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水石是什么東西
寒水石是一味中藥材,寒水(shui)石(shi)中藥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的晶體。寒水(shui)石(shi)的別名(ming)又叫做凝水(shui)石(shi)、白水(shui)石(shi)、凌水(shui)石(shi)等。我國(guo)寒水(shui)石(shi)產地(di)有內蒙古、甘肅、新疆、山東、安(an)徽、湖(hu)北、湖(hu)南等地(di)。
二、寒水石性味歸經
寒(han)水石圖片
味辛,咸,性寒。入心、胃、腎經(jing)。(摘(zhai)錄自:《本(ben)草(cao)綱目(mu)》)
三、寒水石與石膏的區別
寒水石和石膏是兩種不同的中藥藥材,它們源自不同的礦物晶體。寒水石是硫酸鹽類礦物芒硝的晶體,而中藥石膏則是為含水硫酸鈣的礦石。除了來源不同之外,石膏和寒水石在功效作用、性味歸經等方面都有著很多不同,大家在使用之前應注意仔細鑒別。【中藥石膏的功效與作用>>】
四、寒水石功效與作用
①《本經(jing)》:主(zhu)身熱,腹中(zhong)積聚邪(xie)氣(qi),皮(pi)中(zhong)如(ru)火燒,煩滿(man),水飲之。
②《本(ben)草(cao)經集注》:解巴豆毒。
③《別(bie)錄》:除時(shi)氣熱盛,五臟伏(fu)熱,胃中熱,煩滿,口渴(ke),水腫,小腹(fu)痹。
④《醫學入門》:治小兒丹毒,燒為末(mo),醋調敷(fu)之。
⑤《綱(gang)目》:治小便白(bai),內痹,涼血(xue)降(jiang)火(huo),止牙(ya)疼,堅牙(ya)明目。
⑥《醫林纂要(yao)》:除(chu)妄熱,治(zhi)天行大(da)熱及霍亂吐瀉,心煩口渴,濕熱水(shui)腫(zhong)。
⑦《本草求真》:敷湯火(huo)傷。
⑧《本草(cao)求(qiu)原》:治心腎實熱。
五、寒水石有毒嗎
目前暫無權威醫書注明寒水石的毒性,作為一種藥材,大家在使用(yong)寒(han)水(shui)石(shi)的時(shi)候要注意用(yong)量和用(yong)法(fa),過量或(huo)長期(qi)使用(yong)寒(han)水(shui)石(shi)對身體(ti)健(jian)康總歸是不利(li)的。
六、寒水石的副作用
使用寒水石時(shi),如(ru)劑(ji)量過大,易發生胃腸道不良反(fan)應,如(ru)惡(e)心、腹(fu)瀉等。
七、寒水石的用法和用量
①鵲石散
治(zhi)傷寒發狂,或棄衣奔走,逾墻上屋:寒水石、黃連(lian)(去須)各等(deng)分。上細(xi)末,每(mei)服(fu)二錢,濃(nong)煎甘草湯,放冷調服(fu)。(摘(zhai)錄自:《本事方》)
②風引湯
除熱癱癇:大黃、干(gan)姜、龍骨各四(si)兩(liang),桂枝三(san)(san)(san)兩(liang),甘草、牡蠣(li)各二兩(liang),寒水(shui)石(shi)、滑石(shi)、亦石(shi)脂(zhi)、白石(shi)脂(zhi)、紫石(shi)英、石(shi)膏各六兩(liang)。上十(shi)二味,杵,粗(cu)篩,以韋囊(nang)盛之,取三(san)(san)(san)指(zhi)撮,井花(hua)水(shui)三(san)(san)(san)升(sheng)(sheng),煮三(san)(san)(san)沸(fei),溫服一升(sheng)(sheng)。(摘錄自:《金匱要略》)
③龍腦甘露丸
治風熱(re)心躁,口干狂言(yan),渾身壯熱(re)及(ji)中諸毒:寒水石半斤(燒半日,凈地坑內,盆合,四面濕土壅起,候經宿取出),入甘草(cao)末(mo)、天竺黃各二兩,龍腦二分。糯米膏丸,彈(dan)子大,蜜水磨下。(摘錄自(zi):《姚僧坦集(ji)驗方》)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