等(deng)教育(yu)之革(ge)新,在現址創設臺灣省(sheng)中(zhong)(zhong)等(deng)教師研習會,因向往(wang)獻章先生精神,會址定(ding)名為白沙山莊,該(gai)校(xiao)成立后一(yi)直(zhi)沿用。
1971年(nian)(nian)(民國(guo)60年(nian)(nian))八月,成(cheng)立“臺灣省立教育學院”。
1980年(民國(guo)69年)七月(yue),配合中央教育(yu)(yu)政策,該校改(gai)隸教育(yu)(yu)部,更名為“國(guo)立臺灣教育(yu)(yu)學院(yuan)”。
1989年(民國(guo)78年)八月(yue),為(wei)配(pei)合全國(guo)師(shi)(shi)(shi)范(fan)(fan)專科學(xue)校改制師(shi)(shi)(shi)院,并負起培養全國(guo)中(zhong)等學(xue)校師(shi)(shi)(shi)資之責任及(ji)提供(gong) 中(zhong)等學(xue)校教(jiao)師(shi)(shi)(shi)進修管道,改制為(wei)“國(guo)立彰化師(shi)(shi)(shi)范(fan)(fan)大學(xue)”,并設有三個學(xue)院: 教(jiao)育(yu)學(xue)院、科學(xue)教(jiao)育(yu)學(xue)院、及(ji)職(zhi)業(ye)教(jiao)育(yu)學(xue)院,共(gong)有9個學(xue)系。
1993年,科學(xue)教育學(xue)院,更名理學(xue)院。
2000年10月,設立文學院。
2002年8月,設立(li)工(gong)學院、管(guan)理學院。
2002年8月,職(zhi)業教育(yu)學院(yuan)(yuan)更名技(ji)術及職(zhi)業教育(yu)學院(yuan)(yuan)。
2004年8月,設立社(she)會科學(xue)暨體育學(xue)院并朝(chao)向綜合大學(xue)發展。
2005年8月,新(xin)團隊成(cheng)立以轉型、卓越、國際化為目(mu)標,合力(li)建造嶄新(xin)彰化師(shi)范大(da)學。
2008年8月,成立進修學(xue)院,共計有8個(ge)學(xue)院,21個(ge)學(xue)系、42個(ge)碩士(shi)班以及13個(ge)博士(shi)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