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xi)。
1961年(nian),在前蘇聯科(ke)學院(yuan)應用地球(qiu)物(wu)理(li)研究所獲副博士(shi)學位。
回國(guo)(guo)后(hou)在(zai)中(zhong)國(guo)(guo)科(ke)學(xue)(xue)院(yuan)地球物(wu)理研究所和(he)大(da)氣物(wu)理研究所工作(zuo),曾(ceng)任大(da)氣物(wu)理研究所所長、中(zhong)國(guo)(guo)氣象(xiang)學(xue)(xue)會理事長、中(zhong)國(guo)(guo)工業與應(ying)用數學(xue)(xue)學(xue)(xue)會理事長。
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yuan)學部委(wei)員(yuan)(院(yuan)士)。
1984年(nian) - 1993年(nian),擔任(ren)中國科學(xue)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
1985年 - 1993年,擔任(ren)大氣(qi)科學(xue)和(he)地球流體力學(xue)數值模(mo)擬國家(jia)重(zhong)點實(shi)驗室主任(ren)。
1994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5年,當(dang)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yuan)院(yuan)士(shi)。
2014年(nian),當選(xuan)美國氣象學(xue)會榮譽會員。
198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cheng)號。
1988年,項目《大氣中(zhong)擾動(dong)的演變過(guo)程及其與基流的相互作用(yong)》榮獲“中(zhong)國科學(xue)院(yuan)自然科學(xue)獎(jiang)一等(deng)獎(jiang)”。
1989年,項目(mu)《計算地球(qiu)流體力學研究》榮(rong)獲“中(zhong)國(guo)科學院自(zi)然科學獎(jiang)一等獎(jiang)”。
1990年,項(xiang)目《大氣環流模式設計和基本氣候數值模擬》榮獲“中(zhong)國(guo)科(ke)學院自(zi)然(ran)科(ke)學獎一(yi)等獎”。
1995年,榮獲“何(he)梁(liang)何(he)利科技進步(bu)獎”。
1998年,項目《氣候系統模式、氣候數值模擬與氣候預測(ce)理論研究》榮獲“中國科學院(yuan)自然(ran)科學獎一等獎”。
2005年,項目《氣候(hou)數值模式、模擬及氣候(hou)可(ke)預(yu)報性研究》榮獲“國家(jia)自然科學二等(deng)獎”。
2016年06月(yue),榮(rong)獲“第(di)61屆國際氣象組織獎”。
2020年01月10日,榮獲(huo)“國家最高科(ke)學技(ji)術(shu)獎(jiang)”。
1992年 - 1997年,擔(dan)任(ren)中國(guo)共產黨第(di)十(shi)四屆中央委(wei)員(yuan)會候補委(wei)員(yuan)。
2003年(nian) - 2008年(nian),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e)商會議第十屆全(quan)國委員(yuan)會委員(yuan)。
1995年 - 2000年,擔任中國工業與應用數(shu)學學會理事長。
1996年 - 2001年,擔任(ren)中(zhong)國海洋(yang)學(xue)會副(fu)理事長。
1998年 - 2002年,擔任(ren)中國氣象學會理事(shi)長(chang)。
1998年 - 2006年,擔任中國(guo)科學技術(shu)協會副主(zhu)席。
2000年至今,擔任中國氣象學會名(ming)譽理(li)事長。
2001年至今,擔任中國(guo)海洋(yang)學會名(ming)譽(yu)理(li)事長。
2003年(nian)至今,擔(dan)任中國(guo)人民(min)解放軍總參(can)謀部科學顧問、國(guo)際氣候和環境科學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