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苜蓿是什么
苜蓿(mùxu)是苜蓿屬植物的通稱,俗稱金花菜,是一種多年生開花植物。其中最著名(ming)的(de)(de)是(shi)作為牧草(cao)的(de)(de)紫花苜蓿。
苜蓿(xu)具有(you)牧草(cao)之(zhi)王的美稱(cheng),苜蓿(xu)的外(wai)形類似(si)于(yu)三葉(xie)草(cao),枝條上的葉(xie)片互(hu)生,外(wai)形為羽狀,且具有(you)復葉(xie),葉(xie)片邊緣為鋸(ju)齒狀,較為粗糙。
苜(mu)(mu)蓿(xu)(xu)(xu)的產量豐(feng)富,品質較高,苜(mu)(mu)蓿(xu)(xu)(xu)含有豐(feng)富的膳食纖維和維他命K,能(neng)作(zuo)為牲畜的飼(si)料,除此(ci)以外苜(mu)(mu)蓿(xu)(xu)(xu)也(ye)能(neng)作(zuo)為護(hu)坡植物,避免(mian)水土(tu)流失,還能(neng)添加(jia)到土(tu)壤(rang)中,增加(jia)土(tu)壤(rang)內(nei)的肥力。
苜蓿(xu)(xu)屬于(yu)野生(sheng)草本植(zhi)物,具(ju)有頑強(qiang)的(de)生(sheng)命力和良好的(de)適應(ying)能力,是目前(qian)分布較為廣泛(fan)的(de)栽培(pei)牧草,在(zai)我國具(ju)有兩(liang)千(qian)多年的(de)歷史,苜蓿(xu)(xu)主要產自于(yu)西(xi)北(bei)、華北(bei)、東北(bei)以及江淮(huai)流(liu)域。
二、苜蓿草的功效與作用
苜蓿性(xing)微寒、味甘淡,歸脾(pi)、胃、腎經,具(ju)有(you)清(qing)胃熱、清(qing)濕熱、利尿、消腫等作用。
1、防止出血
對于一(yi)切出血(xue)(xue)侯征,例如鼻(bi)血(xue)(xue)、吐(tu)血(xue)(xue)、咳血(xue)(xue)、便血(xue)(xue)等,可(ke)以使用苜(mu)蓿(xu)進行止血(xue)(xue)。這是因(yin)為苜(mu)蓿(xu)里(li)面(mian)含有(you)維生(sheng)素K,維生(sheng)素K具(ju)有(you)止血(xue)(xue)的作(zuo)用,能夠(gou)幫助血(xue)(xue)液凝固。苜(mu)蓿(xu)是所有(you)食(shi)材中維生(sheng)素K含量(liang)比較高的食(shi)物。
2、清內熱
苜蓿(xu)是涼性食物,進行之后,能夠清除內火,特別是在燥(zao)熱的(de)季節(jie),如果吃一些苜蓿(xu)佐(zuo)餐的(de)話,效果非常好。
3、預防便秘
苜蓿中(zhong)的(de)粗(cu)纖(xian)維可(ke)以促進(jin)腸胃(wei)的(de)蠕動,從而減少糞便在體內停留(liu)的(de)時間,從而起到預防便秘的(de)作用。
三、苜蓿的藥用價值
苜(mu)蓿作為藥用(yong)的(de)話(hua),一般(ban)都是內服的(de),可以搗成汁液或者研磨成粉末(mo)進行服用(yong),當(dang)然(ran)也(ye)可以外(wai)敷。
治療風濕筋骨痛、神(shen)經痛:將苜蓿洗凈后(hou)用適量的(de)水煎煮(zhu),一天分兩(liang)次服用即可。
治療黃疸型肝(gan)炎:將苜蓿和茵陳各(ge)取(qu)5錢,然后混合,用(yong)水煎服,一天(tian)服用(yong)兩次。
治療(liao)白血病:將苜蓿用(yong)水煎(jian)服,分(fen)兩次服用(yong)。
治(zhi)療毒蛇(she)咬、蜈蚣以及黃蜂蜇(zhe):將新(xin)鮮的(de)苜(mu)蓿搗爛后敷在被(bei)咬的(de)傷口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