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貴州寺廟名錄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旅行人生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弘福(fu)寺(貴州(zhou)省貴陽市)
貴陽弘福寺始建于1672年,由赤松和尚開創,為貴州首剎,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被列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開放寺廟之一。弘福寺占地11433平方米,有三重建筑,共有大小建筑72座;寺內有多處古代遺跡,包括赤松和尚開辟的九曲徑及摩巖石刻、古佛洞、歷代長老塔林等;寺內所存的古今名人詩畫與題字眾多,大山門上有“弘福寺”、“南無阿彌陀佛”等。弘福寺素以祈福靈驗著稱,因此香火十分旺盛。
02
黔明寺
黔明寺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明河畔陽明路,是貴陽市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貴州省佛教協會、貴陽市佛教協會均設于寺內。黔明寺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142座全國重點寺廟之一。該寺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間。清咸豐年間,黔明寺曾改作舒家祠堂。民國年間,廣妙法師移駐于此,藏經日豐,皈依者眾,成為重要叢林。黔明寺歷來是貴陽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抗日戰爭時期,高僧太虛法師和禪宗大德虛云路經貴陽,均在寺內講經說法,聽眾踴躍。1943年在寺內開辦過兩期戰時僧尼訓練班。
03
迎祥寺(貴(gui)州省貴(gui)陽市)
迎祥寺,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青巖鎮南街。始建于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始建者智安法師。清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重修。補造兩廂、韋馱殿、牌坊及圍墻。至道光三十年始完工。后有地方豪紳集資在迎祥寺前旁建一小閣,供奉道教斗姆神;鄉民久而不察,遂將迎祥寺俗稱為「斗姆寺」。迎祥寺于1990年重建進行修建。現有殿宇三重,建筑精美,風格古樸。前面一重是兩層樓宇,下為彌勒殿,上為靈官殿。第二層為大雄寶殿,兩側層為觀音殿、左側為藥師殿,右邊為地藏殿。
04
西普陀寺(貴(gui)州省貴(gui)陽市)
貴陽西普陀寺原名為白云寺,始建于公元1667年以前,是貴州歷史上一座上規模、上檔次、上品位的比丘尼眾道場。西普陀寺總規劃面積39111.26平方米,寺院建筑設計布局合理,充分體現了園林藝術與佛教文化建筑藝術;寺院座北朝南,前有廣場、牌坊,后依青山綠水而建造的天然石壁雕刻塑像,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悲殿、大雄寶殿、鼓樓、地藏殿、禪堂、佛學研究所、送子觀音閣、園林古樹建筑藝術群等。
05
覺園尼庵(an)
覺園尼庵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市區內。始建于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原名為“長生庵”,民國十八年(1929年)曾失火被毀,后重建,改名為“覺園”。覺園尼庵歷經滄桑,多次被毀,多次重修,自1989年至1990年,覺園尼庵改建修復,今已煥然一新。 覺園尼庵現有大雄寶殿、彌勒殿、素菜餐廳等建筑。1992年迎來緬甸尊玉佛及臺灣佛教界大德善信贈送的《大正藏》,現分別供奉在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內,供信眾瞻仰朝拜。覺園尼庵是市中一塊凈土,每逢佛會節日,來敬香、拜佛、吃齋的各方人士近萬人。
06
巢鳳寺(si)
巢鳳寺周邊風景秀麗,古柏參天,樹木蔥蘢,特別是在晨曦初上、夕陽西下時,景色如畫。該寺始建于明初,幾經毀壞和重修,八十年代初,該寺被清鎮縣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遺址被列為清鎮市2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3年底,恢復重建巢鳳寺,第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15日圓滿完成,大雄寶殿、天王殿順利竣工,并在此舉行了佛像開光大典以及系列的法會活動。數百年以來,巢鳳寺香火旺盛,古寺、巨杉、亭池之間曲徑通幽,并載負著巢鳳石的靈氣,周圍的百姓世代風調雨順,民富平安,堪稱黔中圣地。
07
古林寺(si)(貴(gui)州省貴(gui)陽市(shi))
古林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位于烏當區東風鎮后所村,占地近兩千平方米。古林寺距貴州省貴陽市區約二十公里,背靠馬鬃嶺山脈,坐落在土崗之上,居高臨下,俯瞰烏當壩,坐東面西,向著市區方向,清清的魚梁河從前面緩緩流過,環境十分優美。古林寺分前后兩個院落,建筑面積達八百多平方米。前院由大雄寶殿、真武殿、戲樓和廂房組成,后院有觀音殿、千手觀音殿、接引寶殿、開鎖殿和客堂。
08
丹霞山護國寺
護國寺中除珍藏有光緒皇帝御賜之物外,還有趙以炯、翁同龢等人的題匾、楹聯、書畫等。紐約妙覺寺住持洗塵法師捐助寺內計有玉佛、貼金彌勒佛、地藏菩薩、千手觀音及法器等多種。另藏歷次傳戒所用的黃銅“金剛光明寶戒宏范印”及具有千年歷史的《貝葉經》、《貴州省盤縣丹霞山蓮花峰千佛戒同戒錄》等。護國寺的名勝古跡有:丹霞山玉佛寺。護國寺玉佛殿內供坐式玉佛一尊,臥式玉佛一尊,有“玉佛林”之稱。這些玉佛為國內及緬甸、美國佛教界所饋贈,神態安詳,妙相莊嚴,堪稱佛雕中的精品。
09
天臺山(shan)伍龍寺
天臺山伍龍寺是屯堡古寺廟建筑的典范,它雄峙于一峰獨秀的天臺山上,四周城墻懷抱,是軍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伍龍麉是屯堡古寺廟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它始建于明萬歷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建筑專家贊譽為“石頭建筑的典范”、“深山明珠”。它的結構分內外兩部分,外部均用石塊砌壘,與山巖由于風化造成的水平線十分接近,渾然一體,表現出粗獷的性格,墻壁上開 極少的貓窗,一望即知其軍事堡壘的防御功能;
10
東林寺(貴(gui)州省貴(gui)陽市)
東林寺是明朝末年東旭和尚所建。東林寺是明朝末年東旭和尚所建。東旭和尚是四川人,早年隨父親宦官云南,返鄉途中身染狂疾,逗留在野鴨鄉一帶不愿離去。多年后,報經官府同意,“墾田建像,栽竹種杉”修建了東林寺。東旭和尚之所以在此倦意不愿意離去,是因為他是東林黨人,在此隱居逃避權奸之害。20世紀中葉,曾有一位歷史學家對東林寺進行了研究,該歷史學家認為:“要考證貴州佛教史,東林寺是重要一環;要清理禪宗在西南地區傳播的脈絡。
加載更多
以上數據收集于各大網絡平臺,數據截止更新至2019年4月。以上數據僅供您參考。具體數據可到頒布機構官網查閱,如有不準確之處,請及時反饋。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wei)注(zhu)冊(ce)用戶(hu)(hu)提供信息(xi)存儲(chu)空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ce)用戶(hu)(hu)自(zi)主發(fa)布(bu)上傳,不代表(biao)本(ben)站觀點,版權歸原(yuan)作者(zhe)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虛(xu)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或更(geng)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ye)上相(xiang)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網(wang)站方所(suo)有(包括但不(bu)限于文字、圖片(pian)、圖表、著作(zuo)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hu)提(ti)供(gong)的商(shang)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襲(xi)或(huo)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2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1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234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073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