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國際移民數量達到2.81億,占世界總人口的3.6%,這意味著全球絕大部分人(96.4%)仍然居住在他們出生的國家。不過跟2019年的2.72億移民數量相比,2020年國際移民數量還是增長了3.3%。此外,在(zai)2020年的(de)2.81億(yi)國際移民中,有(you)近三分之二是移(yi)民勞工(gong)。
2020年,全球共有1.35億女性國際移民,占全球女性人口數量的3.5%,占總移民人數的48%,跟2019年的1.3億相比,增長了3.8%;2020年,全球男性國際移民有1.46億,占全球男性人口的3.7%,占總移民人數的52%,跟2019年的1.41億相比,增長了3.5%。此外,2020年全球共有死亡和失蹤移民3,900人,跟2019年的約(yue)5,400人相比,數量明顯下降。
2020年,全球僑匯金額達7,020億美(mei)元,跟2019年的7,190億相比,下降2.4%。其中,流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僑匯達5,400億美元,跟(gen)2019年的5,480億美元相比(bi),也有所下降。
2020年底,全球流離失所人數達8,940萬(wan)(包括難民、尋求庇護者、流離失所的委內瑞拉人和境內流離失所者),跟2019年的8,480萬相比,增加了460萬。
/ | 2020年 | 2019年 |
難民 | 2020年全球共有2,640萬難民 | 高于2019年的2,600萬人 |
尋求庇護者 | 2020年全球共有410萬尋求庇護者 | 低于2019年的420萬人 |
流離失所的委內瑞拉人 | 2020年,全球共有390萬流離失所的委內瑞拉人(不包括難民或尋求庇護者) | 高于2019年的360萬人 |
境內流離失所者 | 2020年全球共有5,500萬境內流離失所者,其中4,800萬源于戰爭和暴力,700萬源于災害 | 高于2019年的5,100萬人 |
年份 | 國際移民人數 |
1970 | 84 460 125 |
1975 | 90 368 010 |
1980 | 101 983 149 |
1985 | 113 206 691 |
1990 | 152 986 157 |
1995 | 161 289 976 |
2000 | 173 230 585 |
2005 | 191 446 828 |
2010 | 220 983 187 |
2015 | 247 958 644 |
2020 | 280 598 105 |
來源(yuan):UN DESA,2008; UN DESA,2021a.
注:聯(lian)合國經社(she)部《2020年(nian)國際移民(min)存量(liang)》中數據統計的(de)實體(如國家(jia)、領土(tu)和(he)行(xing)政(zheng)區域(yu))的(de)數量(liang)為232個。在1970年(nian),實體的(de)數量(liang)是135個。
數(shu)據顯示,在過(guo)去(qu)五(wu)十年中,國際移(yi)民(min)(min)數(shu)量有所(suo)增加。2020年的國際移(yi)民(min)(min)人(ren)(ren)(ren)(ren)數(shu)達(da)2.81億人(ren)(ren)(ren)(ren),跟(gen)1990年的1.53億相比(bi),增長(chang)1.28億,跟(gen)1970年的8,400萬相比(bi),增長(chang)了3倍以上(shang)。此外(wai),國際移(yi)民(min)(min)在全球總人(ren)(ren)(ren)(ren)口(kou)中的比(bi)例也在逐步(bu)增長(chang),不過(guo)世(shi)界上(shang)絕大多數(shu)人(ren)(ren)(ren)(ren)還是繼(ji)續(xu)生(sheng)活在其出生(sheng)國家。
/ | 2000年 | 2022年 |
國際移民數量(估) | 1.73億人 | 2.81億人 |
國際移民占世界人口比例(估) | 2.8% | 3.6% |
女性國際移民比例(估) | 49.4% | 48.0% |
兒童國際移民比例(估) | 16.0% | 14.6% |
國際移民占比最多的地區 | 大洋洲 | 大洋洲 |
國際移民占比最多的國家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移民勞工數量 | – | 1.69億人 |
全球僑匯金額 | 1280億美元 | 7020億美元 |
難民數量 | 1400萬人 | 2640萬人 |
境內流離失所者數量 | 2100萬人 | 5500萬人 |
來源:IOM,2000和IOM,2022
注:表中的(de)(de)數(shu)據估計日期可能與報告出版日期不(bu)同(tong);2000年的(de)(de)數(shu)據可能與最初(chu)公布的(de)(de)數(shu)據不(bu)同(tong),這(zhe)是因為在每次發布新(xin)的(de)(de)數(shu)據集時,都會對歷史估計值進(jin)行(xing)修訂;在本表中,兒(er)童是指19歲或以下的(de)(de)人。
數據(ju)顯示,2000年和2022年,國際移民(min)占(zhan)比(bi)(bi)最(zui)多的(de)地區和國際移民(min)占(zhan)比(bi)(bi)最(zui)多的(de)國家都沒有變化,都是(shi)大洋洲和阿拉(la)伯聯(lian)合酋長國。
不過,全球國際移民(min)數(shu)量(liang)(liang)、僑(qiao)匯、難民(min)數(shu)量(liang)(liang)、境(jing)內流離失所(suo)者數(shu)量(liang)(liang)卻(que)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僑匯就從1280億美元增長到了7020億美元,增長了5倍多,凸顯了國際移民作為發展驅動力的突出地位;國際移民數量也從1.73億人增長到2.81億人,增長了約62%;難民數量從1400萬人增長到了2640萬人,增長了約89%;境內流離失所者數量從2100萬人增長到了5500萬人,增長了2倍多;雖然這些數據都在增加,不過其在世界人口中的占比(bi)仍然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