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中國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歷史愛好者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于邢臺沙丘。
02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別館(今陜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駕崩于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于昭陵。
03
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han))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后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
04
漢武帝:劉徹
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并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05
隋文(wen)帝:楊(yang)堅
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漢族,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圣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余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楊堅在大寶殿駕崩,在位23年,終年64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于泰陵。
06
宋(song)太祖趙(zhao)匡胤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護圣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策略,致力于統一全國,先后滅亡荊南、武平、后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
07
清圣(sheng)祖愛新覺(jue)羅·玄燁
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是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于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傳位于第四子胤禛。
08
唐玄(xuan)宗:李隆基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代極盛時期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于政事,從各方面采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寶應元年(762年)病逝于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于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圣文神武皇帝。
09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濠州鐘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葬明孝陵。
10
漢高(gao)祖(zu):劉邦
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登基后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毛澤東評價劉邦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供(gong)信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yuan)作(zuo)者(zhe)所(suo)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wu)信息(xi)或任(ren)何(he)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men)(men),我(wo)們(men)(men)將在第一時間刪除(chu)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關信息(xi)的知識產權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yu)文(wen)字、圖片、圖表、著(zhu)作權、商標(biao)權、為(wei)用戶提(ti)供的商業(ye)信息(xi)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29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7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52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7599條品牌點贊