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鄧(deng)(deng)仕俊出生于四川(chuan)省通(tong)江縣(xian)苦草壩鄧(deng)(deng)家(jia)灣。幼年貧苦,出世3個月(yue),父親(qin)就患肺癆離開了人間。他(ta)在苦難中長到(dao)11歲(sui),便給地主家(jia)當長工。
土地革命(ming)戰爭時期,任四川通江縣(xian)獨立營排長,紅(hong)四方(fang)面軍第(di)四軍12師師部書記(ji),紅(hong)四方(fang)面軍總部作(zuo)戰參(can)謀,軍委作(zuo)戰部參(can)謀。參(can)加了長征。
1932年,參加中國工(gong)農紅軍,任班長半(ban)年后升為排(pai)長。在亭子廟山打退(tui)敵(di)(di)人(ren)三(san)次沖鋒(feng),指揮全排(pai)追擊逃敵(di)(di)20里。并先后在連、營、團部當文書。長征(zheng)時,紅10師和紅12師合并,調任師部任技(ji)術書記。
1933年,加入中國(guo)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了川陜革命(ming)根據地的宣(xuan)達戰役。
1934年3月(yue),參(can)加川陜蘇區反“六路(lu)圍(wei)攻”戰役。7月(yue),參(can)加萬源保衛戰。
1935年,任紅四方(fang)面軍總部作戰(zhan)參(can)謀,參(can)加陜南(nan)戰(zhan)役。
1936年,到(dao)紅軍大(da)學學習(xi),轉入中(zhong)國共產(chan)黨,任129師司(si)令部作(zuo)戰參謀(mou)。
抗日戰爭(zheng)時期,任(ren)中國人(ren)民抗日軍(jun)政大學區隊(dui)(dui)長(chang),八路(lu)軍(jun)129師司令部作(zuo)(zuo)戰參謀,作(zuo)(zuo)戰股股長(chang),作(zuo)(zuo)戰科(ke)副科(ke)長(chang)、科(ke)長(chang),參謀隊(dui)(dui)隊(dui)(dui)長(chang)兼(jian)政治委員,太岳軍(jun)區司令部作(zuo)(zuo)戰科(ke)科(ke)長(chang)。
1940年,參(can)加百團大戰(zhan)。
1941年(nian),參加“晉察冀1941年(nian)秋季反(fan)掃蕩(dang)戰役”。
1943年(nian),升(sheng)任(ren)太(tai)岳軍區(qu)(qu)參(can)謀(mou)處(chu)長,他多次要求下部隊,先到太(tai)岳軍區(qu)(qu)第2軍分區(qu)(qu)任(ren)參(can)謀(mou)長,升(sheng)任(ren)太(tai)岳軍區(qu)(qu)參(can)謀(mou)長后(hou),又到23旅(lv)(lv)擔任(ren)副旅(lv)(lv)長,參(can)與臨(lin)汾(fen)(fen)戰(zhan)(zhan)役,他主管炮(pao)兵,運用炮(pao)火轟擊和(he)(he)坑道爆破相配合的戰(zhan)(zhan)法,攻(gong)打臨(lin)汾(fen)(fen)。鄧(deng)仕俊(jun)任(ren)24旅(lv)(lv)旅(lv)(lv)長后(hou),在太(tai)原戰(zhan)(zhan)役中表現(xian)出色(se),24旅(lv)(lv)一(yi)氣拿下6個陣(zhen)地,和(he)(he)閻錫(xi)山(shan)主力(li)30師血戰(zhan)(zhan),鄧(deng)仕俊(jun)巧妙指揮(hui)炮(pao)兵殲(jian)敵,24旅(lv)(lv)攻(gong)占了太(tai)原城外四大要塞之一(yi)小窯頭。后(hou)又參(can)加扶眉戰(zhan)(zhan)役、成都(dou)戰(zhan)(zhan)役。
解放戰爭時期,任(ren)太岳軍區參(can)謀(mou)長、晉(jin)冀魯豫野戰軍第八(ba)縱隊(dui)23旅(lv)副旅(lv)長、華北野戰軍第一兵(bing)團第八(ba)縱隊(dui)24旅(lv)旅(lv)長、第十八(ba)兵(bing)團60軍180師師長、60軍參(can)謀(mou)長。
中華人民共和(he)國成立后,任川(chuan)西軍區綿陽軍分(fen)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0軍副(fu)軍長(chang)兼參謀長(chang)。
1951年,鄧仕俊入朝作戰,任中(zhong)國人(ren)民志愿(yuan)軍(jun)第60軍(jun)副(fu)軍(jun)長(chang)兼參(can)謀長(chang),參(can)加(jia)了(le)第五次戰役。
1953年,夏季反擊(ji)戰役(yi)(yi)和金城戰役(yi)(yi),鄧仕俊協助指揮作戰上百次,榮獲朝鮮(xian)民主主義共和國一級自(zi)由獨立勛章、二級國旗勛章。
1953年,回國后,任60軍副(fu)軍長。
1958年,入高等(deng)軍事學(xue)院基(ji)本系學(xue)習(xi),
1960年,軍事學院(yuan)畢業,任南(nan)京軍區副參謀長。
1967年2月,出車(che)禍,撞傷(shang)頭顱和脾臟,左臂和兩根(gen)肋(lei)骨(gu)骨(gu)折。
1983年,離(li)休。
在戰爭(zheng)年代5次負傷,是二等甲級殘疾軍人。
1993年10月28日(ri),病(bing)逝于(yu)南京(jing),享年75歲。
榮(rong)獲(huo)朝鮮民主(zhu)主(zhu)義(yi)共和國一級自由(you)獨立勛(xun)章(zhang)、二級國旗勛(xun)章(zhang)。
1955年,被授(shou)予少將軍銜,榮(rong)獲三級八(ba)一勛(xun)(xun)章(zhang)(zhang)、二級獨立自由勛(xun)(xun)章(zhang)(zhang)、一級解放勛(xun)(xun)章(zhang)(zhang),一級紅星功勛(xun)(xun)榮(rong)譽章(zhang)(zhang)。
1988年8月(yue),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zhang)。
鄧仕俊是中(zhong)國共(gong)產黨的優(you)秀(xiu)黨員、久經考驗的忠(zhong)誠(cheng)的共(gong)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ge)命(ming)家、中(zhong)國人民(min)解放軍優(you)秀(xiu)的軍事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