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范圍
大竹(zhu)秦王桃產(chan)地范圍為四川(chuan)省大竹(zhu)縣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志使用
大竹秦王桃產(chan)(chan)地(di)范圍內的生(sheng)產(chan)(chan)者,可(ke)向(xiang)四川(chuan)(chuan)省(sheng)大竹縣質(zhi)(zhi)量技術監督(du)(du)局提出使用(yong)“地(di)理標志產(chan)(chan)品專用(yong)標志”的申請,經(jing)四川(chuan)(chuan)省(sheng)質(zhi)(zhi)量技術監督(du)(du)局審(shen)核(he),報國(guo)家質(zhi)(zhi)檢(jian)總局核(he)準后予以公告。大竹秦王桃的法定檢(jian)測機構由(you)四川(chuan)(chuan)省(sheng)質(zhi)(zhi)量技術監督(du)(du)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秦王桃。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黃壤、紫色(se)土壤,保水、保肥(fei),有(you)利于排水。有(you)機(ji)質含(han)量≥1.5%,土壤pH值5至8,有(you)效土層(ceng)≥50c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mu)繁育:每年3月(yue)至(zhi)4月(yue)砧木(mu)播種,溫度(du)不低于10℃。行距90cm開溝,溝深3至(zhi)4cm,播幅寬(kuan)6至(zhi)10cm。密度(du)在(zai)3株(zhu)/㎡。選擇8至(zhi)20年生的健壯的秦王桃做母株(zhu),在(zai)每年2月(yue)至(zhi)3月(yue)采用嫁接方法繁殖苗木(mu)。
2.栽植時間(jian):每年(nian)3月至(zhi)4月。
3.栽植密度:一(yi)般株行(xing)距(ju)為1.5至2m×4至4.5m。
4. 疏果(guo):采用果(guo)間距(ju)法和葉果(guo)比法進行分次疏果(guo)。每667m(畝)產1500kg至2000kg。
5.套(tao)袋:定(ding)果后(hou)套(tao)袋,時(shi)間4月(yue)底到5月(yue)中旬(xun),套(tao)袋率100%。
6.施(shi)肥(fei):薄施(shi)和勤(qin)施(shi)肥(fei)料(liao),每畝施(shi)3000至5000kg有機肥(fei)。
7.水分(fen)管理:芽(ya)萌動(dong)期、果實迅速膨大期、秋施基肥及(ji)連續(xu)干(gan)旱(han)酌情灌水,雨季及(ji)時排水。
8.環境(jing)、安(an)全要(yao)求:農藥(yao)、化肥等(deng)的使用必須符合(he)國家和地方標準的相(xiang)關(guan)要(yao)求,不(bu)得污染環境(jing)。
四、采收
每年中秋前為最佳采(cai)(cai)收時間,宜在日出前或傍晚采(cai)(cai)摘。
五、質量特色
1. 感(gan)官特色(se):色(se)澤(ze)艷(yan)麗(li),果大又圓(yuan),單果250至500克,表面光滑、均整(zheng)潔(jie)凈、呈棕紅粉色(se)。
2. 理化指標(biao):每100克果(guo)肉含糖12至18克,有機酸(suan)0.2至0.9克,蛋(dan)白質0.5至0.8克,脂肪0.1至0.5克。
3.安全及(ji)(ji)其他質量(liang)技術要求:產(chan)品安全及(ji)(ji)其他質量(liang)技術要求必(bi)須符合(he)國家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