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類(lei)
登錄 |    

開國十大少將排名 1955年少將名單 其中一位為中越雙料將軍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MAIGOO生活榜 上傳提供 評論 發布 反饋 0
導語 / INTRODUCTION
開國少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后授予,有798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你知道1995年授權少將的人有哪些嗎?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開國十大少將排名,其中包括賀晉年、解方、陳沂、段蘇權、童陸生、詹化雨、劉其人、張瑞、彭富九、李信等,他們為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過重大貢獻,更多中國少將名單請點擊本文查看。
開國十大少將排名(ming)
  • TOP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開國十大少將排名,本榜單為199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后授予少將名單,排列順序以軍隊級別排列。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為我喜歡的投票>>

開(kai)國十大少將排(pai)名
賀晉年,陜北紅軍創建人之一,原軍委裝甲兵副司令員(正大軍區職待遇)。1935年9月,賀晉年任紅十五軍團八十一師師長,指揮部隊參加了勞山、榆林橋等重要戰役;1936年2月,率八十一師東渡黃河,參加了東征戰役,他曾親率部隊三渡牡丹江,先后剿滅了北滿土匪號稱“四大旗桿”的匪幫,鞏固了東北解放區的大后方;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詳細>>】
解方,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曾獲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抗日戰爭勝利后,解方先后參加四保臨江、遼沈、平津、衡寶、廣西和海南島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參謀長,多次參與重大戰役的指揮,并作為朝中方面代表參加開城停戰談判。【 詳細>>】
陳沂,筆名陳毅,中共黨內一度有“大小陳毅”之稱。他于1929年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前曾任八路軍晉南軍政干部學校校務部主任、冀魯豫日報社長總編、八路軍115師宣傳部長、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長、東北軍區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首任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詳細>>】
段蘇權,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他曾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協助指揮中朝空軍作戰,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抗日戰爭時期,段蘇權參加創建平北革命根據地,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指揮部隊攻克、收復了華北重要城市張家口和一批縣、旗,搗毀了偽蒙擁自治政府;解放戰爭時期,他領導了軍區的剿匪、肅反和保衛新生政權的各項工作,并率部參加了寧城、建昌、趙川、平定堡、崇禮等戰斗和遼沈戰役。【 詳細>>】
童陸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他曾參加了北伐戰爭,參與領導發動了鄂西革命委員會公安暴動,參加了西北抗日救國總會,參與了西安事變,“七七”事變后率部參加了華北抗戰的忻口戰役;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重慶、南京談判中共代表團軍事組長,軍委四局局長等要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 詳細>>】
詹化雨,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新中國成立后,曾任西藏軍區副政委,福州軍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抗戰期間,詹化雨參加和指揮了河口、棋盤嶺、鐵鋪嶺以及廬江、襄安、高唐鋪、周家崗等10多次反頑和反“掃蕩”戰斗;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萊蕪戰役、淮海戰役等重要戰役。【 詳細>>】
劉其人,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9月,劉其人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八一獎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詳細>>】
張瑞,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勛章。他歷任教員、訓練處主任、軍委軍務部副部長、總參軍務部副部長、總參組織編制部副部長等職,參加了直羅鎮、平型關、陸房、沂蒙山區反“鐵壁合圍”、遼沈、平津等戰役戰斗,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詳細>>】
彭富九,曾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后任中央軍第二局研究員、副處長、系主任,晉察冀軍區二局副局長、局長,華北軍區、中南軍區二局局長,參加了清風店、石家莊、平津、廣東、海南島等戰役;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詳細>>】
李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曾參加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李信任湘鄂贛獨立第一師組織科科長,紅十八軍組織部部長等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開始時期,李信任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政治部巡視員、組織科科長,干部科科長;1942年參加南泥灣大生產運動。【 詳細>>】
曹廣化,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率壽縣游擊隊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和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后任科長、陜北軍委軍事工業局政治處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師政治部主任、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后勤部運輸部政委,參加了新開嶺、四保臨江、梅河口和遼沈、平津戰役。【 詳細>>】
魏傳統,當代著名書法家、詩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于1928年轉為中共黨員,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中國解放后,魏傳統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在總政主任羅榮桓元帥的領導下,為全軍的政治工作嘔心瀝血,總政文化部和宣傳部合并,魏傳統又出任總政宣傳部副部長,主管文化工作。在全國引起廣泛影響的《星火燎原》叢書,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第一批書稿的。【 詳細>>】
孫儀之,1933年參加紅軍;193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編寫了《衛生法規》,由軍委批準下發施行,對加強衛生業務建設起了積極作用。【 詳細>>】
傅家選,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傅家選曾是全國第五屆政協委員,撰有《憶紅二十五軍在鄂豫皖蘇區》、《憶三四四旅在平型關大捷前后的片斷》、《回憶彭總的三次談話》等回憶文章10余篇。【 詳細>>】
喻縵云,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在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斗爭中,他曾想方設法保證紅軍的物資供應;長征過程中,他走訪藏民,取石熬鹽,保證了部隊的戰斗力;1947年春喻縵云負責劉鄧大軍的物資運輸補給,收容轉送傷病員,管理后方倉庫、醫院、汽車運輸隊等。同時負責搶修被破壞的公路、橋梁,保證運輸暢通,對劉鄧大軍奪取魯西南等戰役的勝利和挺進大別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詳細>>】
姜齊賢,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日本投降后,他組織接收偽軍的衛生機構、設備、藥品,同時積極收治傷病員,開展突擊治療,曾創辦《衛生建設》、《衛生工作導報》等刊物。【 詳細>>】
錢信忠,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歷任中國衛生部部長、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等職。1983年錢信忠獲首屆聯合國人口獎,主編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著有《人口新作》。【 詳細>>】
洪水,原名武元博,中國和越南雙料少將。洪水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廣州起義;土地革命時期,任廣東省東江游擊隊連政治委員、紅軍學校工農劇社社長,并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在山西、河北等地開展抗日工作;1945年應越南勞動黨之邀赴越南參加抗法戰爭,任第四、五戰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1年回中國,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條令局副局長、戰斗訓練雜志社社長。【 詳細>>】
其他開國上將名(ming)單(dan)

院校11名:張文(wen)舟(zhou)、 何克希(xi)、 徐文(wen)烈、 戴(dai)潤生、 陶(tao)漢章(zhang)、 謝(xie)振華、 謝(xie)立全、 林(lin)浩、 劉居(ju)英(ying)、 劉有光(guang)、 謝(xie)良。

空軍4名:谷(gu)廣善、 薛少卿、 漆(qi)遠(yuan)渥、 王集成。

海軍14名:曾克林、 易耀彩、 鄭國(guo)仲(zhong)、 張學思、 王政柱、 袁(yuan)也烈、 彭德清、 趙一萍、 張漢丞、 馬龍、 曾生、段德彰、 盧(lu)仁燦、 桂紹彬;

防空軍3名:陳華堂、 王智濤、 谷(gu)景生。

炮兵2名:蘇(su)進、 陳(chen)銳霆。

工兵2名:李迎(ying)希、 徐德操。

公安軍5名:鄧少東、 查國(guo)楨、 羅華生、 吳烈(lie)、 李逸民。

原西北軍區3名:郭炳坤、 張(zhang)希欽、 曾滌。

原西南軍區4名:李夫克、 黃(huang)立清、 魯瑞林、 金如柏。

原華東軍區7名:何以祥、 段(duan)煥競、 邱蔚、 朱紹清(qing)、 廖海光、 劉涌、 曾(ceng)如清(qing)。

原中南軍區12名:何敬之、 姚(yao)醒吾、 劉賢權、 龍書金、 韓東(dong)山、 袁克服、 潘振武、 賀東(dong)生、 張廣(guang)才、 鐘(zhong)偉、吳(wu)自立、 蕭元禮。

原華北軍區11名:甘思和、 潘峰、 傅崇碧、 蕭思明、 葉青山、 王奇才、 龍道權、 帥榮、 裴周玉(yu)、 黃振(zhen)棠、李人林。

原東北軍區2名:羅成(cheng)德、 唐子安。

志愿軍14名:王蘊瑞、 黃文明(ming)(ming)、 張明(ming)(ming)遠(yuan)、 胡炳云、 蕭(xiao)應棠(tang)、 蕭(xiao)文玖、 潘焱、 丁盛、 鐘國楚、 陳仿(fang)仁(ren)、陳云開、 謝明(ming)(ming)、 李(li)呈瑞、 梁仁(ren)芥。

副軍級216名

軍直26名:賈若瑜、 王(wang)光華(hua)、 王(wang)永(yong)浚、 曹丹輝、 李鐘奇、 葉(xie)楚屏(ping)、 王(wang)文軒、 葉(xie)運高(gao)、 李兆炳、 黃遠、 吳濤、 馬文波、陳外歐、 劉(liu)顯(xian)宜、 張(zhang)松平、 范子瑜、 嚴俊(jun)、 戴正華(hua)、 宮乃泉(quan)、 黃曹龍(long)、 閻捷三(san)、 殷希彭、 曾育(yu)生、陳遠波、 黃新友(you)、 張(zhang)平凱。

院校15名:雷紹康、 羅若遐、 方升普、 劉永源、 王紹南、 袁淵、 譚(tan)知(zhi)耕、 余(yu)克(ke)勤、 仲曦東、 譚(tan)右(you)銘、 張駕伍、 周志剛、劉子云(yun)、 沈啟賢(xian)、 吳嘉民(min)。

空軍19名:李中權、 張廷發、 何廷一、 石忠漢、 朱虛之、 沙克、 黃(huang)玉昆(kun)、 黃(huang)煒(wei)華、 楊(yang)煥(huan)民、 吳林煥(huan)、 何振亞、 傅傳(chuan)作、王(wang)德貴、 楊(yang)尚儒、 劉錦平、 李世安、 栗(li)在山(shan)、 韋祖珍、 裴志耕。

海軍18名:雷永通、 張力雄、 高志榮、 馬(ma)忠(zhong)全、 蔡長風(feng)、 蕭(xiao)學(xue)林、 黃忠(zhong)誠、 劉華清、 蘇啟勝、 朱軍、 劉中華、 梅嘉生、何(he)輝、 謝甫生、 吳西、 魏天祿(lu)、 劉義、 黃忠(zhong)學(xue)。

防空軍5名:張西三、 孫超群(qun)、 林接彪(biao)、 李赤然、 潘壽才。

炮兵2名:賈(jia)陶、 封永順。

裝甲兵2名:王振祥、 羅(luo)通。

工兵3名:趙(zhao)東寰、 唐哲明、 唐健伯。

公安軍2名:熊(xiong)伯濤、 方國華。

原西北軍區7名:蘇鰲、 楊嘉瑞、 程(cheng)悅(yue)長、 夏耀堂、 王再興、 左齊(qi)、 李銓。

原西南軍區14名:李(li)文清(qing)、 王啟明(ming)、 陳明(ming)義(yi)、 查玉升(sheng)、 何維(wei)忠(zhong)、 郭林祥、 楊尚高、 胡(hu)榮(rong)貴、 王貴德、 石新安、 范明(ming)、 王其梅、 陳鶴橋、 余洪遠。

原華東軍區32名:廖(liao)政(zheng)國、 黎(li)有章、 劉永生、 李(li)繼開、 陳(chen)美藻、 張(zhang)(zhang)震東(dong)、 常玉清、 胡大榮、 趙(zhao)俊、 蕭永銀、 張(zhang)(zhang)秀龍、 熊應(ying)堂、張(zhang)(zhang)铚秀、 詹大南、 陳(chen)宏、 姚運(yun)良(liang)、 李(li)水(shui)清、 周純麟、 謝(xie)勝坤、 龍潛、 歐陽平、 李(li)世焱、 劉文學、 李(li)耀文、湯光恢(hui)、 謝(xie)云暉、 王六生、 何志(zhi)遠(yuan)、 張(zhang)(zhang)闖初、 符確堅、 何柱成(cheng)、 劉毓標。

原中南軍區31名:鄧克明(ming)(ming)、盧紹(shao)武(wu)、葉長庚、劉子奇、李(li)(li)福澤、雷震(zhen)、馬白山、黃一平、余成斌、覃(tan)士冕、張國傳、周(zhou)發(fa)田、江燮(xie)元、李(li)(li)化(hua)民(min)、歐致(zhi)富、魏鎮、劉新權、方國安、王(wang)全國、葉明(ming)(ming)、謝(xie)鏜(tang)忠(zhong)、廖冠賢(xian)、李(li)(li)丙令、陳德、陳發(fa)洪、王(wang)振乾、李(li)(li)儉珠、孫克驥、胡繼成、楊樹根、郭成柱。

原華北軍區13名:曾美、石(shi)志本、孟慶山、杜文達、索(suo)立波、張世珍(zhen)、成少甫、康健民、張正(zheng)光、黃作珍(zhen)、王(wang)之平、徐(xu)紹華、王(wang)耀南。

原東北軍區10名:江擁輝、張開荊、賀健、賀慶積、譚友林(lin)、吳岱(dai)、邱先通、鐘(zhong)人仿(fang)、劉何、鄒衍。

志愿軍17名:趙冠英、趙章成、譚善和、徐國(guo)賢、楊俊生、吳詠(yong)湘、周長勝、蕭全福、曾雍(yong)雅、宋玉琳、賀(he)大(da)增(zeng)、李震(zhen)、吳保山、何(he)運洪(hong)、李致(zhi)遠、謝福林、丁萊夫(fu)。

準(zhun)軍級(ji)344名

軍直20名:吉合(he)、胡備文、錢江、陳福初、陳鐵(tie)君、王(wang)蘭(lan)麟(lin)、洪水、劉少卿(qing)、周維、劉紹文、安東、黃有鳳、李(li)基、況玉純、游勝華、王(wang)兆(zhao)相、賀盛桂(gui)、王(wang)興剛、車敏樵、張(zhang)遜(xun)之。

院校27名:李(li)(li)泛山、吳華奪(duo)、李(li)(li)開湘、李(li)(li)治、張書祥(xiang)、高存信、周世(shi)忠、陳海涵、劉(liu)清(qing)(qing)明、方正(zheng)、劉(liu)昂、李(li)(li)光輝、鐘明彪、唐(tang)凱、唐(tang)鐸、胡(hu)(hu)正(zheng)平、陳金鈺(yu)、鄭大(da)林、張崇文、胡(hu)(hu)定千、曹(cao)光琳、李(li)(li)真、李(li)(li)毅、郭(guo)奇、張日清(qing)(qing)、李(li)(li)良漢、鐘發宗。

空軍29名:劉(liu)放、王平(ping)水、李(li)平(ping)、梁達三(san)、陳(chen)欽、謝斌(bin)、高(gao)厚(hou)良、關盛志(zhi)、劉(liu)豐(feng)、鄧(deng)東哲、蔡永、蕭前(qian)、方子翼、李(li)長暐、朱云謙(qian)、吳宗先、劉(liu)懋功(gong)、王云霖、周彬(bin)、李(li)慶柳(liu)、余非、趙正洪、黃連秋、張百春(chun)、李(li)勃、陳(chen)浩、羅維道、劉(liu)福勝、余明。

海軍11名:丁世(shi)芳(fang)、王(wang)效明(ming)、傅繼澤、張元培、齊(qi)勇、鄧龍(long)翔(xiang)、邱子明(ming)、宋景華、江勇為、胥治中(zhong)、闕(que)中(zhong)一。

防空軍8名:劉秉彥(yan)、樊哲祥、蔡愛(ai)卿(qing)、黃徑琛、張(zhang)希才、曹傳(chuan)贊、龍(long)福才、李貞。

炮兵5名 :張貽祥、涂錫道、管松濤、廖成美、王文介(jie);裝甲兵(bing)4名:程世清、林(lin)彬、鄧家泰、宋慶生。

工程兵 1名:廖述云。

鐵道兵9名:孔令甫(fu)、何(he)輝(hui)燕、閔學勝(sheng)、張吉厚、朱(zhu)紹田、袁(yuan)光、郭維城、徐斌、陳力。

公安軍12名:鄒國(guo)厚、盛治華、羅文坊、王明貴、杜國(guo)平、陳波、梁玉(yu)振、劉輝山、張廷楨、蔡炳(bing)臣、陳伯(bo)祿、白(bai)壽康。

原西北軍區22名:郭(guo)寶珊、史可全、閔鴻(hong)友、孫光、馬(ma)爾果夫(fu)·伊斯哈科夫(fu)、買(mai)買(mai)提伊敏·伊敏諾夫(fu)、吳習智(zhi)、徐(xu)國珍(zhen)、朱聲達、高(gao)朗亭、甘祖(zu)昌、羅(luo)章、侯(hou)世奎、顏(yan)金生、張開基、祖(zu)農·太也(ye)甫夫(fu)、曹(cao)達諾夫(fu)·扎依(yi)爾、高(gao)維嵩、李(li)健良、牛(niu)書申、鐘生溢、孫潤(run)華。

原西南軍區16名:張(zhang)光華、童國貴(gui)、何(he)(he)正文、黎錫福、汪乃貴(gui)、熊奎、何(he)(he)光宇、胥光義(yi)、張(zhang)和、吳(wu)榮正、蕭新春、余述生、劉振(zhen)國、盧南樵、孔(kong)駿彪、周長庚。

原華東軍區52名:李(li)(li)(li)景瑞、萬振西、劉健(jian)挺(ting)、程業(ye)棠、謝銳、宋(song)文、曾旭(xu)清(qing)、李(li)(li)(li)元、郭金林、王(wang)文模、李(li)(li)(li)輝高、宋(song)獻章、嚴光(guang)、童(tong)炎(yan)生、唐健(jian)如、賀(he)光(guang)華(hua)、熊(xiong)兆(zhao)仁、周文在、李(li)(li)(li)德生、黃朝天(tian)、王(wang)健(jian)青、陳(chen)士法、孫(sun)端夫、徐體山、鄧仕俊、王(wang)誠漢、馬(ma)輝、陳(chen)奇、傅紹甫、李(li)(li)(li)發、阮賢榜、匡斌、尤太(tai)忠(zhong)、王(wang)直、秦(qin)化龍、楊漢林、資鳳、羅湘濤、喻新華(hua)、張文碧(bi)、李(li)(li)(li)曼村、陳(chen)德先、汪少川、彭勝標、羅應懷、熊(xiong)飛、彭顯倫、張潮夫、王(wang)若杰(jie)、王(wang)義(yi)勛(xun)、郭卓辛、邱(qiu)相(xiang)田。

原中南軍區46名:吳(wu)(wu)誠忠、王遠(yuan)(yuan)芬、田厚儀、羅(luo)仁全、祝世鳳、葉健民(min)、李(li)道之、姜茂生(sheng)、向守志(zhi)、劉振球、王奎(kui)先、吳(wu)(wu)世安、黃(huang)霖、覃國翰、趙蘭田、王東(dong)保(bao)、陳文(wen)彪、彭龍飛、劉玉堂、張汝光、陳挽瀾(lan)、黃(huang)榮(rong)海、李(li)士才、胡登高、譚文(wen)幫、林忠照、鐘(zhong)文(wen)法、陳志(zhi)彬、張太生(sheng)、宋維(wei)栻、彭清(qing)云(yun)、方國南、藍橋、魏洪亮、董洪國、傅春(chun)早、蕭遠(yuan)(yuan)久、何(he)能彬、任(ren)昌輝、顏德明、楊大易、余品軒、陳宗坤、邱國光、湯(tang)池(chi)、高體乾。

原華北軍區24名:于權伸、鐘元(yuan)輝(hui)、白志(zhi)文、劉(liu)華香(xiang)、趙文進、彭(peng)壽生、劉(liu)德(de)海、林偉、曾威、劉(liu)彬(bin)、方之(zhi)中(zhong)、馬衛華、曾保堂、黃(huang)光霞、楊植亭、廷(ting)楙、陳宜(yi)貴、鐘炳昌、廖鼎(ding)琳、劉(liu)昌、翁祥初(chu)、蕭永正(zheng)、王英(ying)高、范忠祥。

原東北軍區24名:張竭(jie)誠(cheng)、鄧岳、謝正榮、徐(xu)國夫、江文、劉亨云、宋承志、趙杰、王(wang)良太、王(wang)力(li)生、趙承金、伍瑞(rui)卿、龍開富、李(li)資平(ping)、張濟民、曾祥煌、袁佩爵、李(li)伯(bo)秋、曹德連(lian)、鐘輝(hui)、譚開云、李(li)桂林、戴(dai)文彬、李(li)少元。

志愿軍34名:丁先(xian)國(guo)、董永清、況開田(tian)、劉(liu)祿長、汪(wang)克(ke)明、王明坤(kun)、張樹芝、張云(yun)龍(long)、陳(chen)仁洪、李家(jia)益、趙國(guo)泰、吳(wu)瑞山(shan)、歐陽家(jia)祥(xiang)、張萬春(chun)、熊作坊、賴春(chun)風、蔣克(ke)誠、舒行(xing)、廖鼎(ding)祥(xiang)、范陽春(chun)、張梓楨(zhen)、謝家(jia)祥(xiang)、楊中(zhong)行(xing)、彭(peng)盛、嚴慶堤、吳(wu)融峰、李彬山(shan)、劉(liu)春(chun)、佘積德、官宗禮、嚴政、陳(chen)茂輝、張秀川、任榮。

正師級125名

軍直6名:何濟林(lin)、潘世徵、羅亦經、徐光華、黎東(dong)漢(han)、幸元林(lin)。

院校5名:徐其孝、林遵、胡華居(ju)、金忠(zhong)藩、賀振新。

空軍16名:李振(zhen)聲、羅野崗、陳熙、安志敏、朱(zhu)火華(hua)、劉鶴孔、王學清、曾征、黃(huang)仁(ren)庭、黃(huang)玉(yu)庭、袁(yuan)學凱、興中、方槐、張雍耿、喬信明、謝錫玉(yu)。

海軍2名:鄧兆祥、羅(luo)斌。

防空軍2名:劉鵬、黎化南。

炮兵3名:朱(zhu)光、廖運周、顏東山。

裝甲兵2名:王勝(sheng)、孫三。

原西北軍區4名:李書(shu)茂、熊晃、李書(shu)全、曾光(guang)明。

原西南軍區14名:周學義(yi)、涂則生、金紹山、張忠(zhong)、何德慶、崔建(jian)功、吳(wu)忠(zhong)、汪(wang)家道、李(li)覺、張培榮(rong)、金世柏、丁榮(rong)昌、魯加(jia)漢、馬宗璜。

原華東軍區12名:龍飛虎、朱耀(yao)華、陳忠梅(mei)、李國厚(hou)、余光茂(mao)、譚(tan)友夫(fu)、張(zhang)新華、張(zhang)宗勝、熊挺、張(zhang)春森(sen)、曹思明、周明國。

原中南軍區14名:齊(qi)丁根(gen)、曾(ceng)敬煩(fan)、丁武選、程儒珍(zhen)、鄭效峰、鄒善芳(fang)、汪洪(hong)清、劉興隆、倪(ni)南山、卜萬科(ke)、羅云、黃勝明、江謄蛟(jiao)、黃德魁(kui)。

原華北軍區18名:蔡長元(yuan)、鐘(zhong)輝琨、張英輝、鄭三生、楊銀聲、曹玉清(qing)、曾憲(xian)池、盧克、馬澤(ze)迎、楊永松、蘇魯(lu)、陶國清(qing)、韓衛民、楊世(shi)民、王(wang)才貴(gui)、孔飛、李佐(zuo)玉、王(wang)謙。

原東北軍區15名:陳美福、張海棠、陳信忠、羅(luo)坤山(shan)、孫(sun)文采(cai)、蘇煥清、黃思沛、葉蔭(yin)庭、邱會(hui)魁、唐(tang)青山(shan)、羅(luo)桂華、王屏、姚國民(min)、黃惠良、李荊樸。

志愿軍12名:唐(tang)金龍、吳(wu)子杰、游好揚、賴光勛、李木生(sheng)、徐其(qi)海、黎光、賀吉祥、張步(bu)峰、樊(fan)學文、汪易、李布德(de)。

以上125名正師級干部評為少將的方案公布后,其級別均調整為準軍級,故從此以后首批授銜的開國少將中不再有師級干部。

無軍隊級別者2名:汪東興(軍直)、黃正清(原西(xi)北軍區)。

更多(duo)相關榜單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zhu)冊用(yong)戶提供(gong)信息(xi)存儲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bu)代表(biao)本(ben)站觀點,更(geng)不(bu)表(biao)示本(ben)站支持(chi)購買和交易(yi),本(ben)站對網頁中(zhong)內容的合法性(xing)(xing)、準確(que)性(xing)(xing)、真(zhen)實性(xing)(xing)、適用(yong)性(xing)(xing)、安(an)全性(xing)(xing)等概(gai)不(bu)負(fu)責(z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jia)信息(xi)、錯誤(wu)信息(xi)或(huo)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huo)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69543個加盟需求 已有128189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