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黃石市博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黃石市博物館,黃石第一個博物館,1979年10月1日建成開館,一直是以銅綠山古礦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為基本陳列。充分展示了古代高超的采礦和冶煉技術,反映了這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受當時規劃的局限性和地理位置影響,黃石博物館一直難以發揮其收藏、陳列、研究的作用。直至1999年黃石市政府正式立項新建黃石博物館,選址黃石市團城山人民廣場東側,2004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2008年12月29日新館落成典禮,并對公眾免費開放。
  • 官網:
  • 地址: 湖北省黃石市下(xia)陸區團(tuan)城山(shan)廣(guang)會路12號
  • 門票: 免費參觀(guan)
  • 開放時間: 09:00~17:00
  • 博物館等級: 國家二級(ji)(文物)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建筑布局

2008年(nian)12月29日新館總占地(di)面(mian)積20.58畝,總建筑面(mian)積6141.27平方(fang)米(mi),3層框架(jia)結(jie)構(gou),是(shi)(shi)以(yi)(yi)青銅文化為(wei)(wei)主題的(de)(de)博物(wu)館。方(fang)形(xing)(xing)、菱形(xing)(xing)、圓形(xing)(xing)的(de)(de)外觀結(jie)構(gou),完(wan)(wan)美(mei)結(jie)合一(yi)體,從各(ge)個(ge)角(jiao)度看(kan)都(dou)非常突出,背后嵌入山(shan)體融于(yu)環境而(er)不顯(xian)體量(liang)過大(da),賦予(yu)整個(ge)博物(wu)館強(qiang)烈的(de)(de)雕塑感。既巧妙地(di)適應了地(di)形(xing)(xing),又為(wei)(wei)主體“中國(guo)印”賦予(yu)陰柔之氣。它象征(zheng)(zheng)著黃石(shi)“外柔內(nei)(nei)剛(gang)”的(de)(de)性格,使整個(ge)博物(wu)館莊嚴而(er)生(sheng)動.館內(nei)(nei)中央玻璃盒子(zi)是(shi)(shi)中央大(da)廳的(de)(de)采(cai)光(guang)井,具有明確的(de)(de)導向性,觀眾每(mei)看(kan)完(wan)(wan)一(yi)個(ge)展(zhan)(zhan)廳都(dou)將經過這個(ge)開敞明亮的(de)(de)過渡(du)空間,不易迷路,而(er)且會減少(shao)疲勞(lao)。所有的(de)(de)走(zou)廊從內(nei)(nei)部通過凹(ao)槽和采(cai)光(guang)帶看(kan)出去都(dou)形(xing)(xing)成(cheng)對景,周圍優美(mei)的(de)(de)山(shan)水景色經過精心“剪裁(cai)”,成(cheng)為(wei)(wei)優美(mei)的(de)(de)畫卷,有是(shi)(shi)博物(wu)館展(zhan)(zhan)品的(de)(de)一(yi)部分(fen),這個(ge)博物(wu)館自身(shen)就(jiu)是(shi)(shi)一(yi)件最(zui)好的(de)(de)藝術品。 黃石(shi)地(di)區豐富(fu)的(de)(de)礦(kuang)產(chan)資源以(yi)(yi)及(ji)悠久的(de)(de)礦(kuang)冶歷史文化,為(wei)(wei)中國(guo)青銅文化的(de)(de)產(chan)生(sheng)和冶金事(shi)業的(de)(de)發展(zhan)(zhan),做出了卓越貢獻,黃石(shi)博物(wu)館以(yi)(yi)“礦(kuang)冶”為(wei)(wei)主題,抓住了黃石(shi)歷史進程中最(zui)本質的(de)(de)特征(zheng)(zheng),是(shi)(shi)一(yi)個(ge)具有鮮(xian)明個(ge)性和地(di)方(fang)特色的(de)(de)展(zhan)(zhan)覽。黃石(shi)博物(wu)館為(wei)(wei)全(quan)國(guo)重點文物(wu)保護(hu)單位、省愛國(guo)主義教育十大(da)示范基地(di)之一(yi)。

基本陳列

《天地一(yi)洪爐(lu)——黃石礦冶(ye)文(wen)化展》 黃石地區豐(feng)富的(de)礦產資(zi)源,為中國(guo)青銅文(wen)化的(de)產生(sheng)和(he)冶(ye)金事業的(de)發展,做出(chu)了卓越貢(gong)獻。展覽以“礦冶(ye)”為主題(ti),抓住了黃石歷(li)史進(jin)程中最(zui)本質的(de)特(te)(te)征,是一(yi)個具有鮮明(ming)個性(xing)和(he)地方特(te)(te)色的(de)展覽。

館藏文物

青銅(tong)(tong)(tong)工(gong)具(ju)系列 春秋(qiu)時期的采礦工(gong)具(ju),有(you)不同大小、重量(liang)的銅(tong)(tong)(tong)斧以及銅(tong)(tong)(tong)錛、銅(tong)(tong)(tong)鐝、銅(tong)(tong)(tong)鑿等,代表了(le)當時社會生產(chan)力的發展水(shui)平。多件為國家一(yi)級(ji)文物。

鐵工具系(xi)列 鐵斧、鐵鉆、鐵錘(chui)、凹字(zi)型鐵鋤、鐵耙(pa)等(deng)鐵制工具,是戰國至漢代(dai)的采礦工具,是青銅時(shi)代(dai)過(guo)渡到鐵器時(shi)代(dai)的產(chan)物。

木絞車(che)軸 出土(tu)于銅(tong)綠山(shan)古礦遺(yi)址,是(shi)戰(zhan)國時期用于礦井提升(sheng)(sheng)的(de)工具(ju),為目(mu)前我國發現時代(dai)最早的(de)一(yi)件木絞車(che)軸,是(shi)研究古代(dai)采(cai)礦提升(sheng)(sheng)技術(shu)的(de)珍品。

重砂測量(liang)木斗系列 為船形、元寶形、長方形等木斗,是古代用(yong)于檢測礦(kuang)石品位高低的(de)工具。用(yong)以指(zhi)導礦(kuang)井井巷的(de)掘進方向(xiang)。

特色活動

古礦井復原 按戰(zhan)國時期古礦井的(de)(de)結構,用1∶1的(de)(de)比例,復原古代(dai)井巷(xiang)并配以聲、光(guang)效果,觀眾可(ke)進入礦井,體驗古代(dai)采礦工(gong)匠的(de)(de)生(sheng)產活動。

礦(kuang)井提(ti)升(sheng) 復制(zhi)古代礦(kuang)井提(ti)升(sheng)的(de)木絞車(che),可供(gong)觀(guan)眾(zhong)操作使(shi)用,讓觀(guan)眾(zhong)了解(jie)絞車(che)的(de)結構、功能及科學原理,以提(ti)高展覽(lan)的(de)趣味性(xing)。

交通信息

交通線路:乘5、8、11、12、13、18路公交車(che)至人民廣場(chang)。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鐘天地之靈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黃石市博物館】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ce)用(yong)(yong)戶提(ti)供信(xin)息(xi)(xi)存(cun)儲(chu)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供”的文章(zhang)/文字均是注冊(ce)用(yong)(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zhe)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quan)、虛假(jia)信(xin)息(xi)(xi)、錯誤(wu)信(xin)息(xi)(xi)或(huo)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yi)時間刪(shan)除或(huo)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權歸(gui)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zi)、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yong)(yong)戶(hu)提供(gong)的(de)商業(ye)信息等),非經許(xu)可不得抄(chao)襲或使(shi)用(yong)(yong)。
提(ti)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57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365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208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011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