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兩彈元勛”鄧稼先故居
0 票數:0 #名人故居#
鄧石如故居坐落在安慶市五橫鄉白麟坂鄧家大屋的“鐵硯山房”,因是書法篆刻大家鄧石如的故居與“兩彈”元勛鄧稼先的誕生地,早在1986年就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安慶市日前斥資搶修的“鐵硯山房”將于國慶節前全新迎客。“鐵硯山房”是清代著名書法、篆刻藝術大師鄧石如于乾隆六十年(1795)興建的住處。鄧石如以兩湖總督畢沅所贈鐵硯命名新居,故得名“鐵硯山房”。1924年鄧石如的第六世孫、“兩彈”元勛鄧稼先在“鐵硯山房”誕生。
  • 所在地/隸屬: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qu)五橫鄉白(bai)林(lin)村
  • 旅游景區級別: 3A
附近有 65 個景點: 安徽道源國家濕地公園(0km)    安徽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0km)    安徽科技館(1km)    合肥市保羅的口袋1912店(2km)    小團山香草農莊(2km)    1912街區(2km)    蜀山烈士陵園(3km)    合肥市植物園(3km)    小井莊村(4km)    洪家疃村(4km)    董寅初紀念館(4km)    五里墩立交橋(4km)    合肥牛王寨(4km)    黃陂湖(4km)    合肥天鵝湖萬達廣場(4km)    蔡永祥紀念館(4km)    合肥市青龍廠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紀念館(4km)    馬塔塔動物王國(4km)    翡翠湖公園(4km)    豆瓣匯步行街(4km)    合肥科技館(4km)    合肥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4km)    開福寺(安徽省合肥市)(4km)    子木園博物館(4km)    合肥之心城(5km)    合肥大劇院(5km)    劉園?古徽州文化園(5km)    浮槎山省級森林公園(5km)    合肥天鵝湖(5km)    安徽省合肥市榮事達工業旅游基地(5km)    蜀山湖(5km)    大蜀山文化陵園(5km)    合肥市野生動物園(5km)    安徽農業大學(5km)    黑池壩(6km)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6km)    安徽博物院(6km)    合肥科學島(7km)    銀河公園(7km)    安徽省文化館(7km)    合肥中隱于市(7km)    杏花公園(7km)    合肥城隍廟(7km)    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7km)    安徽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大樓(7km)    大房郢水庫(7km)    月潭庵(7km)    合肥三孝口新華書店(8km)    阿酋灣水上樂園(8km)    合肥市李鴻章故居(8km)    李氏家族舊宅(8km)    徽園(8km)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8km)    李鴻章故居陳列館(8km)    合肥漢海極地海洋世界(9km)    合肥明珠廣場(9km)    合肥歡樂島(9km)    合肥環城公園西郊風景名勝區(9km)    罍街(9km)    逍遙津公園(9km)    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9km)    合肥包公園(9km)    明教寺(安徽省合肥市)(9km)    翡翠湖(10km)    合肥三國遺址公園(10km)   
詳(xiang)細介紹(shao) PROFILE +

基本介紹

鄧稼先故居主題建筑名為鐵硯山房,原本為清代書法篆刻藝術大家鄧石如(鄧稼先六世祖)故居,因鄧石時任兩湖總督畢源所贈鐵硯而得名,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并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為了提高故居可看性,六年前當地政府曾將這里修繕一新,以更加豐富飽滿的面容展現在大眾面前。鐵硯山房(fang)為四進(jin)穿斗式瓦房(fang),層層進(jin)入內容各不相同(tong)。第一進(jin)為門(men)廳,第二進(jin)為“守藝堂”正廳,第三進(jin)為“燕譽居”,第四進(jin)主要功(gong)能為倉庫。

房間布局最(zui)大(da)程(cheng)度地展(zhan)現了鄧(deng)稼先與(yu)其家人曾經的日常生(sheng)活,尤其是鄧(deng)稼先省錢用過的衣物、鞋帽(mao)、書(shu)籍(ji)等都(dou)是其妻子許鹿希和(he)鄧(deng)志平等親(qin)屬所(suo)贈,床鋪、立柜(ju)、座椅、墻體等都(dou)帶有很(hen)強的歲月感。

翻看鄧氏族譜你會驚奇(qi)的(de)發現(xian)“虎父無犬子(zi)”這句話的(de)真正含義,鄧稼先(xian)可以說出(chu)生于真正的(de)書香世家。六世祖鄧石如是鄧派篆刻創始人,父親鄧以蟄為中國(guo)現(xian)代美學的(de)奠基人,良好(hao)的(de)家庭教育背景(jing)對鄧稼先(xian)產生了重要影響(xiang)。

鄧稼先1924年(nian)出生于(yu)安(an)徽省懷寧(ning)(ning)縣的鄧家祖屋,后(hou)隨母(mu)親(qin)和姐姐搬遷至(zhi)北(bei)京(jing)。他的父親(qin)鄧以(yi)蟄曾任當(dang)時我國眾(zhong)多(duo)(duo)高等學(xue)府(北(bei)京(jing)醫科大(da)學(xue)、北(bei)京(jing)大(da)學(xue)、清華大(da)學(xue)等)哲學(xue)系教授(shou),并(bing)且與楊(yang)振(zhen)寧(ning)(ning)之(zhi)父楊(yang)武之(zhi)為(wei)多(duo)(duo)年(nian)老(lao)友(you),在北(bei)京(jing)求學(xue)的過(guo)程中,鄧稼先與同校(xiao)的楊(yang)振(zhen)寧(ning)(ning)也成為(wei)好(hao)友(you)。

回望鄧老一(yi)生的(de)崢嶸歲月(yue),一(yi)定繞不開這(zhe)幾個詞語:奉獻、堅持、愛國(guo)。1950年(nian),只有(you)26歲的(de)鄧稼先用(yong)一(yi)年(nian)多的(de)時間完(wan)成了四(si)年(nian)博士學位,人(ren)稱“娃娃博士”。學業(ye)結(jie)束后,美國(guo)政府試圖用(yong)優越的(de)工作(zuo)環境和科(ke)研條件(jian)讓(rang)他留在美國(guo),但(dan)想(xiang)到身(shen)(shen)后的(de)祖(zu)國(guo)至今仍然陷入水(shui)深火熱中(zhong),他毫不猶(you)豫放(fang)棄輕而易(yi)舉(ju)便能(neng)得到的(de)金錢和地位,只身(shen)(shen)回到祖(zu)國(guo)投身(shen)(shen)科(ke)研事業(ye)中(zhong)。

由于(yu)常年勞累(lei)奮戰第一線,晚(wan)年的鄧稼先積勞成疾,即(ji)使在彌留之際仍然掛(gua)念著祖(zu)國(guo)(guo)的科(ke)學事業,與(yu)于(yu)敏合著了一份關(guan)于(yu)中國(guo)(guo)核武器發(fa)展(zhan)的建議書,用一腔熱血助力中國(guo)(guo)科(ke)學發(fa)展(zhan)。1986年,鄧稼先因癌癥(zheng)晚(wan)期大出血去世;他臨終前仍然關(guan)心(xin)著祖(zu)國(guo)(guo)的國(guo)(guo)防(fang)事業,并叮嚀:“不要讓人家拉(la)得(de)太(tai)遠(yuan)……”。

“神品”鄧(deng)石(shi)如影響(xiang)著數(shu)代人,也使得故居書香飄溢(yi),嘆(tan)為觀止。在鄧(deng)石(shi)如的(de)(de)影響(xiang)下,五橫(heng)鄉文(wen)風昌盛,人人愛好舞(wu)文(wen)弄(nong)墨,涌現(xian)出不少農民(min)書畫(hua)家,成為全國聞名的(de)(de)“文(wen)化之鄉”。

在被(bei)西(xi)化了的“小(xiao)洋樓”和紅(hong)磚黑瓦的夾縫中,鐵硯山(shan)房(fang)(fang)這樣(yang)一(yi)座園林建(jian)筑更(geng)加顯(xian)得突兀(wu)。鐵硯山(shan)房(fang)(fang)始建(jian)于清乾(qian)隆(long)年間。鄧石(shi)如一(yi)生浪跡江湖,乾(qian)隆(long)五(wu)十九年(1794年)由武昌(chang)歸來,次年營(ying)建(jian)房(fang)(fang)屋,以(yi)清代兩湖總督(du)畢源所贈鐵硯命名曰“鐵硯山(shan)房(fang)(fang)”,山(shan)人親書匾額(e)懸于門前。

古樸的(de)(de)木門,爬滿(man)青藤的(de)(de)院墻,院里蔥郁的(de)(de)樹木,以及老屋特有的(de)(de)氣(qi)息,讓(rang)人不禁(jin)對(dui)時間的(de)(de)流逝產生(sheng)懷(huai)疑(yi)。兩百年過去(qu)了,鐵硯山房依舊(jiu)矗立,只(zhi)是(shi)那揮(hui)墨養鶴的(de)(de)山人早(zao)已仙去(qu)。

鐵(tie)硯山房主(zhu)(zhu)體建(jian)筑為(wei)(wei)穿斗(dou)式磚木結構(gou),共四(si)進(jin)(jin)(jin)。第(di)(di)(di)一進(jin)(jin)(jin)為(wei)(wei)三(san)開間(jian)的門廳(ting),有鄧石如(ru)之子傳密題(ti)寫的“鐵(tie)硯山房”隸書門額。二、三(san)進(jin)(jin)(jin)為(wei)(wei)兩(liang)層樓閣式建(jian)筑,面闊五開間(jian),進(jin)(jin)(jin)深二間(jian)。第(di)(di)(di)二進(jin)(jin)(jin)正廳(ting)三(san)開間(jian),名為(wei)(wei)“守(shou)藝(yi)堂”,兩(liang)彈元勛鄧稼先,就出生于“守(shou)藝(yi)堂”西住房內;第(di)(di)(di)三(san)進(jin)(jin)(jin)名“燕譽(yu)居”。第(di)(di)(di)四(si)進(jin)(jin)(jin)為(wei)(wei)倉房。主(zhu)(zhu)體建(jian)筑兩(liang)側為(wei)(wei)齋(zhai)館庭院,舊有“求聲館”、“挹(yi)翠樓”,外(wai)圍為(wei)(wei)花園。

嗅著(zhu)(zhu)這滿院的花香和青草味,聽老人(ren)講著(zhu)(zhu)發(fa)生在(zai)這鄧(deng)(deng)家大屋的故事(shi):在(zai)與徽班(ban)進(jin)京的同時(shi),一位名叫鄧(deng)(deng)石(shi)如(ru)(ru)的安(an)慶懷(huai)寧人(ren)騎(qi)著(zhu)(zhu)毛(mao)驢也走進(jin)了京都;他以(yi)書法和篆刻(ke)的杰出(chu)成(cheng)就,震驚了朝野,其作品(pin)被人(ren)們(men)推(tui)為(wei)“神品(pin)”,并(bing)獨辟出(chu)篆刻(ke)藝術(shu)中(zhong)的“皖派”。他就是一身(shen)漁翁裝(zhuang)束的鄧(deng)(deng)石(shi)如(ru)(ru)……清嘉慶十年(nian)(1805)陰歷十月初四日酉時(shi),鄧(deng)(deng)石(shi)如(ru)(ru)卒于(yu)“鐵硯山房”家中(zhong)。

現(xian)在(zai)(zai)的(de)鄧家(jia)大屋依舊山(shan)清水(shui)秀,有了(le)大學(xue)生,有了(le)碩士(shi),也有出國留學(xue)的(de)。鐵(tie)硯山(shan)房所蘊涵的(de)精(jing)神力量還(huan)在(zai)(zai)不(bu)斷滋養著這片土地。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兩彈元勛”鄧稼先故居】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zhan)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信息(xi)(xi)存儲(chu)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wen)(wen)章/文(wen)(wen)字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zi)主(zhu)發(fa)布上(shang)傳,不(bu)代表(biao)本(ben)(ben)站(zhan)觀點(dian),更(geng)不(bu)表(biao)示(shi)本(ben)(ben)站(zhan)支持購(gou)買(mai)和交易,本(ben)(ben)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zhen)實性(xing)、適用(yong)性(xing)、安(an)全性(xing)等(deng)概不(bu)負責。版權(quan)歸(gui)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xi)(xi)、錯(cuo)誤信息(xi)(xi)或任何問(wen)題,請(qing)及(ji)時聯系我(wo)們(men)(men),我(wo)們(men)(men)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794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4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866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175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