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根的葉(xie)子(zi)就是平常所用到的大青(qing)葉(xie),主要作(zuo)用就是清熱解毒、涼(liang)血(xue)消斑(ban)、增強免疫、抗菌、抗病(bing)毒。用于熱病(bing)高熱煩渴;神昏;斑(ban)疹;吐血(xue);衄血(xue);黃疸;瀉痢;丹毒;喉(hou)痹;口瘡;痄腮。
涼拌板藍根葉子
材料:板(ban)藍根葉(xie)子,洋蔥(cong)一個切(qie)絲(si)、紅心蘿卜半個切(qie)絲(si)、薄荷葉(xie)。
調料:鹽、糖(tang)(少許)、雞精粉、白醋、1至2滴香油、蒜泥適(shi)量。
做法:
1、板藍根葉子、將洋蔥一個切絲(si)、紅心蘿(luo)卜半個切絲(si)、薄荷葉。
2、將所有材料放入冰箱里冰鎮8至10分鐘。
3、將(jiang)材料加入以上調(diao)味料拌勻即可。
蒜蓉板藍根
材(cai)料(liao):板藍根葉(xie)子(zi),幾瓣大蒜(suan),鹽少許(xu)。
做法:
1、把板藍根的(de)蔫掉和(he)過于老的(de)葉(xie)子(zi)去(qu)掉,把完整的(de)嫩葉(xie)放(fang)在洗菜盆里,撒上(shang)清洗鹽(yan)(小蘇打+食鹽(yan))泡制幾分鐘去(qu)除農藥(yao)。
2、葉子清洗(xi)后濾干水分備用(yong),切(qie)好蒜蓉(rong)。
3、熱鍋(guo)(guo),刷一(yi)(yi)層(ceng)橄欖油(you),放入蒜蓉(rong)炒香后(hou)加一(yi)(yi)點水防止粘鍋(guo)(guo)。
4、蒜蓉炒(chao)香后放入板藍根,翻炒(chao)至熟即可出鍋。
板藍根茶
材料:板藍根葉子,開水。
做法:‘
1、將板藍(lan)根葉子洗凈,用(yong)開水(shui)沖燙一遍(bian),撈起控水(shui)。
2、再往葉子(zi)中(zhong)加入開水泡幾(ji)分鐘(zhong)即(ji)可(ke)。
具有清熱解毒(du)(du),涼血,利咽的(de)功效(xiao)。主(zhu)治外(wai)感(gan)發熱,溫病初起,咽喉(hou)腫痛,溫毒(du)(du)發斑,痄腮,丹毒(du)(du),癰腫瘡毒(du)(du)。
1、板藍根治痘疹出不快
板藍根50克,甘草1.5克(銼(cuo),炒)。上同為(wei)細末,每服2.5克或5克,取雄雞(ji)冠(guan)血三兩(liang)點,同溫酒(jiu)少許,食(shi)后,同調(diao)下。
2、板藍根治紅眼病
板藍根(gen)30克、蒲(pu)公英9克、生甘草6克,加水(shui)煎服,可以預防紅(hong)眼病。蒲(pu)公英9克、野菊花(hua)6克、板藍根(gen)9克、黃(huang)連3克,煎水(shui),熏(xun)洗,每日3~4次,對(dui)治療暴發性紅(hong)眼病效果(guo)極佳(jia)。
3、板藍根治流行性感冒
板藍根50克,羌活25克。煎湯,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二至三日。
4、板藍根治流腦
板藍根、大青(qing)葉煎劑,對(dui)(dui)腦(nao)膜炎雙球菌(jun)有很強的殺(sha)滅作(zuo)用(yong)。用(yong)大青(qing)葉、板藍根各25克(ke)、甘草15克(ke),煎水(shui)飲,連服3~5日,對(dui)(dui)流腦(nao)有很好的預防作(zuo)用(yong)。
5、板藍根治腮腺炎
板(ban)(ban)藍(lan)根(gen)30克(ke),煎水(shui)服(fu)(fu)用,連服(fu)(fu)5天,有一定(ding)的預(yu)防作用。腮腺炎(yan)發熱腫痛時可用板(ban)(ban)藍(lan)根(gen)30克(ke)、野菊(ju)花15克(ke)、銀花10克(ke),煎水(shui)飲,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板(ban)(ban)藍(lan)根(gen)30克(ke)、貫眾15克(ke)、甘草(cao)3克(ke),水(shui)煎服(fu)(fu),每日1劑,連服(fu)(fu)5天。
板藍根湯
材料:板藍根葉子、根,油,鹽,味(wei)精。
做法:
1、在(zai)板藍根苗(miao)長到(dao)15-20cm的時候,可以將板藍根連葉帶(dai)根洗凈。
2、煮開(kai)水放入(ru)板藍(lan)根(gen)的(de)葉(xie)子和(he)根(gen),像煮白菜一樣。
3、幾分(fen)鐘(zhong)后放點油、鹽、味精就可以了,稍有苦味。
板藍根茶
材料:板(ban)藍(lan)根20克。
做法:
1、使用工(gong)具將板藍根研為粗末(mo)。
2、將研制好(hao)的粗末放入茶碗,用沸(fei)水沖泡即可。
板藍根燉豬腱
材料:板藍根8克、豬腱60克、姜1片(pian)、蜜棗(zao)半(ban)粒。
做法:
1、清洗豬腱,切成大片。
2、用水沖洗一(yi)下板藍根(gen)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
3、猛火燉3小(xiao)時,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1、忌煙(yan)酒、辛(xin)辣(la)、魚腥食物。
2、不宜(yi)在服藥(yao)(yao)期(qi)間同時(shi)服用滋補性中藥(yao)(yao)。
3、有高血壓、心(xin)臟病(bing)(bing)(bing)、肝病(bing)(bing)(bing)、糖尿病(bing)(bing)(bing)、腎病(bing)(bing)(bing)等慢性病(bing)(bing)(bing)嚴重者(zhe)應在(zai)醫師指導(dao)下服用。
4、兒(er)童、孕婦(fu)、哺乳期婦(fu)女、年(nian)老(lao)體(ti)弱(ruo)、脾虛便溏者(zhe)應在(zai)醫師指導(dao)下(xia)服用。
板藍根呈圓柱(zhu)形,稍扭(niu)曲,長10~20cm,直(zhi)徑0.5~1cm.表(biao)面淡灰黃(huang)色(se)或淡棕(zong)(zong)黃(huang)色(se),有縱(zong)皺紋及支(zhi)根痕,皮孔橫長。根頭略膨(peng)大,可見暗(an)綠色(se)或暗(an)棕(zong)(zong)色(se)輪(lun)狀(zhuang)排列的葉柄殘基和密集的疣狀(zhuang)突起。體實,質略軟(ruan),斷面皮部黃(huang)白色(se),木(mu)部黃(huang)色(se)。氣微,味微甜后苦(ku)澀(se)。板藍根以(yi)平直(zhi)、堅實、粉性大、粗(cu)壯(zhuang)者為(wei)佳。根細(xi)小、軟(ruan)不(bu)宜選購。存放(fang)陰涼干燥處,防(fang)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