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nian)(nian),讀(du)了一年(nian)(nian)初中(zhong),到(dao)江西的(de)偏僻小山村,開始了務農(nong)的(de)生活,在此(ci)期間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
1975年,被(bei)推薦到上海(hai)交(jiao)通大學鑄造工藝與裝備專業(ye)學習(xi)。
1978年,考取了上海交通(tong)大學鑄造專業的研究生。
1981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研(yan)究生(sheng)畢業(ye)后留(liu)校(xiao)工作。
1986年(nian),受日(ri)本三菱輕金屬(shu)公司技術開發中(zhong)心邀請赴日(ri)做高級(ji)客(ke)座研(yan)究員,從事(shi)鋁基復合(he)材料的開發工作 。
1987年底,回國參與了上海大眾桑(sang)塔納(na)轎車(che)鎂合金(jin)變速箱的(de)國產化工作。
2000年,參(can)與(yu)創建了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并擔任中心主任。
2008年,建立(li)了“通用-交大(da)先(xian)進材料與制造聯(lian)合實驗(yan)室(shi)”。
2009年,創(chuang)建“上海市鎂(mei)材料工程技術中心”,開展鎂(mei)基(ji)能源與(yu)生物(wu)醫(yi)用材料研(yan)究。
2013年,當選(xuan)為中國工(gong)程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shi)。
截至2017年2月,在(zai)鎂研究領域發表SCI論(lun)文308篇(pian)(其中3篇(pian)入選(xuan)近10年ESI高引(yin)用(yong)論(lun)文),累計被引(yin)用(yong)次(ci)數達2469次(ci)。
2016年,榮獲(huo)上海市科技功(gong)臣(chen)獎。
2013年,被評為中國工(gong)程(cheng)院院士(shi) 。
2007年,榮獲上海(hai)市技術發明一等獎。
2006年,榮獲(huo)國(guo)家(jia)技術發(fa)明二等獎。
2006年,榮獲(huo)國防科技進(jin)步二等獎。
2003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er)等獎。
2001年,榮獲上海市(shi)科技進(jin)步二等(deng)獎。
2000年(nian),被評為(wei)全國先進工作者。
1998年(nian), 被評為上海市(shi)勞動模范。
1988年(nian),榮獲國防專(zhuan)用國家(jia)級科技(ji)進步三(san)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