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物權法司法解釋 物權司法解釋全文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品牌資訊 上傳提供 評論 0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2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16年3月1日正式實施。最新物權司法解釋共22個條文,重點內容包括關于不動產登記與物權確認或基礎關系爭議、關于預告登記的效力、關于特殊動產轉讓中的善意第三人等六個方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法釋〔2016〕5號(hao)

《最(zui)高人(ren)民(min)法(fa)院(yuan)關于適用〈中華人(ren)民(min)共和國物權法(fa)〉若(ruo)干問(wen)題的解釋(一(yi))》已(yi)于2015年(nian)12月(yue)10日由最(zui)高人(ren)民(min)法(fa)院(yuan)審判委(wei)員會(hui)第1670次會(hui)議通過(guo),現予公布,自2016年(nian)3月(yue)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6年2月(yue)22日

為正(zheng)確(que)審(shen)理物(wu)權(quan)(quan)糾(jiu)紛案件,根據(ju)《中華人民共和國物(wu)權(quan)(quan)法(fa)》的相關(guan)規定,結合(he)民事(shi)審(shen)判實(shi)踐,制(zhi)定本解(jie)釋(shi)。

第一條 因(yin)不動(dong)產物權的歸屬,以及作為不動(dong)產物權登記(ji)基礎的買賣、贈與、抵押等產生爭議,當事(shi)人(ren)提起民事(shi)訴訟的,應當依法受(shou)理(li)。當事(shi)人(ren)已經在行(xing)政訴訟中(zhong)申請(qing)一并解決上述民事(shi)爭議,且人(ren)民法院一并審理(li)的除外。

第二條 當事(shi)人有(you)證據(ju)證明不(bu)動產登記簿(bu)的(de)記載與真(zhen)實權利狀態(tai)不(bu)符、其為(wei)該不(bu)動產物權的(de)真(zhen)實權利人,請求確認其享有(you)物權的(de),應予支持。

第(di)三條 異議(yi)(yi)登記(ji)因物權(quan)(quan)法第(di)十九條第(di)二款規(gui)定的(de)(de)事(shi)由失效后,當(dang)事(shi)人提起民事(shi)訴訟,請(qing)求(qiu)確認(ren)物權(quan)(quan)歸屬的(de)(de),應當(dang)依法受理(li)(li)。異議(yi)(yi)登記(ji)失效不(bu)影響人民法院對案(an)件的(de)(de)實體(ti)審(shen)理(li)(li)。

第(di)四條 未經(jing)預告登記的權(quan)利人同意,轉移不動產所有權(quan),或者設(she)定建設(she)用地(di)(di)使用權(quan)、地(di)(di)役權(quan)、抵押權(quan)等其他(ta)物權(quan)的,應(ying)當依照(zhao)物權(quan)法第(di)二十(shi)條第(di)一款(kuan)的規定,認定其不發生物權(quan)效(xiao)力。

第(di)五條 買賣不(bu)動產物權的協(xie)議(yi)被(bei)認(ren)定無(wu)效(xiao)、被(bei)撤銷、被(bei)解除,或者預告登記(ji)的權利人(ren)放棄債(zhai)權的,應當認(ren)定為(wei)物權法第(di)二(er)十條第(di)二(er)款(kuan)所稱的“債(zhai)權消(xiao)滅(mie)”。

第六條 轉(zhuan)讓人轉(zhuan)移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所(suo)有權(quan),受(shou)讓人已經(jing)支付對價并取得占有,雖(sui)未經(jing)登(deng)記,但轉(zhuan)讓人的(de)(de)債權(quan)人主張其為物權(quan)法(fa)第二十(shi)四條所(suo)稱的(de)(de)“善意第三人”的(de)(de),不予支持,法(fa)律另(ling)有規定的(de)(de)除外。

第七(qi)條(tiao) 人民(min)(min)法院、仲裁(cai)(cai)委員會在(zai)分割共有(you)不動產或者動產等案件(jian)中(zhong)作出并依法生效的改(gai)變原有(you)物(wu)權關系的判決書(shu)(shu)(shu)、裁(cai)(cai)決書(shu)(shu)(shu)、調(diao)解書(shu)(shu)(shu),以及(ji)人民(min)(min)法院在(zai)執行程序(xu)中(zhong)作出的拍(pai)賣成交裁(cai)(cai)定書(shu)(shu)(shu)、以物(wu)抵債裁(cai)(cai)定書(shu)(shu)(shu),應當認定為物(wu)權法第二十八(ba)條(tiao)所稱導(dao)致(zhi)物(wu)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人民(min)(min)法院、仲裁(cai)(cai)委員會的法律文書(shu)(shu)(shu)。

第(di)八(ba)(ba)條(tiao) 依(yi)照物(wu)(wu)權(quan)(quan)法第(di)二十八(ba)(ba)條(tiao)至第(di)三(san)十條(tiao)規定享(xiang)有物(wu)(wu)權(quan)(quan),但尚未完成(cheng)動產交付或者不(bu)動產登記的物(wu)(wu)權(quan)(quan)人,根據(ju)物(wu)(wu)權(quan)(quan)法第(di)三(san)十四條(tiao)至第(di)三(san)十七(qi)條(tiao)的規定,請求保護其物(wu)(wu)權(quan)(quan)的,應(ying)予支(zhi)持。

第(di)九條 共有(you)份額的(de)權利主體因繼承(cheng)、遺(yi)贈等原因發(fa)生變化時,其他(ta)按(an)份共有(you)人主張優先購買的(de),不予(yu)支(zhi)持,但按(an)份共有(you)人之間另有(you)約定的(de)除外。

第十條 物權法(fa)第一百零一條所稱(cheng)的(de)“同等條件”,應當綜合共(gong)有份額的(de)轉讓價格、價款履行方式及(ji)期限等因素確定。

第十一條 優先購買權的(de)(de)行使期間(jian),按份共(gong)有人之(zhi)間(jian)有約(yue)定(ding)的(de)(de),按照約(yue)定(ding)處理;沒有約(yue)定(ding)或者約(yue)定(ding)不明的(de)(de),按照下列情形確定(ding):

(一)轉(zhuan)讓人(ren)向其他按份共(gong)有人(ren)發出(chu)的(de)包(bao)含同等條(tiao)件內容的(de)通知(zhi)中載明行使期間的(de),以(yi)該(gai)期間為準;

(二(er))通知(zhi)中(zhong)未載明行使期間(jian),或者載明的期間(jian)短于通知(zhi)送達之日(ri)起(qi)十五(wu)日(ri)的,為十五(wu)日(ri);

(三)轉讓(rang)人未通知(zhi)的,為其他按份共有人知(zhi)道或者應(ying)當知(zhi)道最終(zhong)確定的同等條件之日起十五日;

(四)轉讓人未通知,且無法確定其他按份共(gong)(gong)有(you)(you)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最(zui)終(zhong)確定的同(tong)等(deng)條(tiao)件的,為共(gong)(gong)有(you)(you)份額權屬(shu)轉移之日起(qi)六個月。

第十二條(tiao) 按(an)份(fen)共(gong)有人(ren)(ren)向共(gong)有人(ren)(ren)之外的人(ren)(ren)轉讓其(qi)份(fen)額(e),其(qi)他按(an)份(fen)共(gong)有人(ren)(ren)根據(ju)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請求按(an)照同(tong)等條(tiao)件(jian)購買該共(gong)有份(fen)額(e)的,應予支持。

其他按(an)份共有人的請(qing)求具(ju)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bu)予支持:

(一(yi))未(wei)在本解釋第十(shi)一(yi)條規(gui)定的(de)期間(jian)內主張(zhang)優先購(gou)買,或者雖主張(zhang)優先購(gou)買,但提出減(jian)少轉讓價款(kuan)、增加轉讓人(ren)負擔等實質(zhi)性變更(geng)要求;

(二(er))以其(qi)優先購買權(quan)受到侵害為由,僅請求撤銷(xiao)共有份額轉讓(rang)合同(tong)或者認定該合同(tong)無(wu)效(xiao)。

第十三條 按(an)(an)份共有(you)(you)人(ren)(ren)之間(jian)轉讓共有(you)(you)份額(e),其他按(an)(an)份共有(you)(you)人(ren)(ren)主張(zhang)根據物權法(fa)第一(yi)百(bai)零一(yi)條規(gui)定優先購買的(de),不予支持(chi),但按(an)(an)份共有(you)(you)人(ren)(ren)之間(jian)另有(you)(you)約定的(de)除外。

第(di)十四條 兩個以上按(an)份共有人主張優(you)先購(gou)買(mai)且協商不成(cheng)時(shi)(shi),請求按(an)照轉讓時(shi)(shi)各(ge)自份額比例行使優(you)先購(gou)買(mai)權的,應予(yu)支(zhi)持。

第十五條 受(shou)讓人(ren)(ren)受(shou)讓不動(dong)(dong)產(chan)或(huo)者動(dong)(dong)產(chan)時,不知道(dao)轉讓人(ren)(ren)無處分權,且無重大過失的,應當(dang)認定受(shou)讓人(ren)(ren)為(wei)善意(yi)。

真實權利(li)人主(zhu)張受(shou)讓人不構(gou)成善意的,應當承(cheng)擔舉證證明(ming)責(ze)任。

第十六條 具(ju)有(you)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dang)認(ren)定不動產受讓(rang)人(ren)知道轉讓(rang)人(ren)無處分權(quan):

(一(yi))登(deng)記(ji)簿上存在有效的(de)異議登(deng)記(ji);

(二)預(yu)告登(deng)記(ji)有效期內,未經預(yu)告登(deng)記(ji)的權利人同意;

(三)登記簿上已經記載司法機關或者行政機關依法裁(cai)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xian)制不(bu)動產權利的有(you)關事項;

(四)受(shou)讓人(ren)知道登記(ji)簿上記(ji)載的權利(li)主體錯誤;

(五)受讓人(ren)知道他(ta)人(ren)已經依法享有(you)不(bu)動產物權。

真實權利(li)人有(you)證據證明不(bu)動產(chan)受讓(rang)人應(ying)當知道轉讓(rang)人無處分(fen)權的,應(ying)當認(ren)定受讓(rang)人具(ju)有(you)重大過(guo)失(shi)。

第(di)十七條 受(shou)讓人(ren)受(shou)讓動(dong)產時,交易的對象、場所或者時機等不符合交易習慣的,應當認定(ding)受(shou)讓人(ren)具有(you)重大過失。

第十八(ba)條 物權法(fa)第一(yi)百零六條第一(yi)款第一(yi)項所稱的(de)“受讓人(ren)受讓該不(bu)動產(chan)或者動產(chan)時”,是指依法(fa)完成(cheng)不(bu)動產(chan)物權轉移登記或者動產(chan)交付之時。

當(dang)事人以物權法第(di)二(er)(er)十(shi)五條規(gui)定(ding)的方式(shi)交(jiao)付動產的,轉讓動產法律行為(wei)生(sheng)(sheng)效時(shi)為(wei)動產交(jiao)付之時(shi);當(dang)事人以物權法第(di)二(er)(er)十(shi)六(liu)條規(gui)定(ding)的方式(shi)交(jiao)付動產的,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有關轉讓返還原物請求權的協議(yi)生(sheng)(sheng)效時(shi)為(wei)動產交(jiao)付之時(shi)。

法(fa)律對不動(dong)產(chan)、動(dong)產(chan)物權的設立另有規定(ding)(ding)的,應當按照(zhao)法(fa)律規定(ding)(ding)的時間(jian)認(ren)定(ding)(ding)權利(li)人(ren)是(shi)否為善意。

第(di)十九條 物(wu)權法(fa)第(di)一(yi)(yi)百(bai)零六條第(di)一(yi)(yi)款第(di)二項(xiang)所稱“合(he)理的價格”,應當根(gen)據轉讓標(biao)的物(wu)的性質、數量以及付款方式等(deng)具體(ti)情況(kuang),參考轉讓時交易地市場價格以及交易習慣等(deng)因素綜合(he)認(ren)定(ding)。

第二(er)十條(tiao) 轉讓人(ren)將物權(quan)法(fa)第二(er)十四條(tiao)規定(ding)的(de)船(chuan)舶、航(hang)空器和機動車等交付給受讓人(ren)的(de),應當認定(ding)符合物權(quan)法(fa)第一百零(ling)六條(tiao)第一款(kuan)第三項規定(ding)的(de)善(shan)意取(qu)得(de)的(de)條(tiao)件。

第二(er)十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受讓人主張(zhang)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ding)取(qu)得所有權的,不(bu)予支(zhi)持:

(一)轉讓合同(tong)因(yin)違(wei)反合同(tong)法(fa)第五十二條規定被認定無效;

(二)轉讓(rang)合同(tong)因受(shou)讓(rang)人(ren)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ren)之危等(deng)法定事由(you)被撤銷。

第二十二條(tiao) 本解釋(shi)自2016年(nian)3月(yue)1日起(qi)施行(xing)。

本解(jie)釋(shi)施行(xing)后人民法院(yuan)新受理的一(yi)審案件,適用本解(jie)釋(shi)。

本解釋(shi)施行前(qian)人民法院已經受(shou)理、施行后尚未(wei)審(shen)結的一(yi)審(shen)、二(er)審(shen)案(an)件(jian),以及本解釋(shi)施行前(qian)已經終審(shen)、施行后當(dang)事人申(shen)請再審(shen)或者按照審(shen)判監督(du)程(cheng)序決定再審(shen)的案(an)件(jian),不適用本解釋(shi)。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zhu)冊用(yong)戶提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u),非(fei)“MAIGOO編輯(ji)上傳(chuan)提供(gong)”的文章(zhang)/文字均是注(zhu)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bu)代表本(ben)站觀點,版權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jia)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di)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xin)息的(de)知識產(chan)權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kuo)但不(bu)限于文(wen)字、圖(tu)片、圖(tu)表(biao)、著作(zuo)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提供的(de)商(shang)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交(jiao)說(shuo)明: 快速提交發布>> 提交資訊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展會推薦
展會聚(ju)焦
熱門(men)展會(hui)
2022年08月24日-26日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13
2022年08月25日-30日
地點:新疆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14
2022年11月02日-04日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83
2022年11月10日-13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 91
2022年12月01日-03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距開幕 112
2022年07月18日-20日
地點:寧波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已閉幕
2022年05月14日-16日
地點:廣州市保利世貿博覽館
已閉幕
2022年01月15日-29日
地點: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陜西省體育場
已閉幕
2021年10月29日-11月01日
地點:寧波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已閉幕
品牌資訊
注冊用戶-細二仔的個人賬號
關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點聚焦熱門分類
熱門行業分類
熱門城市展會
TOP熱門行業聚焦
已有1521472個品牌入駐 更新24052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710293個代理需求 已有1610506條品牌點贊 已有960844條品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