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分類
登錄 |    
牛河梁遺址博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牛河梁遺址位于遼寧省朝陽市境內的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東經119度30分,北緯41度20分。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冢等遺址和珍貴玉器的發現,以確鑿而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她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證,對中國上古時代的社會發展史、傳統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術史的研究都產生重大影響。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確是中華民族尋祖問源的圣地、東方文明的曙光。
  • 中文名: 牛河梁遺址博物館
  • 地址: 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qu)新(xin)華路一段(duan)88號
  • 開放時間: 8:30~16:30
  • 博物館等級: 無(wu)級別(文物)
詳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牛(niu)河(he)梁遺(yi)(yi)(yi)址(zhi)(zhi)位于遼寧省朝(chao)陽市境內的凌源市與建(jian)平縣交(jiao)界處,東(dong)經119度30分,北緯41度20分。屬于新(xin)石器時(shi)代晚期(qi)的紅(hong)山(shan)文(wen)(wen)化,距今5500年(nian)至5000年(nian)。遺(yi)(yi)(yi)址(zhi)(zhi)于1981年(nian)發現(xian),1983年(nian)開始(shi)發掘,1988年(nian)被(bei)(bei)(bei)國(guo)(guo)務院(yuan)公(gong)布為(wei)全國(guo)(guo)重(zhong)(zhong)(zhong)點(dian)文(wen)(wen)物保(bao)(bao)護單(dan)位。2003年(nian)第(di)十六地點(dian)的發掘被(bei)(bei)(bei)評(ping)為(wei)年(nian)度全國(guo)(guo)十大考(kao)(kao)古發現(xian)。2004年(nian)遺(yi)(yi)(yi)址(zhi)(zhi)被(bei)(bei)(bei)國(guo)(guo)家(jia)文(wen)(wen)物局列(lie)入(ru)重(zhong)(zhong)(zhong)點(dian)大遺(yi)(yi)(yi)址(zhi)(zhi)。2006年(nian)被(bei)(bei)(bei)國(guo)(guo)家(jia)文(wen)(wen)物局列(lie)入(ru)重(zhong)(zhong)(zhong)設(she)(she)的《中國(guo)(guo)世界文(wen)(wen)化遺(yi)(yi)(yi)產預備名單(dan)》。2008年(nian),國(guo)(guo)家(jia)文(wen)(wen)物局和遼寧省人(ren)民政府(fu)確定以牛(niu)河(he)梁遺(yi)(yi)(yi)址(zhi)(zhi)8.3平方公(gong)里核(he)心(xin)保(bao)(bao)護區為(wei)依托,正式啟(qi)動牛(niu)河(he)梁國(guo)(guo)家(jia)考(kao)(kao)古遺(yi)(yi)(yi)址(zhi)(zhi)公(gong)園項目(mu)建(jian)設(she)(she)。2013年(nian)被(bei)(bei)(bei)國(guo)(guo)家(jia)文(wen)(wen)物局正式列(lie)入(ru)第(di)二批國(guo)(guo)家(jia)考(kao)(kao)古遺(yi)(yi)(yi)址(zhi)(zhi)公(gong)園名單(dan)。2012年(nian)與赤峰市紅(hong)山(shan)后遺(yi)(yi)(yi)址(zhi)(zhi)、魏(wei)家(jia)窩鋪遺(yi)(yi)(yi)址(zhi)(zhi)一起列(lie)入(ru)重(zhong)(zhong)(zhong)設(she)(she)的《中國(guo)(guo)世界文(wen)(wen)化遺(yi)(yi)(yi)產預備名單(dan)》。

牛(niu)(niu)河梁紅(hong)(hong)山文化(hua)壇、廟、冢等遺址(zhi)(zhi)和珍貴(gui)玉器的(de)(de)(de)發現,以確(que)(que)鑿而(er)豐富的(de)(de)(de)考古資料證明(ming)(ming),早(zao)在(zai)5000年前的(de)(de)(de)紅(hong)(hong)山文化(hua)晚期(qi),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zhan)到(dao)原始文明(ming)(ming)的(de)(de)(de)古國(guo)階段(duan)。她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de)(de)(de)文明(ming)(ming)史(shi)提(ti)供了有力物證,對中國(guo)上古時代的(de)(de)(de)社會發展(zhan)史(shi)、傳統(tong)文化(hua)史(shi)、思想史(shi)、宗教史(shi)、建筑史(shi)、美術(shu)史(shi)的(de)(de)(de)研究都產生重大影(ying)響。牛(niu)(niu)河梁紅(hong)(hong)山文化(hua)遺址(zhi)(zhi)的(de)(de)(de)確(que)(que)是(shi)中華民族尋(xun)祖問源的(de)(de)(de)圣地、東方文明(ming)(ming)的(de)(de)(de)曙光。

展廳展館

牛河梁遺址博物館綜合館

牛(niu)(niu)(niu)河梁遺址(zhi)博(bo)物(wu)(wu)(wu)館位于全(quan)國(guo)重點文(wen)(wen)物(wu)(wu)(wu)保護單位牛(niu)(niu)(niu)河梁遺址(zhi)東北角,地處(chu)凌源、建平之間,是一座現代化的紅山文(wen)(wen)化專題(ti)性遺址(zhi)博(bo)物(wu)(wu)(wu)館,也是牛(niu)(niu)(niu)河梁國(guo)家考(kao)古遺址(zhi)公園(yuan)的重要(yao)組成(cheng)部分。博(bo)物(wu)(wu)(wu)館于2011年3月(yue)動(dong)工建設(she),2012年9月(yue)建成(cheng)試(shi)運行,展(zhan)覽面積近3500平方(fang)米。

牛河(he)梁(liang)遺址博(bo)物(wu)館集(ji)文(wen)物(wu)收(shou)藏保護、學術(shu)研究和(he)(he)社會教育多種功能于一體(ti),結(jie)合(he)現代展示(shi)技術(shu)手(shou)段,集(ji)中展示(shi)牛河(he)梁(liang)遺址考(kao)古發掘的(de)成(cheng)果。博(bo)物(wu)館基本展陳由文(wen)明(ming)曙光(guang)、紅山(shan)古國(guo)(guo)、人(ren)文(wen)始祖、祈福圣壇、古國(guo)(guo)王陵、玉禮開(kai)端(duan)、魅(mei)力(li)紅山(shan)和(he)(he)臨時展廳等(deng)8個部分組(zu)成(cheng),生(sheng)動再(zai)現了(le)紅山(shan)先民時期的(de)生(sheng)態環境、建筑形態、生(sheng)產生(sheng)活、喪葬習俗、宗(zong)教祭祀等(deng),是(shi)了(le)解紅山(shan)文(wen)化和(he)(he)中華文(wen)明(ming)起(qi)源的(de)重要窗口。

第一地點(女神廟)保護展示館

牛河梁遺址第(di)一地(di)點(女神廟(miao))保護展示(shi)館于2009年(nian)(nian)5月動工,年(nian)(nian)底(di)竣工。工程(cheng)建(jian)筑面積2100平方(fang)米,由(you)清華(hua)大(da)學建(jian)筑設(she)計研(yan)究院設(she)計,設(she)計理念為“懸浮的玉匣”。

第二地點(祭壇、積石冢)保護展示館

牛河梁(liang)遺(yi)址第二地點保護展示(shi)館于2009年動工(gong),2012年竣工(gong)。工(gong)程建筑(zhu)面積7200平方米,由清華大(da)學建筑(zhu)設計(ji)研(yan)究院、英國皇家建筑(zhu)師協(xie)會聯(lian)合設計(ji),遼寧(ning)國際建設工(gong)程集團(tuan)、哈爾濱工(gong)業大(da)學空間鋼(gang)結構公司、沈陽遠大(da)鋁業公司聯(lian)合施(shi)工(gong),主(zhu)體為(wei)可逆鋼(gang)結構形式,外(wai)掛(gua)氧化(hua)銅裝(zhuang)飾板(ban),設計(ji)理念為(wei)“變(bian)形的(de)玉豬龍”。

牛河梁國(guo)家考(kao)(kao)古遺(yi)址(zhi)公園是(shi)(shi)考(kao)(kao)古遺(yi)址(zhi)保護與(yu)展示、人文與(yu)自然和(he)諧共(gong)生的(de)景(jing)觀,是(shi)(shi)讓公眾分享考(kao)(kao)古科研成果(guo),進(jin)行愛國(guo)教育的(de)基地(di),是(shi)(shi)中國(guo)乃至(zhi)世(shi)界旅游的(de)重(zhong)要載體。公園占地(di)面(mian)積約8.3平(ping)方公里(即保護范圍的(de)核心(xin)區),公園的(de)重(zhong)點項目(mu)是(shi)(shi)3項工程,6個景(jing)區及(ji)配套建設。

本(ben)百科詞條由(you)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ji)上傳(chuan)提供,詞(ci)條屬(shu)(shu)于(yu)開放詞(ci)條,當前頁面(mian)所展示(shi)的(de)詞(ci)條介紹涉及宣傳(chuan)內(nei)容屬(shu)(shu)于(yu)注冊用戶個(ge)人(ren)編輯(ji)行為,與(yu)(yu)【牛河梁遺址博物館】的(de)所屬(shu)(shu)企業(ye)/所有(you)人(ren)/主體無關,網站不完(wan)全保證內(nei)容信息的(de)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shu)據信息存在(zai)更新不及時的(de)情(qing)(qing)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guo)頁面(mian)內(nei)容與(yu)(yu)實際情(qing)(qing)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zai)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he)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ti)供信息(xi)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chuan)提(ti)供”的文(wen)(wen)章/文(wen)(wen)字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發(fa)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biao)本站(zhan)觀點,版權歸(gui)原作者(zhe)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wu)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ji)時(shi)聯系(xi)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一(yi)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xiang)關信息的知識產權(quan)(quan)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dan)不限于文字(zi)、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quan)(quan)、商(shang)標權(quan)(quan)、為(wei)用戶提供的商(shang)業信息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46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1320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583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