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地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地黃的種類和分辨方法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溫暖·生活家 上傳提供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摘要:地黃是在中醫上很常見的中藥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長江以南及臺灣、四川等地。地黃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生地黃、熟地黃和鮮地黃。不同的種類,在使用上都是有一定差別的。那么地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地黃如何分辨?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地黃的主要成分及地黃的種類和分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地黃的主要成分

地(di)黃為(wei)玄參科多年生(sheng)(sheng)草本植物(wu),以塊根入(ru)藥。主要(yao)含β-谷甾醇(chun)(chun)、甘露醇(chun)(chun)、梓醇(chun)(chun)、菜油甾醇(chun)(chun)、地(di)黃素、生(sheng)(sheng)物(wu)堿、脂(zhi)肪(fang)酸、葡(pu)萄糖、維生(sheng)(sheng)素A類(lei)物(wu)質、水(shui)蘇糖、精氨酸與γ-J氨酸等。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熱、生(sheng)(sheng)津、涼血、潤(run)燥、滋陰補(bu)腎、調經補(bu)血的功能。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溫暖·生活家"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地黃的種類和分辨

地黃主要有(you)三種,分別是生地黃、熟地黃和鮮地黃。下(xia)面就(jiu)來了解一下(xia)這三樣地黃怎么辨(bian)別吧!

1、形狀

生地(di)黃的形(xing)狀:多呈不(bu)規則的團塊狀或(huo)長圓(yuan)形(xing),中間(jian)膨大,兩(liang)端稍細,有(you)的細小,長條狀,稍扁而扭曲,長6~300px,直徑2~150px。

熟地黃的形狀:為不(bu)規則的塊(kuai)片(pian)、碎塊(kuai),大小、厚薄不(bu)一。

鮮地黃的形狀:呈紡錘形或條狀,長(chang)8~600px,直(zhi)徑(jing)2~225px。

2、顏色

生地黃的顏色(se):表面棕黑色(se)或棕灰(hui)色(se),極皺縮,具不(bu)規則的橫(heng)曲紋。體重,質較軟而韌,不(bu)易折斷,斷面棕黑色(se)或烏(wu)黑色(se),有(you)光(guang)澤,具黏性。

熟地黃的(de)顏(yan)色(se):表面烏(wu)黑色(se),有(you)光(guang)澤(ze),黏性大。質柔軟而帶(dai)韌性,不易折斷(duan),斷(duan)面烏(wu)黑色(se),有(you)光(guang)澤(ze)。

鮮地(di)黃(huang)的(de)顏色(se):外皮薄(bo),表面淺紅黃(huang)色(se),具彎曲的(de)縱皺(zhou)紋、芽(ya)痕、橫長(chang)皮7L樣突起及不規則疤痕。肉(rou)質,易(yi)斷,斷面皮部淡(dan)黃白(bai)色(se),可見橘紅色(se)油(you)點,木部黃白(bai)色(se),導管呈放射狀排列。

3、氣味

生地黃的氣味:氣微,味微甜(tian)。

熟地黃(huang)的氣(qi)味:氣(qi)微,味甜(tian)。

鮮地黃的氣味:氣微(wei),味微(wei)甜、微(wei)苦。

申明:以上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ce)用(yong)戶提供信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yong)戶自(zi)主發布(bu)上傳(chuan),不(bu)代(dai)表本站觀點(dian),版權歸原(yuan)作者(zhe)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wu)信息或任(ren)何問題,請(qing)及(ji)時(shi)聯(lia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shi)產權(quan)歸網站方(fang)所有(包(bao)括但(dan)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35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886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240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