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五蘊如何運作 佛教五蘊轉化為五種智慧 五蘊十八界的對應關系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長河縱覽 上傳提供 2024-12-01 評論 0
摘要:五蘊概括了我們人的身體與心靈的全部,色蘊構成身體,受、想、行、識四蘊則構成了心的運轉模式。蘊是集聚的意思,集聚就有質礙、阻礙、遮蓋的意思,遮蓋了我們的本性,所以五蘊也叫五陰。很多朋友想知道五蘊如何運作,那么下面就會為大家介紹。

五蘊如何運作

以喝(he)茶為例來(lai)說明。喝(he)茶是(shi)五(wu)蘊整體的和合(he)運作過程,色受(shou)想行識(shi)(shi)五(wu)蘊和六(liu)根(gen)六(liu)塵六(liu)識(shi)(shi)十八(ba)界全(quan)(quan)部都參(can)與(yu)其(qi)中,根(gen)塵識(shi)(shi)三者相(xiang)觸(chu)(chu)和合(he)在一起運作。其(qi)主導者是(shi)意(yi)根(gen),負責協調和調控六(liu)識(shi)(shi)與(yu)五(wu)根(gen)六(liu)塵的觸(chu)(chu)受(shou)想思(si)活動。最伶俐快速的是(shi)意(yi)根(gen),意(yi)識(shi)(shi)很多時候(hou)(hou)都覺察不(bu)到什么就把事情做(zuo)完了,五(wu)識(shi)(shi)配合(he)著就像沒有思(si)想一樣,完全(quan)(quan)忠(zhong)于(yu)意(yi)根(gen)的意(yi)旨,意(yi)識(shi)(shi)有時候(hou)(hou)就琢(zhuo)磨(mo)不(bu)透。

喝茶的整個過程也是這樣,如果茶太燙,灑在手上就會激靈一下甩掉,來不及讓意識了別和思惟分析。意根想要端茶杯想要喝茶,根塵就會相觸生出六識去配合運作,完成意根指令,茶才能喝到口里。具體六根的運作,六識的運作要自己去對號入座觀察,尤其是細節更要自己定下心來觀察,需要把佛教五蘊的概念弄(nong)清楚,十(shi)八界的功(gong)能(neng)作用(yong)弄(nong)清楚。

佛教五蘊轉化為五種智慧

1、轉色(se)蘊成大圓鏡智。眼、耳、鼻、舌、身(shen)五(wu)根,五(wu)根它們對色(se)、聲、香、味、觸(chu),這(zhe)個五(wu)塵。

2、轉(zhuan)受(shou)蘊為平等性智。受(shou)蘊是人體身心的(de)(de)感受(shou)功能,苦(ku)、樂(le)、憂、喜、舍五受(shou)。苦(ku)樂(le)是生(sheng)理性的(de)(de)受(shou)、感受(shou);憂喜是心理性的(de)(de)感受(shou);然后舍就是中庸的(de)(de),不(bu)苦(ku)不(bu)樂(le)、不(bu)憂不(bu)喜,這種中間狀態的(de)(de)。

3、轉想蘊為妙觀察智(zhi)。凡夫有(you)了苦、樂(le)、憂、喜、舍的(de)種(zhong)種(zhong)感受以后,接下來就(jiu)會有(you)判斷(duan)事(shi)物的(de)心理活動。比如(ru),對于喜好的(de),對于樂(le)受的(de)那些物質就(jiu)給(gei)它貼一個標簽,認為這個是可愛的(de)事(shi)物。

4、與心(xin)識無關的(de)不(bu)相應(ying)行(xing)蘊經過凈化以后行(xing)蘊就(jiu)能(neng)夠轉成成所作智(zhi),也就(jiu)是做事的(de)智(zhi)慧(hui),擬人化就(jiu)是不(bu)空成就(jiu)佛。

5、識蘊是一切識的根源,就轉為法界體(ti)性智。這個就是見性的智慧。擬(ni)人化就是阿閦佛。

五蘊十八界的對應關系

五根(gen)(gen)、五塵(chen)和法(fa)塵(chen),對(dui)(dui)應(ying)于色蘊(yun)(yun)(yun)(yun)。六識(shi)和意(yi)根(gen)(gen)對(dui)(dui)應(ying)于識(shi)蘊(yun)(yun)(yun)(yun)和受(shou)(shou)(shou)蘊(yun)(yun)(yun)(yun)、想(xiang)蘊(yun)(yun)(yun)(yun)、行(xing)(xing)(xing)蘊(yun)(yun)(yun)(yun)。受(shou)(shou)(shou)想(xiang)行(xing)(xing)(xing)識(shi)與七個(ge)識(shi)是相關(guan)聯的(de),色也(ye)(ye)與識(shi)關(guan)聯,沒有識(shi)就沒有五根(gen)(gen)的(de)色蘊(yun)(yun)(yun)(yun)。但一般人(ren)觀察不(bu)出來意(yi)根(gen)(gen)的(de)受(shou)(shou)(shou)蘊(yun)(yun)(yun)(yun)、想(xiang)蘊(yun)(yun)(yun)(yun)、行(xing)(xing)(xing)蘊(yun)(yun)(yun)(yun)和識(shi)蘊(yun)(yun)(yun)(yun),即使五識(shi)的(de)受(shou)(shou)(shou)想(xiang)行(xing)(xing)(xing)識(shi)的(de)功能(neng)作(zuo)(zuo)用(yong),多數(shu)人(ren)也(ye)(ye)分不(bu)清(qing)楚,所以小乘法(fa)中(zhong)一般不(bu)提意(yi)根(gen)(gen)的(de)受(shou)(shou)(shou)想(xiang)行(xing)(xing)(xing)識(shi)的(de)作(zuo)(zuo)用(yong)。

色蘊由四大種(zhong)子(zi)積集而(er)成(cheng),受(shou)想行識(shi)蘊由識(shi)種(zhong)子(zi)積集而(er)成(cheng)。單獨識(shi)種(zhong)子(zi)不能起任何作用,必須(xu)有(you)心所(suo)(suo)(suo)法(fa)(fa)(fa)配合(he)運行,所(suo)(suo)(suo)以受(shou)蘊、想蘊、行蘊和(he)識(shi)蘊也就是心所(suo)(suo)(suo)法(fa)(fa)(fa)的功(gong)能作用。六識(shi)的心所(suo)(suo)(suo)法(fa)(fa)(fa),離(li)不開(kai)意根的心所(suo)(suo)(suo)法(fa)(fa)(fa),意根心所(suo)(suo)(suo)法(fa)(fa)(fa)不運行,根本就沒(mei)有(you)六識(shi)及(ji)六識(shi)的心所(suo)(suo)(suo)法(fa)(fa)(fa)。

所以佛教中五(wu)(wu)(wu)蘊和十八界(jie)應(ying)該(gai)是一(yi)(yi)一(yi)(yi)對應(ying)的關系(xi),前五(wu)(wu)(wu)根五(wu)(wu)(wu)塵對應(ying)色(se)蘊,意(yi)根意(yi)識五(wu)(wu)(wu)識對應(ying)受蘊、想蘊、行(xing)蘊和識蘊,讓這一(yi)(yi)切法(fa)運行(xing)起來的總(zong)指揮是意(yi)根,總(zong)司令是如來藏。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請勿封建迷信,破除陳規陋習,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申請刪除>> 糾錯>>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供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bian)(bian)輯”、“MAIGOO榜單研究(jiu)員”、“MAIGOO文(wen)(wen)章編(bian)(bian)輯員”上傳(chuan)提供的(de)文(wen)(wen)章/文(wen)(wen)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bu)上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huo)任何問(wen)題(ti),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shan)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的(de)知識產(chan)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xian)于文字、圖片(pian)、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de)商業信息(xi)等(deng)),非經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huo)使用。
提交說明(ming):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推薦
佛說十善業道經全文 佛說十善業道經的功德
佛說十善業道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靡不由心,應修十善,遂廣明十善功德,...
浙江佛教寺院名錄 浙江著名的名剎古寺盤點 浙江寺院有哪些
浙江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譽,浙江寺院在全國有重要地位的。其中佛教、道教傳入浙江有1800余年歷史。那么在浙江著名的寺廟都有哪些呢?浙江著名的...
MAIGOO原創 佛寺 浙江省
8.9萬+ 82
補闕真言是什么意思 補闕真言全文 補闕真言注音
念經修行時,一些人也會出現念錯了經文或咒語等情況,有的時候會把它念少了,有的時候又念得多了,或者有的人擔心有遺漏。這時候怎么彌補呢?不用著急...
五種加持念珠咒語 加持念珠咒正確念法
念珠又叫數珠或佛珠,是修行人誦經、持咒、念佛時用以計數的修行的法器,以此起到計數、收攝身心、消除妄念的輔助作用。加持念珠咒就是使用念珠修持時...
藥師經全文 藥師經的作用和好處 藥師經三種人不能讀
《藥師經》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其中“藥師琉璃光如來”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消災延壽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就是講述藥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