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逝世的科學家似乎格外多,也格外受人關注。為此,有人飽含歉意與敬意,“對不起,以這樣的方式認識您。”下(xia)面maigoo小編為你盤點了2019年那些值得我們緬懷的科研工作者們。
2019年1月1日(ri),涂銘旌在成都逝世,享年90歲。
材料(liao)學家涂銘旌參與創建的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我國最重要的以研究材料力學行為基本規律、特異現象和材料服役效能為主的科研機構之一。
2019年1月8日,高長青在(zai)北京逝世,享年59歲。
心血管外科(ke)(ke)專家高(gao)長青開創了我國機(ji)器人微(wei)創外科(ke)(ke),引領并推動(dong)了國際機(ji)器人微(wei)創外科(ke)(ke)的(de)發展。他一生做過5000余例手術,無一失手。
2019年1月16日(ri),于敏在(zai)北京(jing)逝世(shi),享(xiang)年93歲。
“兩(liang)彈一星”元(yuan)勛、“共和國勛章”獲得者(zhe)、核物理學家于敏的詩句,就是“親歷新舊兩(liang)時代,愿將一生(sheng)獻(xian)宏謀。”于敏把原子核理論分(fen)為(wei)三個層次,即實驗現象和規(gui)律、唯象理論和理論基礎(chu)。在平均場獨(du)立(li)粒子方面做(zuo)出(chu)了令人矚目(mu)的成績。
2019年1月19日,梁敬魁因(yin)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xiang)年87歲。
物理(li)化學家梁(liang)敬魁一(yi)生(sheng)在基(ji)礎(chu)(chu)(chu)材料領域(yu)取得大量(liang)創新性成果。作為一(yi)名做基(ji)礎(chu)(chu)(chu)科(ke)研的專家,他的事業安靜而低調(diao),卻為新中國(guo)工業產業的發展奠定(ding)了基(ji)礎(chu)(chu)(chu)。
2019年1月29日,金(jin)國章在(zai)上海逝世,享年92歲。
神經藥(yao)(yao)理學家(jia)金國(guo)章研發的鎮痛藥(yao)(yao)物羅痛定已載入國(guo)家(jia)藥(yao)(yao)典,為中藥(yao)(yao)現代化提(ti)供(gong)了成功范(fan)例。他的研究還為精神分(fen)裂癥和(he)帕金森(sen)氏(shi)癥治療(liao)藥(yao)(yao)物的研發奠定了藥(yao)(yao)理基礎。
2019年(nian)(nian)2月3日,阮雪榆在(zai)上海華(hua)東醫院逝世,享年(nian)(nian)86歲。
中國(guo)冷(leng)擠壓(ya)技(ji)(ji)術(shu)的開拓者、塑性成(cheng)形(xing)與數字化制造專(zhuan)家阮雪榆(yu),長期從(cong)事冷(leng)擠壓(ya)技(ji)(ji)術(shu)研(yan)究。阮雪榆(yu)在(zai)國(guo)際上(shang)首創冷(leng)擠壓(ya)許用(yong)變(bian)形(xing)程(cheng)度理論,在(zai)國(guo)內首先(xian)研(yan)制成(cheng)功(gong)黑(hei)色金屬冷(leng)擠壓(ya)技(ji)(ji)術(shu),其研(yan)究成(cheng)果廣(guang)泛應用(yong)在(zai)輕(qing)工(gong)、電子(zi)、機械、兵器、航(hang)天(tian)、航(hang)空等行業,僅冰箱壓(ya)縮機曲(qu)軸(zhou)一項(xiang)成(cheng)果,就曾在(zai)3年中為我國(guo)節省外匯1320萬(wan)元。
2019年(nian)2月22日(ri),王業寧因(yin)病醫治(zhi)無效,在南京逝世,享(xiang)年(nian)93歲。
凝聚態(tai)物理學家王業(ye)寧以科研事(shi)業(ye)為樂,“從(cong)中學時代我(wo)就迷上(shang)了(le)物理,光(guang)聲熱電的世(shi)(shi)界太(tai)有趣了(le)!”。上(shang)世(shi)(shi)紀60年代,王業(ye)寧提(ti)出(chu)“馬氏(shi)體相變內耗規律及(ji)其機理”,比西方同(tong)行提(ti)出(chu)類似(si)結論早了(le)10年。她還(huan)研制出(chu)我(wo)國第一(yi)臺“聲光(guang)調Q-YAG激光(guang)器(qi)”,并在(zai)高溫超導體和鐵電材料(liao)領域進行了(le)開拓性研究。
2019年(nian)(nian)2月(yue)22日,孫(sun)偉因病在南京逝(shi)世,享(xiang)年(nian)(nian)84歲。
土(tu)木工(gong)程材(cai)(cai)料專家(jia)、中國(guo)工(gong)程院院士孫偉(wei),帶領團(tuan)隊(dui)攻克難題,指導了數十項國(guo)家(jia)重大工(gong)程混凝土(tu)材(cai)(cai)料的(de)應(ying)用,三峽(xia)工(gong)程、長江二橋、南京地鐵等(deng)項目背后都有其貢獻。
2019年3月(yue)7日(ri),沈(shen)自(zi)尹(yin)因病(bing)逝世,享年91歲。
中西醫(yi)結合(he)學科的開(kai)拓者(zhe)沈(shen)自尹,在臨(lin)床進行支氣管哮(xiao)喘、腎病綜合(he)征激素(su)依賴等(deng)(deng)中醫(yi)藥治療研究(jiu),開(kai)發了急支糖(tang)漿、補腎益(yi)壽膠囊、補腎防喘片等(deng)(deng)新(xin)藥。
2019年5月11日,容柏生在廣州逝世,享年90歲(sui)。
建筑(zhu)結構專(zhuan)家、中(zhong)國工程設(she)計大(da)(da)(da)師容柏(bo)生曾引領(ling)中(zhong)國一(yi)代(dai)高層設(she)計潮流。他(ta)在(zai)上(shang)世紀80年(nian)代(dai),主(zhu)持設(she)計了當時的中(zhong)國大(da)(da)(da)陸第一(yi)高樓(lou),俗(su)稱“63層”的廣東國際大(da)(da)(da)廈(sha)。廣州海運大(da)(da)(da)廈(sha)、深圳香格里拉大(da)(da)(da)酒店(dian)、廣州珠江新城西塔、上(shang)海環球金融中(zhong)心等(deng)高層建筑(zhu),也都是容柏(bo)生的手筆。
2019年5月28日,李恒德(de)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sui)。
材料科學家李恒德(de)1956年在清華(hua)大學創(chuang)立了我(wo)國(guo)首個(ge)核(he)材料專(zhuan)業(ye),為我(wo)國(guo)核(he)事(shi)業(ye)培(pei)養(yang)了一大批優秀人才(cai)。他(ta)對中國(guo)核(he)反應堆用鑄管(guan)的軋制工藝和(he)氫(qing)化物(wu)分布(bu)關系(xi)、核(he)燃(ran)料微芯(xin)試制以及帶(dai)電(dian)粒子束輻(fu)射效應的早期和(he)中國(guo)的核(he)材料教育事(shi)業(ye)都(dou)作出了巨大貢獻。
2019年6月3日,湯(tang)定元(yuan)在(zai)上海逝(shi)世,享年99歲。
湯定元,物理(li)學(xue)家(jia)、半導體學(xue)科創始人之一、紅外學(xue)科奠基(ji)者湯定元,是新中國成立后早(zao)期留(liu)美歸國的科學(xue)家(jia)之一,曾為“兩(liang)彈(dan)一星(xing)”等研制作出重要貢獻。
2019年6月14日,寧(ning)濱院(yuan)士在赴(fu)世界交通(tong)大(da)會途中遭遇交通(tong)事(shi)故,經搶(qiang)救無效(xiao)不幸逝世,享(xiang)年60歲。
寧濱是我國軌道交通(tong)數字化、網絡化信號系(xi)統的開拓者和(he)領軍者之(zhi)一(yi),為實現我國地鐵(tie)列控系(xi)統的自(zi)主(zhu)可控、鐵(tie)路(lu)大提速、打造“高鐵(tie)名片”和(he)深入實施“走出(chu)去”戰略作出(chu)了(le)突出(chu)貢(gong)獻。
2019年6月17日(ri),孔祥復因病醫治無效在重慶逝世,享年76歲(sui)。
分子生物學(xue)家(jia)孔祥復(fu),在世界(jie)上首次研(yan)制出用于臨床(chuang)治療的(de)α-干擾(rao)素,這是全(quan)球公認(ren)的(de)治療乙肝、丙肝和艾滋病(bing)的(de)關鍵藥物。
2019年6月29日(ri),中國(guo)工程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東(dong)南(nan)大學教授孫忠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南(nan)京逝(shi)世,享年83歲。
孫忠良為我國毫(hao)米波技術的(de)工程(cheng)應用和國防應用作(zuo)(zuo)出杰(jie)出貢獻(xian),其研究對(dui)推(tui)廣5G技術具有重要(yao)意義。直(zhi)到生(sheng)命最后階段,這(zhe)位常年每天(tian)工作(zuo)(zuo)十幾個小時的(de)老院(yuan)士,還(huan)在(zai)病床上與同事約定出院(yuan)后要(yao)一起構(gou)建價格更低(di)廉、創新性(xing)更強(qiang)的(de)毫(hao)米波超(chao)材料成像系統(tong)。
2019年7月(yue)28日(ri),李濟生因病于北京逝(shi)世,享年76歲(sui)。
人造衛(wei)星軌(gui)(gui)道(dao)動力學和衛(wei)星測控專(zhuan)家李(li)濟生,為我國建(jian)立了(le)衛(wei)星精密定(ding)(ding)軌(gui)(gui)系(xi)統,把衛(wei)星定(ding)(ding)軌(gui)(gui)精度從千米提高到百米,繼而提高到十米量級,又(you)向厘(li)米級跨(kua)越。這給(gei)“神舟”無人飛(fei)船(chuan)發射(she)試(shi)驗(yan)中的軌(gui)(gui)道(dao)確定(ding)(ding)和我國載人航天事(shi)業奠定(ding)(ding)了(le)重要(yao)技(ji)術(shu)基礎。
2019年(nian)8月(yue)1日,查全性因病離世,享年(nian)95歲。
電化學家、我國(guo)現代電化學重(zhong)要奠(dian)基人之一(yi)查全(quan)性被譽為“倡導恢復(fu)高考(kao)第(di)一(yi)人”,曾當面向鄧小平(ping)建(jian)言恢復(fu)高考(kao)并被采納。1977年冬天,570萬年齡不等的(de)考(kao)生走進考(kao)場,第(di)二年春天,27.3萬人踏進大(da)學校門,后來的(de)科學家黃大(da)年、畫家羅中立等都在其(qi)中。
2019年8月6日,卓仁(ren)禧(xi)因(yin)病醫治(zhi)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sui)。
卓仁(ren)禧(xi),化學家(jia)、我國(guo)生(sheng)物醫用高分子(zi)材料重要奠基人之(zhi)一,是(shi)新(xin)中國(guo)培養的(de)第一代(dai)科學家(jia)。從研制(zhi)光學玻璃防霧(wu)劑,解(jie)決炮鏡、望遠鏡等“看(kan)不清”的(de)問題,到研制(zhi)彩色(se)錄像磁(ci)帶黏合劑和助(zhu)劑,解(jie)決當(dang)時(shi)電視屏(ping)幕的(de)“閃”點問題,再到合成多種基因(yin)治療化學載(zai)體,他傾(qing)盡所學只為(wei)民。
2019年(nian)8月(yue)12日,作物(wu)遺傳(chuan)學家、華(hua)南農業大學原校長,“布衣院士(shi)”盧永根逝世,享年(nian)89歲。
為實現“人(ren)人(ren)有飯(fan)吃”的理想(xiang),盧永根(gen)為我國水稻遺傳研究作出(chu)杰出(chu)貢獻(xian)。在他70多歲時,還帶著(zhu)學(xue)生(sheng)翻(fan)山越嶺,尋找野生(sheng)稻種(zhong)。87歲,一生(sheng)節(jie)儉的他和(he)老伴一起將(jiang)畢生(sheng)積蓄880萬元(yuan)捐(juan)出(chu),成立(li)教育(yu)基金。89歲,他把自己的遺體捐(juan)獻(xian)給醫學(xue)科(ke)研和(he)教育(yu)事業。
2019年8月26日,陳家鏞(yong)因病醫(yi)治無(wu)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1956年,化學工程(cheng)專家(jia)、我(wo)國(guo)濕法(fa)冶(ye)金學科奠(dian)基人陳家(jia)鏞放棄在美國(guo)的事業,回(hui)國(guo)工作。他針對(dui)國(guo)家(jia)經濟建(jian)設中的重大急(ji)需,開拓了濕法(fa)冶(ye)金新工藝(yi)和(he)新流程(cheng),使我(wo)國(guo)濕法(fa)冶(ye)金在很(hen)多方(fang)面達(da)到世界先進水平(ping)。
陳(chen)家鏞曾(ceng)說(shuo):“我從(cong)上小學五(wu)年級開始(shi),面對日本的軍事侵略(lve)和工業品傾(qing)銷,就(jiu)立志要為中華(hua)民(min)族的強盛(sheng)而(er)努(nu)力奮斗,我人生的每(mei)一步都在實踐自己的諾言。”
2019年8月27日(ri),章綜因病(bing)醫治無(wu)效(xiao)在京逝世(shi),享年90歲。
物理學家、我(wo)國(guo)中(zhong)子科研(yan)領域主要(yao)奠(dian)基人之(zhi)一(yi)章綜,他倡導和(he)(he)推動了我(wo)國(guo)散(san)裂中(zhong)子源的立項和(he)(he)建設,為(wei)我(wo)國(guo)中(zhong)子科學和(he)(he)中(zhong)子技術發展做(zuo)出卓越貢獻。
2019年8月31日,王補宣(xuan)因病醫治無(wu)效在北京逝世,享(xiang)年98歲(sui)。
工(gong)程熱(re)(re)物(wu)理(li)(li)學家王補(bu)宣1949年從(cong)美國(guo)(guo)回國(guo)(guo)工(gong)作(zuo)。1957年底,他(ta)在清(qing)華大學創(chuang)辦了(le)中國(guo)(guo)第一(yi)個工(gong)程熱(re)(re)物(wu)理(li)(li)本科(ke)專業。王補(bu)宣的(de)學術研究涉及熱(re)(re)力(li)學、傳熱(re)(re)傳質學、熱(re)(re)物(wu)性、動力(li)機械、能(neng)源(yuan)(yuan)系(xi)統規(gui)劃、熱(re)(re)濕環(huan)境預示和控制以(yi)及模(mo)擬監(jian)測技術等領域。其中,他(ta)創(chuang)立了(le)高(gao)速流動膜(mo)沸騰傳熱(re)(re)理(li)(li)論,深(shen)化(hua)了(le)多孔介(jie)質熱(re)(re)濕遷移理(li)(li)論與應用(yong)技術 ,提(ti)出了(le)能(neng)源(yuan)(yuan)的(de)合理(li)(li)利(li)用(yong)與優化(hua)規(gui)劃,發展(zhan)了(le)新型測試監(jian)控方法。
2019年9月5日(ri),季國標因病(bing)在京(jing)逝(shi)世,享年87歲。
化(hua)學纖維工(gong)程技(ji)術和(he)(he)管理專家季國標是中國化(hua)纖工(gong)程技(ji)術的主要奠(dian)基(ji)者、開拓者和(he)(he)技(ji)術帶頭人之(zhi)一,曾(ceng)任(ren)紡(fang)織(zhi)工(gong)業(ye)部副部長等職。他“一生為(wei)百姓(xing)作霓裳”,主持擬定(ding)了20世紀80年代(dai)、90年代(dai)我國化(hua)纖發展總體規劃,對我國紡(fang)織(zhi)工(gong)業(ye)的技(ji)術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yong)。
2019年9月10日,李玶(ping)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sui)。
工程地震(zhen)學家李(li)玶是新中國最早從事地震(zhen)構造研(yan)究的地質學家之一,多(duo)年(nian)來承擔并完(wan)成了長(chang)江三峽大(da)壩、大(da)亞灣核電站等國家重大(da)建設工程項目的選址和地震(zhen)安全性評(ping)價工作。
2019年10月1日,中國(guo)共(gong)產黨黨員、中國(guo)工程院院士、中國(guo)水利水電(dian)科學研究院韓(han)其為同(tong)志(zhi),因病醫(yi)治無效,在北京逝世(shi),享年86歲。
泥(ni)沙與河(he)床演變專家韓其為(wei),把一生獻給泥(ni)沙研(yan)究和祖國的大(da)江(jiang)大(da)河(he)。他在(zai)三峽(xia)、丹江(jiang)口及小浪底等(deng)水庫(ku)淤積和下游(you)河(he)道沖刷(shua)問(wen)題以及黃(huang)河(he)調(diao)水調(diao)沙和淮(huai)河(he)根治(zhi)等(deng)方面有(you)重大(da)貢獻。
2019年10月3日,中(zhong)(zhong)國(guo)兒(er)科(ke)泰斗(dou)、被稱(cheng)為“白血病(bing)兒(er)童福音”的中(zhong)(zhong)國(guo)工程(cheng)院院士胡亞美于(yu)北京(jing)病(bing)逝,享年96歲。
從(cong)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兒(er)(er)(er)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研究制(zhi)定了適合我國國情(qing)的小兒(er)(er)(er)營養性(xing)貧血治療和預防方案,制(zhi)定并推廣(guang)合理的輸液方案,使該病(bing)病(bing)死率由(you)20%下降至1%。她又在小兒(er)(er)(er)急性(xing)淋巴細胞白血病(bing)的診治上取得(de)突破(po)性(xing)進展,挽(wan)救了無數危重(zhong)病(bing)兒(er)(er)(er)的生命。
2019年10月4日,自動控制專家、中國自動化科(ke)學技術(shu)開拓(tuo)者之一張嗣瀛(ying)逝(shi)世。
35年(nian)前,在(zai)1984年(nian)的(de)國(guo)慶閱兵儀式上,年(nian)屆六(liu)旬的(de)他對(dui)著受(shou)閱方(fang)隊中(zhong)(zhong)(zhong)(zhong)的(de)我軍(jun)新一代單兵反坦(tan)克(ke)武(wu)器熱淚盈(ying)眶——為解(jie)決(jue)該(gai)武(wu)器因控制指令(ling)交叉耦(ou)合而不能中(zhong)(zhong)(zhong)(zhong)靶的(de)問題,他研究了(le)3年(nian)。張嗣(si)瀛曾說:“我的(de)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guo)夢(meng)就(jiu)是,國(guo)防我們強(qiang)大起(qi)來(lai),經濟我們全(quan)面上去。現在(zai)看到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guo)發展了(le),我非常高興,但是還(huan)不行,還(huan)要干,還(huan)希望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guo)再強(qiang)大。”
2019年12月4日(ri),陳星弼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9歲。
半(ban)(ban)導體(ti)器件物理學家(jia)、微電子學家(jia)陳(chen)星(xing)弼是(shi)我國(guo)第一(yi)批學習及(ji)從事半(ban)(ban)導體(ti)科技(ji)的人(ren)(ren)(ren)員(yuan)之一(yi),也是(shi)電子工業部(bu)“半(ban)(ban)導體(ti)器件與微電子學”專(zhuan)業第一(yi)個博(bo)士生(sheng)導師,被譽為“中國(guo)功率器件領路人(ren)(ren)(ren)”。他是(shi)國(guo)際半(ban)(ban)導體(ti)界著名(ming)的超結(jie)結(jie)構(gou)發(fa)明人(ren)(ren)(ren),其發(fa)明專(zhuan)利(li)已被超過550個國(guo)際專(zhuan)利(li)引用。
2019年(nian)12月6日,陸士新在北(bei)京(jing)逝世,享(xiang)年(nian)90歲。
病(bing)(bing)理生(sheng)理學(xue)家(jia)陸士(shi)新一生(sheng)致力于(yu)腫瘤病(bing)(bing)因學(xue)、化學(xue)致癌(ai)與癌(ai)變機(ji)理的研究,首次系(xi)統證明了亞硝胺(an)是我國(guo)食(shi)管癌(ai)主要(yao)病(bing)(bing)因,對食(shi)管癌(ai)研究作出(chu)卓越貢獻。
2019年12月14日,孟執(zhi)中院(yuan)士(shi)因病(bing)于(yu)上海去世,享(xiang)年84歲。
氣(qi)象(xiang)衛星(xing)(xing)專(zhuan)家孟執中曾參與我(wo)國第一(yi)(yi)顆人造地(di)球衛星(xing)(xing)東方(fang)紅(hong)一(yi)(yi)號(hao)(hao)的研制(zhi),他擔任(ren)過(guo)我(wo)國第一(yi)(yi)顆風(feng)云氣(qi)象(xiang)衛星(xing)(xing)風(feng)云一(yi)(yi)號(hao)(hao)的總設計師,并在風(feng)云一(yi)(yi)號(hao)(hao)研制(zhi)成功后(hou),繼續擔任(ren)第二代極(ji)軌氣(qi)象(xiang)衛星(xing)(xing)風(feng)云三號(hao)(hao)的技(ji)術主要負責人。
2019年12月15日,田波因(yin)病醫治(zhi)無效(xiao),在京逝世,享年88歲。
病(bing)毒(du)學(xue)家田波,在(zai)國家糧食(shi)產量低下時,研究(jiu)無病(bing)毒(du)馬鈴薯的種植,其方案(an)被(bei)廣泛應用(yong)。溫飽基本解決后,又涉足醫學(xue)病(bing)毒(du),轉(zhuan)入對乙型肝(gan)炎病(bing)毒(du)、艾滋病(bing)毒(du)、SARS冠狀病(bing)毒(du)等的研究(jiu)。
中(zhong)國工程院(yuan)(簡稱中(zhong)工院(yuan))于1994年6月3日在北京成立,是中(zhong)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rong)譽性、咨詢(xun)性...
中國(guo)科(ke)學院院士,是中華(hua)人民共和國(guo)設立的(de)(de)科(ke)學技術(shu)方面(mian)的(de)(de)最高學術(shu)稱號(hao),為終身榮譽(yu),是中國(guo)大陸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