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yu)家、政治家。
思(si)想(xiang)主張:仁和(he)禮
作品:晚年修(xiu)訂六(liu)經,即《詩》《書》《禮》《樂》《易(yi)》《春(chun)秋》。
經典語錄:所不欲,勿施(shi)于人。
人物(wu)簡介:偉大的(de)思(si)想家(jia)(jia)、教育家(jia)(jia),儒家(jia)(jia)學(xue)派的(de)代表人物(wu),與孔子并稱"孔孟"。
思想主張:仁政、王霸之(zhi)(zhi)辨(bian)、民本、格君心之(zhi)(zhi)非、民貴(gui)君輕。
作品: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pian)。
經典(dian)語錄: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人(ren)物簡介(jie):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ren)尊稱(cheng)"荀(xun)卿"。
思(si)想主張:提(ti)出(chu)“制天命而用之”的思(si)想,提(ti)出(chu)“化性(xing)起偽(wei)”的性(xing)惡論等。
作品(pin):《荀子》、《仁學》、《勸學》、《儒效》等(deng)。
經典語錄: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人物(wu)簡介:春(chun)秋末(mo)期魯(lu)國思想家,儒(ru)客大家,孔門七十二(er)賢之首。
作品(pin):《論語》等。
經典語(yu)錄:人善(shan)(shan)(shan)我(wo),我(wo)亦(yi)(yi)善(shan)(shan)(shan)之;人不善(shan)(shan)(shan)我(wo),我(wo)亦(yi)(yi)善(shan)(shan)(shan)之。
人物(wu)簡(jian)介:春(chun)秋末年(nian)思想(xiang)家,儒家大家,孔(kong)子晚年(nian)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wu)。
思(si)想主張(zhang): 修齊(qi)治(zhi)平、人(ren)為貴、不茍權(quan)貴。
作(zuo)品:《論語》、《大學》、《孝(xiao)經(jing)》、《曾子十篇》等。
經(jing)典語錄:良深藏若虛,君子有盛教如無。
人物簡介:儒家五大圣人之一,被(bei)尊(zun)為“述圣”。
思想主(zhu)張(zhang):中和之(zhi)(zhi)道(dao)、至誠之(zhi)(zhi)道(dao)、合(he)外內之(zhi)(zhi)道(dao)。
作品:《子(zi)(zi)思子(zi)(zi)》、《中庸》、《孝經》等(deng)。
經典語錄:君子不(bu)可以(yi)不(bu)修身(shen)。
人(ren)物簡介:哲學家(jia),經學家(jia),思(si)想家(jia)
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u)、天人感應(ying)、以德治國等。
作品:《天(tian)人三策》、《士不遇賦》、《春秋繁露》等
經典(dian)語錄:不(bu)(bu)知則問,不(bu)(bu)能則學(xue)。
人(ren)物(wu)簡介:北宋理(li)學(xue)家(jia)、教育家(jia)、哲(zhe)學(xue)家(jia)。
思想主(zhu)張:主(zhu)張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圣人(ren)。
作(zuo)品:《程頤文集》、《易傳》、《經說》等。
經典(dian)語錄:人無忠信,不可立世。
人(ren)物簡介:宋朝著名的理學(xue)家(jia)(jia)、思(si)想家(jia)(jia)、哲學(xue)家(jia)(jia)、教育(yu)家(jia)(jia)、詩人(ren),閩(min)學(xue)派的代(dai)表人(ren)物,儒學(xue)集大成者,世(shi)尊稱為朱子。
思(si)想主(zhu)張:提出(chu)“格物致知”論。
作品:《四書(shu)章句集(ji)注》、《太極圖(tu)說解》、《通書(shu)解說》、《周(zhou)易讀本》、《楚辭(ci)集(ji)注》等。
經典語錄:身勞而(er)心(xin)安者為(wei)之(zhi),利少(shao)而(er)義(yi)多(duo)者為(wei)之(zhi)。
人(ren)物簡介:著名的理學家(jia)和教育(yu)家(jia),是(shi)宋明兩代“心學”的開(kai)山祖。
思想主張:主觀唯心(xin)主義的思想。
作(zuo)品(pin):《陸(lu)九淵全集》
經典語錄(lu):圣賢與我同類,此心此理誰能異之。
人物簡介(jie):明代(dai)思想(xiang)家(jia)(jia)、軍事家(jia)(jia),心學集大(da)成者(zhe)。
思想主張:心(xin)外無理,心(xin)外無事。
作品:《大學問》、《王陽明全(quan)集》、《傳習錄》等(deng)。
經典語錄:行(xing)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xing)。
儒家三圣是孔子(至圣)、孟子(亞圣)、荀子(后圣 )。
儒家五圣是對儒家創(chuang)始人孔子(zi)(zi)(zi)、顏子(zi)(zi)(zi)、曾子(zi)(zi)(zi)、子(zi)(zi)(zi)思和孟子(zi)(zi)(zi)的(de)合稱。
新儒家三圣是對(dui)上世(shi)紀(ji)新儒家的(de)三位大(da)師:熊十(shi)力先生、梁漱(shu)溟先生、馬一浮先生的(de)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