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簡稱(cheng)藏。位(wei)于中國的(de)西南邊(bian)陲,青藏高原的(de)西南部。面積120.28萬平方公(gong)里,約占中國總面(mian)積(ji)的(de)八分(fen)之(zhi)一,僅次于新疆維吾爾(er)自治區。南北最寬約1000公(gong)里,東西最長(chang)達2000公里,是(shi)世界(jie)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gao)的高(gao)原,有“世界(jie)屋脊”之稱(cheng)。它北(bei)鄰新(xin)疆,東北(bei)緊靠青海,東西(xi)接連四川,東南界(jie)云(yun)南,南邊和(he)西(xi)部(bu)與緬甸、印度、不丹(dan)、錫金、尼泊爾等國(guo)接壤。國(guo)境(jing)線(xian)長達3842公(gong)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戰略位置(zhi)十分重要。下面本文maigoo編輯從(cong)西藏(zang)的gdp、人口、面(mian)積、農作物產量、房地產等(deng)方面(mian)的數據(ju),帶(dai)大家(jia)簡單(dan)了解一(yi)下西藏的經濟發展情況(kuang)。
城市分級是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五個方面作為一級維度來評估劃分為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五線城市。整體上看,由于西藏面(mian)積遼(liao)闊, 各地的自(zi)然(ran)條件和經濟(ji)社會(hui)發展(zhan)基(ji)礎差異很大, 各地的(de)發(fa)展狀況也有(you)(you)很大差異。擁有(you)(you)遼闊草(cao)場(chang)、 空氣稀薄(bo)的(de)藏北高(gao)原是(shi)西藏主要的(de)牧區, 產業(ye)結構較為單一, 城鎮較不發(fa)育。具有悠久開發(fa)歷史、氣候濕潤、地(di)勢相對平坦的(de)藏南谷地(di)發(fa)展的(de)自然條件和基礎設施條件最為優(you)越, 城鎮分布相對密集, 經濟發(fa)展水平(ping)較(jiao)高, 以“ 一江兩河(he)” 流(liu)域和尼洋河(he)流(liu)域 (即 “ 一江三河” 流域)中(zhong)部地區(qu)為中(zhong)心, 形(xing)成(cheng)了全(quan)區(qu)(qu)經濟核心區(qu)(qu)。
地區 | 2022年 | 2021年 |
拉薩市 | 四線城市 | 四線城市 |
林芝市 | 五線城市 | 五線城市 |
山南市 | 五線城市 | 五線城市 |
日喀則市 | 五線城市 | 五線城市 |
昌都市 | 五線城市 | 五線城市 |
那曲市 | 五線城市 | 五線城市 |
阿里地區 | 五線城市 | 五線城市 |
黨的(de)十八大以來,西藏全區(qu)(qu)堅持穩中(zhong)求(qiu)進工作總基調,立足(zu)新(xin)發展(zhan)(zhan)階(jie)段,完整準(zhun)確(que)全面(mian)貫(guan)徹新(xin)發展(zhan)(zhan)理念,積極(ji)服務融入新(xin)發展(zhan)(zhan)格(ge)局,有效應對新(xin)冠肺炎疫情等嚴峻挑(tiao)戰(zhan),有力(li)抵御各類(lei)風險,全區(qu)(qu)經濟持續健康發展(zhan)(zhan),綜合實力(li)顯著增(zeng)強。經濟總量取得新(xin)突破。2012—2021年(nian),我(wo)區(qu)地(di)區(qu)生(sheng)產總(zong)值年(nian)均增長(chang)9.5%,高(gao)出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fen)點,經濟(ji)增速曾(ceng)連續多年穩居(ju)全國前列。2021年(nian),地(di)區生產總值突破(po)2000億元“大關”,從(cong)2012年的710.16億元(yuan)增加(jia)到2080.17億元,按不變價(jia)計算為2012年的2.26倍,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由0.13%上升到了0.18%。
排行 | 地區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 | 西藏 | 2080.17 | 1902.74 | 1697.82 |
1 | 拉薩市 | 741.84 | 678.16 | 617.88 |
2 | 日喀則市 | 348.26 | 322.78 | 279.49 |
3 | 昌都市 | 279.24 | 252.89 | 220.96 |
4 | 山南市 | 237.27 | 215.4 | 187.77 |
5 | 林芝市 | 209.01 | 191.34 | 172.45 |
6 | 那曲市 | 186.9 | 171.41 | 157.53 |
7 | 阿里地區 | 77.65 | 68.6 | 62.04 |
西藏自治區(qu)是中(zhong)國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區(qu)。全(quan)區(qu)人口分布很不平衡(heng),主(zhu)要集中(zhong)在南部和(he)東部。雅(ya)魯藏布江中(zhong)游及其(qi)主(zhu)要支流(liu)拉薩河與(yu)年(nian)楚河流(liu)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qu),10人/平(ping)(ping)方(fang)公里以上(shang),其中拉薩平(ping)(ping)原(yuan)、年(nian)楚河中下游平(ping)(ping)原(yuan)、澤當平(ping)(ping)原(yuan)等地50人/平方公里左右,拉薩城(cheng)關區附近達100人/平方公里以上。藏(zang)(zang)西阿里、藏(zang)(zang)北那曲,人(ren)口特別稀少,往(wang)(wang)往(wang)(wang)百里不見人(ren)煙。羌塘(tang)草原北部甚至被稱為“無人(ren)區(qu)”。西藏(zang)(zang)是全(quan)國藏(zang)(zang)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區(qu),藏(zang)(zang)族人(ren)口占人(ren)口總數(shu)的95%以(yi)上(shang),其余是漢(han)族(zu)(zu)、回族(zu)(zu)、門巴族(zu)(zu)、珞(luo)巴族(zu)(zu)、怒族(zu)(zu)、納西族(zu)(zu)等民族(zu)(zu)。藏族(zu)(zu)是中國古(gu)老的民族(zu)(zu)之(zhi)一(yi),除一(yi)部(bu)分(fen)分(fen)布在青海(hai)、甘肅、四(si)川、云(yun)南(nan)等省外,二分(fen)之(zhi)一(yi)居住(zhu)在西藏。
指標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年末常住人口(萬人) | 366 | 366 | 361 | 354 | 349 |
城鎮人口(萬人) | 134 | 131 | 125 | 120 | 116 |
鄉村人口(萬人) | 232 | 235 | 236 | 234 | 233 |
黨的十(shi)八大以來,西藏全(quan)區(qu)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重要(yao)指示(shi)精(jing)神,堅持穩(wen)(wen)地價、穩(wen)(wen)房價、穩(wen)(wen)預期,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加強市(shi)場(chang)調控,以需求(qiu)引領供給,整治市(shi)場(chang)秩序(xu),防范化(hua)解風險(xian),促進房地產(chan)業良性循環和健(jian)康發(fa)(fa)展。房地產(chan)市(shi)場(chang)穩(wen)(wen)定(ding)運行(xing),全區(qu)房地產(chan)開(kai)發(fa)(fa)企業數量從2013年(nian)204家(jia)增至2021年(nian)的353家;房地產(chan)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從2012年的(de)6.87億(yi)元、22.5萬(wan)平方米增長到2021年(nian)的141.97億(yi)元(yuan)、140.81萬(wan)平方米,分別增長了20倍和6 倍。基本(ben)形成了高端有市場、低(di)端有保障的多層(ceng)次、合(he)理化覆蓋城鄉居民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
指標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元/平方米) | 8645 | 9000 | 7578 | 7201.55 |
住宅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元/平方米) | 8443 | 8824 | 7350 | 6914.73 |
辦公樓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元/平方米) | 8286 | 8033 | 9137 | 11217.23 |
商業營業用房平均銷售價格(元/平方米) | 10943 | 10861 | 11165 | 9103.98 |
其他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元/平方米) | 5140 | 3327 | 4750 | 5016.18 |
黨的(de)十八大(da)以來,西藏堅(jian)持以人(ren)民為中(zhong)心的(de)發展思想,深入貫徹“三(san)個(ge)賦予、一個(ge)有利(li)于”高質量發(fa)展要求,全力(li)擴大就(jiu)業,積極增(zeng)加居民收入,堅決打贏脫貧(pin)攻堅戰,持(chi)續推進鄉村振興,人(ren)民生活水平(ping)不斷提(ti)升。絕對貧(pin)困提(ti)前歷史性消除(chu)。作為全國曾經唯一的省級(ji)集中(zhong)連片特困地區,2019年,西(xi)藏全區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貧困縣(區)全部(bu)摘帽,提前一(yi)年實現脫貧攻堅目(mu)標,千百年來(lai)的絕對貧困問題(ti)得到歷史性消除。2015—2021年,西(xi)藏全體居民人均(jun)(jun)可支(zhi)配收(shou)入、城鎮(zhen)居民人均(jun)(jun)可支(zhi)配收(shou)入、農村(cun)居民人均(jun)(jun)可支(zhi)配收(shou)入三項(xiang)指標(biao)增速均(jun)(jun)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城鄉居民收入(ru)差距(ju)逐步(bu)縮小,收入(ru)比從(cong)2012年的3.22下降至(zhi)2.75,縮小了0.47。
指標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4950 | 21744 | 19501 | 17286 | 15457 |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46503 | 41156 | 37410 | 33797 | 30671 |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6932 | 14598 | 12951 | 11450 | 10330 |
排行 | 地區 | 面積(萬平方公里) |
-- | 西藏 | 122.8 |
1 | 那曲市 | 39.1816 |
2 | 阿里地區 | 29.6822 |
3 | 日喀則市 | 18.2066 |
4 | 林芝市 | 11.3964 |
5 | 昌都市 | 10.8872 |
6 | 山南市 | 7.9287 |
7 | 拉薩市 | 2.9538 |
黨的十九大以來,西藏以推(tui)進(jin)農(nong)牧(mu)業供給側結構性改(gai)(gai)革(ge)為主(zhu)線,開展(zhan)了以農(nong)村(cun)土地(di)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zheng)、農(nong)村(cun)集體產權制度改(gai)(gai)革(ge)為重(zhong)點的農(nong)牧(mu)區改(gai)(gai)革(ge)工作,提出了“加快推(tui)進農(nong)(nong)牧(mu)業(ye)現(xian)代(dai)化,狠抓(zhua)現(xian)代(dai)農(nong)(nong)牧(mu)業(ye)示范區和高(gao)原特色農(nong)(nong)牧(mu)業(ye)產(chan)業(ye)帶建設,大力實施8個百(bai)千萬(wan)工程”等(deng)發(fa)展(zhan)目標,高質量(liang)發(fa)展(zhan)成為新時期農(nong)牧業(ye)(ye)經濟發(fa)展(zhan)的(de)主旋(xuan)律。糧食作物(wu)產品產量(liang)實現重大突破。青稞主打產業(ye)(ye)優勢地位更加突顯。主要(yao)畜(chu)禽產品產量(liang)穩(wen)步(bu)提升。2015年(nian),西(xi)藏糧(liang)食總產量首(shou)次突破(po)百(bai)萬(wan)噸大關,并(bing)連續7年(nian)保持在100萬噸以上。
指標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糧食產量(萬噸) | 106.15 | 102.87 | 103.92 | 104.4 |
谷物產量(萬噸) | 103.88 | 100.74 | 101.94 | 101.53 |
稻谷產量(萬噸) | 0.45 | 0.53 | 0.43 | 0.53 |
小麥產量(萬噸) | 20.12 | 17.65 | 19.19 | 19.46 |
玉米產量(萬噸) | 2.96 | 2.75 | 2.59 | 3.36 |
豆類產量(萬噸) | 1.85 | 1.86 | 1.79 | 2.24 |
大豆產量(萬噸) | 0.03 | 0 | 0.01 | 0.03 |
薯類產量(萬噸) | 0.42 | 0.27 | 0.19 | 0.63 |
油料產量(萬噸) | 4.58 | 5.08 | 5.71 | 5.85 |
花生產量(萬噸) | 0.02 | 0.02 | 0.02 | 0.03 |
油菜籽產量(萬噸) | 4.56 | 5.07 | 5.69 | 5.82 |
蔬菜產量(萬噸) | 89.47 | 84.3 | 77.49 | 7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