魴魚(yu)即鳊魚(yu),亦稱(cheng)長身鳊、鳊花、油鳊,在(zai)(zai)(zai)中(zhong)國,鳊魚(yu)也為(wei)三角魴、 團(tuan)頭魴(武昌魚(yu))的統稱(cheng)。因其(qi)肉質(zhi)嫩滑,味道鮮美(mei),是(shi)中(zhong)國主(zhu)要淡水養殖魚(yu)類之(zhi)一(yi)(yi)。河(he)南洛(luo)陽伊河(he)的魴魚(yu)在(zai)(zai)(zai)古時(shi)就比較有名,唐代(dai)有“洛(luo)鯉、伊魴,貴于牛羊” 一(yi)(yi)說(shuo),《詩經(jing)》上也有“豈其(qi)食(shi)魚(yu),必河(he)之(zhi)魴”之(zhi)說(shuo),說(shuo)明魴魚(yu)在(zai)(zai)(zai)古代(dai)是(shi)很名貴 的食(shi)用魚(yu)之(zhi)一(yi)(yi)。魴魚(yu)富含蛋白質(zhi)、脂(zhi)肪及各種人體(ti)所需的氨基(ji)酸。魴魚(yu)性溫(wen)、味 甘,具有補虛養血(xue)、益脾健胃、祛(qu)風除寒等功效。
食物詳情
適(shi)宜(yi)人群:貧血體(ti)虛、營養不良、食欲(yu)不振者。不適(shi)宜(yi)人群:慢性(xing)痢疾患(huan)者忌食。 選 購 宜(yi):鳊魚(yu)體(ti)扁側,呈長棱(leng)形,背(bei)隆起明顯,頭小、口小,體(ti)側灰塵色(se)并有 淺棕色(se)光澤(ze),背(bei)色(se)深,腹色(se)淺,腹色(se)淺,鱗片中(zhong)等大小,臀鰭較長,尾柄短,尾 鰭分叉(cha)深。肉細(xi)嫩肥(fei)美,小魚(yu)刺(ci)多(duo),大魚(yu)刺(ci)少(shao)。
選 購 忌(ji):無。
烹(peng) 調 宜:制作 方(fang)法很(hen)多(duo),可清(qing)蒸、紅燒、干炸、煎燜、蔥烤等等。
烹 調 忌: 無。食 用 宜: 獲得后,去(qu)鰓、鱗(lin)、內(nei)臟,洗凈(jing)鮮用。
食(shi) 用 忌:無。
儲 存: 把魚放在 88℃ 的熱水里燙 2 秒,撈起來(lai)放入冰(bing)箱里冷藏,可使魚的保險時間比原來(lai)延長一倍。 推薦食譜(pu) 椰漿魴(fang)(fang)魚排 原料:魴(fang)(fang)魚肉 400 公(gong)克,洋蔥 50 公(gong)克,紅黃(huang)甜椒 50 公(gong)克
做法:
1.魴魚(yu)肉(rou)沾裹(guo)面粉備用。
2.紅黃甜椒(jiao)切絲、 洋蔥(cong)切絲、 紅蘿卜切細(xi)絲。
3. 起鍋以(yi)乳瑪琳熱鍋,放入魚(yu)片煎煮(zhu),加入洋蔥、紅蘿卜(bu)絲。
4.淋入椰漿(jiang)、米酒、 倒入水燜煮(zhu)至滾,加鹽、細砂糖(tang)、雞粉調味 。
5.起鍋(guo)前倒入(ru)太白粉水芶欠盛盤, 撒上紅黃甜椒、香菜即可。
伊河魴魚
水產動物
河南
洛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洛(luo)陽市欒川(chuan)、嵩縣、伊川(chuan)、洛(luo)龍、伊濱(bin)、偃(yan)師(shi)等6個縣(市、區)71個鄉鎮(zhen)(辦事處(chu))。地理(li)坐標為東經111°11′~112°26′,北緯(wei)33°39′~34°50′
伊河(he)魴魚為農產(chan)品地理標志產(cha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