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bai)營遺(yi)(yi)址位(wei)于湯陰縣城東(dong)白(bai)營鎮白(bai)營村,是中(zhong)國黃河(he)(he)流域(yu)新(xin)石器時代晚期(qi)河(he)(he)南龍山文化遺(yi)(yi)址,分為早(zao)、中(zhong)、晚三(san)期(qi)。遺(yi)(yi)址面積約18200平(ping)方(fang)米(mi)。
遺址的(de)(de)河南龍(long)山文(wen)(wen)化層堆積厚,保(bao)存(cun)較好,內(nei)涵豐富,是豫北地區龍(long)山文(wen)(wen)化遺址的(de)(de)典型(xing)代表,對研究當(dang)時社會狀況、文(wen)(wen)化交流具有重(zhong)要的(de)(de)價值和意(yi)義(yi)。2013年5月,被國(guo)(guo)務院核定公布(bu)為(wei)第七批(pi)全(quan)國(guo)(guo)重(zhong)點(dian)文(wen)(wen)物保(bao)護單位。
面積3萬(wan)多平方米。1976~1978年安陽地區文物(wu)管理(li)委員會(hui)3次進(jin)行發掘。
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并經(jing)校(xiao)正,早期(qi)為公元前(qian)2590年,晚期(qi)為前(qian)2200~前(qian)2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